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179238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问答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生问答题- 1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2、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两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

2、WBC 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3、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斗争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包括损伤与抗损伤);4)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4、简述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

3、疾病可包含几种不同的病理过程。5、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诱因是指在病因存在下具有促进疾病更早发生、病情更严重的因素。仅有诱因不会发生疾病。疾病的原因是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6、机体死亡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简述其判定标准机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大脑包括小恼、脑干在内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丧失。

4、其判定标准有: 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颅神经反射消失 脑电消失 脑血循环完全停止。7、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自稳调节紊乱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因果转化规律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8、试述机体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大出血心输出量、血压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乳酸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血压.这就是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9、举例说明机体遭受创伤后,出现的哪些表现属于损伤性变化?哪些属于抗损伤反应?创伤引起的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缺氧等都属于损伤性反应;而动脉血压下降和

5、疼痛所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及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保证心脑血氧供应及减少出血,属抗损伤反应。10、举例说明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规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同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例如肺结核病,病变主要在肺,但一般都会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心慌、乏力及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另一方面,肺结核病也受全身状态的影响,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肺部病变可以局限化甚至痊愈;抵抗力降低时,肺部病变可以发展,甚至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结核病灶如肾结核等。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采取

6、正确的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1、为什么早期或轻症的高渗性脱水病人不易发生休克?高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以下三个代偿机制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而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和休克。病生问答题- 2 - 相对低渗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液转移; 刺激下丘脑使 ADH 分泌增加而导致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 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口渴而饮水增加。12、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临床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是: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这是因为补钾过浓、过快、过多、过早,易使血钾突然升高,造成高钾血症,易引起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等严重后果。钾主要存在

7、细胞内,细胞外液的钾进入细胞内的速度缓慢,大约需要15 个小时,才能达到平衡。钾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过多的钾不易排泄。一个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若短时间内将血钾补充至正常值范围内,也会发生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因为血钾升高过快与高钾血症一样会明显影响细胞的静息电位,进而影响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13、某婴儿腹泻 3 天,每天 10 余次,为水样便。试问该婴儿可能发生哪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1) 婴幼儿腹泻多为含钠浓度低的水样便(粪便钠浓度在60mEq/L 以下),失水多于失钠,加上食欲下降,摄水少,故易发生高渗性脱水。(2) 肠液中含有丰富的 K+、Ca2+

8、、Mg2+,故腹泻可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3) 腹泻可丢失大量的 NaHCO3,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14、简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理。 广泛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 K+。 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休克因素等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排钾减少。 休克时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内钾外移。 休克导致循环性缺氧,细胞膜钠泵失灵,引起细胞钾内移减少。15、哪种类型脱水易发生脑出血?为什么?高渗性脱水的某些严重病例,易出现脑出血。这是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显著升高可导致脑细胞脱水和脑体积缩小,其结果是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变大,进而破裂而引起脑出血,特别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常见,老年人更易

9、发生。16、高渗性脱水的患者为什么比低渗性脱水的患者更易出现口渴症状?高渗性脱水的患者,由于失水多于失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钠升高及血管紧张素增多及血容量减少等因素均可刺激了下丘脑的口渴中枢,引起口渴。而低渗性脱水的患者血钠降低是相反的因素,尤其是早期或轻度患者口渴不明显。17、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减少很明显?低渗性脱水病人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相对低渗的细胞外液水分向细胞内转移,所以,细胞外液减少更严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和休克。18、为什么说低渗性脱水时对病人的主要危险是外周循环衰竭?低渗性脱水病人,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使血容量减少而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细胞外

10、液的水分向相对高渗的细胞内液转移,结果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渗透压降低使下丘脑分泌 ADH 减少而导致肾脏排尿增加。 丧失口渴感而饮水减少。所以低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细胞外液,对病人的主要危险是外周循环衰竭。19、急性低钾血症时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肌肉无力和腹胀?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 K+浓度急剧下降,细胞内外 K+浓度差增大,细胞内 K+外流增多,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大,处于超极化状态,除极化发生障碍,使兴奋性降低或消失,因而患者出现肌肉无力甚至低钾性麻痹,肠平滑肌麻痹或蠕动减少会出现腹胀症状。20、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手足感觉异常?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内外

