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符号图解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27177607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符号图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符号图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符号图解,2015.1.6主讲人:董守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学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你是中国人吗,身份证,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女娲造人,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黄帝和炎帝,炎黄子孙,“炎

2、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1 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汉朝前为华夏族)则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居住在中原,与以蚩尤(chiyou)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区。现在汉族自称炎黄子孙。,汉族由来,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霍去病打败匈奴,霍去病从17岁开始领军

3、出击匈奴,一共出兵6次,每次都将匈奴大败。最后终于将匈奴大部赶走,赶走的匈奴跑到欧洲,在欧洲建立了国家。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木兰替父从军,由于外族入侵,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去边关打仗,后来凯旋回家。,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的习俗,清明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

4、元前7-8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10万里,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奇迹抒写辉煌。,中国精神爱国爱家、勤劳勤奋、崇文重教,爱家以家为重,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勤劳,勤劳就是辛勤劳动,努力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奋 奋发有为,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勤奋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勤奋是指坚持不懈的,高频率的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崇文重教 薪火相传,将传统的家族教育贯穿于生活与生产之中,将传统的家族教育渗透于日常的家庭教育和家族活动之中,发展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