11、 K+浓度差减少,细胞内 K+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故患者出现手足感觉异常或疼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表现。21、简述三型脱水的细胞内、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变化各有何特点?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渗透压高渗性脱水 严重减少 轻度减少 升高低渗性脱水 增加 严重减少 降低等渗性脱水 变化不大 严重减少 正常病生问答题- 3 -2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各有何影响?阐明其机理。钾对心肌是麻痹性离子。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升高。急性低钾血症时,尽管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由于此时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

12、,细胞内钾外流反而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亦变小,兴奋所需的阈刺激也变小,故心肌兴奋性增强。高钾血症时,虽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但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细胞内钾外流减少而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变小,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变小,使心肌兴奋性增强;但当严重高钾血症时,由于静息电位太小,钠通道失活,发生去极化阻滞,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或消失。23、试述创伤性休克引起高钾血症的机制。 创伤性休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排钾障碍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休克时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 H+和细胞内液中的 K+交换,同时肾

13、小管泌H+增加而排 K+减少。 休克时组织因血液灌流量严重而缺氧,细胞内 ATP 合成不足,细胞膜钠泵失灵,细胞外液中的 K+不易进入缺氧严重不足引起细胞坏死时,细胞内 K+释出。 体内 70%的 K+储存于肌肉,广泛的横纹肌损伤可释放大量的K+。故创伤性休克极易引起高钾血症。24、为什么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收缩性增强,而严重慢性低钾血症却引起心肌收缩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复极化二期 Ca2+内流加速,心肌细胞内游离 Ca2+浓度增高,兴奋收缩偶联加强,故使心肌收缩性增强。严重的慢性低钾血症可引起细胞内缺钾,使心肌细胞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因而心肌收缩性降低。25、试述频繁呕吐引起低钾血

14、症的机理。频繁呕吐引起低钾血症的机理包括:1)胃液中含钾丰富,频繁呕吐必然导致 K+大量丢失;2)胃液中 HCl 浓度很高,H+和 Cl大量丢失,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在碱中毒时,细胞内 H+向细胞外转移,而细胞外 K+则向细胞内转移;同时肾小管排 H+减少而泌 k+增加;3)大量胃液丢失可致细胞外液减少,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多,后者能促进肾小管排钾增多。所有这些,均导致了低钾血症的发生。 26、频繁呕吐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频繁呕吐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机制包括: 胃液大量丢失 H使小肠、胰腺等缺少 H的刺激造成分泌HCO3-减少,H吸收入血也减少,所以,来自胃壁入血的 HCO3-得不

15、到足够的 H中和而导致血浆 HCO3-原发性升高。 胃液大量丢失使 Cl丢失, 机体缺氯可使肾泌 H和重吸收HCO3-增多。 胃液大量丢失使 K丢失,机体缺钾使肾小管 H-Na交换增强,肾脏泌 H和重吸收 HCO3-增加,同时细胞内 K外移,细胞外H内移。 胃液大量丢失使细胞外液丢失,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可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增多使肾泌 H和重吸收 HCO3-增加。以上均导致血浆 HCO3-浓度升高,引起代谢性碱中毒。27、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比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因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 CO2 增加为主,CO2 分子为脂溶性,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因而脑脊液 pH 的下降较一般细胞外液更为显著。而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以 H增加为主,H为水溶性,通过血脑屏障极为缓慢,因而脑脊液 pH 的下降没有血液严重。加上 CO2 能扩张脑血管,使血流量增大而加重脑水肿,故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在呼吸性酸中毒时较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28、什么叫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可见于哪些病理过程?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