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174489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3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申报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泰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年产 5 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 3 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 项目领域: 领域一农业技术创新 项目负责人: 吴健涛 申报单位: 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954862306 电子邮箱: 主管部门: 新泰市科学技术局 申 报 日 期 : 2014 年 9 月 22 日 新泰市科学技术局二一四年制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58609759-0单位所在地 新泰市青云街道金马社区南邮政编码 271200 主管部门 新泰市科技局单位性质 企业成立时间 2011/11/21 法人代表 吴健涛联系人 王超 联系人手机

2、13805381183电子邮箱 单位网址单位经营情况上年度资产总额 1041 单位占地面积 66600.00负债率 58 上年度销售收入 1400.00出口创汇 上年度利润总额 177上年度缴税总额 44.00 年度研发经费 88人员概况单位职工总数 60科研开发技术人员数量 12 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12.6工程技术人员总数 28 留学归国人员其中:博士学位 3 硕士学位 2学士学位 2 其他 20其中:高级职称 5 中级职称 10初级职称 9 其他 4主导产品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分类 年产量1 秸秆有机肥 有机肥 5000 吨2 叶面肥 叶面肥 1000 吨3 测土配方肥 肥料 1000 吨

3、企业目前拥有的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受理数 其中发明专利其中实用新型 其他专利授权数 其中发明专利其中实用新型 其他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 软件著作权数新药证书数 出版科技著作近三年获得的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级别 奖励等级 奖励时间 获奖种类泰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014 年 7 月 3 日泰安市级龙头企业2014 年 9 月近三年承担的科技计划情况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年产 5 万吨高菌群生物有机肥 3 万吨土壤调理剂研发项目项目起止时间 2014 年 11 月-2016 年 项目完成时间 2016 年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创新 项目阶段 中试研究方

4、式 院技合作完成 计划投资总额 200 万元科技合作情况合作机构名称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 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形式 技术支持 联合营销 合作方式 科技服务主要合作者姓名 欧阳竹 学位 研究员 博导 职称 高级计划投资(单位:万元)申请经费 30 其他拨款银行贷款 单位自筹 170合计 200经费支出(单位:万元)土建费 65 管理费 20设备费 40 人员费 10能源材料费 20 差旅费 10试验外协费 5 会议费 5其他 25合计 200申请经费支出(单位:万元)管理费 设备费 12.5人员费 材料费 11.5差旅费 0.5 试验外协费 5会议费 0.5 其他合

5、计 30项目预期成果销售收入(万元) 1500 税金(万元)利润(万元) 200 创汇(万元)申请专利(项) 1发明专利授权专利(项)申请专利(项) 1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项)申请标准(项)主要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国家标准参与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主要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行业标准参与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主要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地方标准参与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 1主要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申请标准(项)企业标准参与起草标准批准标准(项)软件著作(项)植物新品种(种)人才培养(1000 字以内)通过

6、本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 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可对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起到良好的培训作用。使本公司技术人员技能和技术素养得到极大地提升,并通过向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听取专家学者对此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技术、工艺以及创新工作明确了方向。通过对项目的实践,新菌种剂的测定、培制以及流程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指导生产规范制造产品具有现实意义。1、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公司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实验操作中,习惯于常规的模式,缺乏改变和创新,对于多变的实验情况十分的不利,而在这次的项目中,能够与相关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实验的操作,掌握多变的

7、条件下的应对措施,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对待问题,使思维能够灵活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2、加深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技术人员从学校毕业后,知识的获取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交流学习的机会则是更加的少之又少,而在本项目中,能够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学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3、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从项目的申报到项目的实施,一直都有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参与,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对能力有了更好的锻炼。使其社会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产学研结合情况(1000 字以内)本项目以利用畜禽粪便植物秸秆为

8、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技术发酵,生产高档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产品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厌氧菌培养法,配伍有益植物生长的菌群,与现代工厂化生产技术,生产出具有耐高温、耐干旱、抗酸、繁殖率高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产品。泰安地区是小麦、玉米、花生的主产区,农作物采收后产生大量的秸秆废弃物,由于得不到较好的利用,都被农民用来做家用燃料。近年来,在地里就地焚烧现象大量发生,加重了环境污染和雾霾的产生。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及科研院校就将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治理环境污染这一课题提出了课题。公司也响应这一号召,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 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进行这一项目的

9、共同开发。利用农用废弃秸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高档生物有机肥。近年来,农民为了盲目追求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无机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非常严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重金属超标等一些列问题。使用好的有机肥能大力改变这一现状,使土地肥力得到恢复,板结现象得到改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 1999 年 9 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 1940 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 年成立)整合而成。地理资源所现有 7大研究领域,下设 28 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7 个研究领域包括自然地

10、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农业政策截至 2013 年底,地理资源所在编职工 584 人。其中科研人员 405 人、科技支撑人员 90 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5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 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135 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182 人。现有中科院“ 百人计划” 入选者 27 人, “青年”1 人, “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 20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7 人,

1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6 人。地理资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 3 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专业 4 个二级学科) 、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设有环境科学 1 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 8 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 、农业信息化(农业推广)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设有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 3 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

12、 年,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研项目 744 项(包括新增项目 303 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5 项、承担课题 28 项,主持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 1 项、课题 8 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 项、课题 16 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1 项、课题 3 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 2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2 项、重点项目 14 项、面上项目 174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22 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 4 项,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 2 项;承担中国科

13、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 2 项、课题 8 项,院重点部署、创新集群及重要方向项目15 项,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1 项、院其它项目 11 项;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星及应用产业专项项目 1 项,科学技术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 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交流国际合作项目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 项;承担经费在 100 万以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 11 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 32 项。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ETS 环境与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由研究员、博士、硕士组成的 12 人团队,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丰富

14、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为生产优质高档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糸列产品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持。其研发成果代表当今国际有机肥类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利用现有的农牧养殖场畜禽类粪便和秸秆资源,采取国际先进的微生物化学技术,辅以厌氧菌繁殖工艺,加强对有益菌群选育提高,并提高其菌种的耐高温、耐酸、易大量繁殖能力。用其菌种发酵与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质原料,用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在施用后,能迅速改变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加强,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必选产品,是我国生态循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项目主持人情况姓名 吴健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10916身份证号 370982196109162674学历 研究生 学位 硕士 职称 工程师手机 13954862306 电话 0538-7228508邮箱 专业 植保工程项目主持人资历1983.9-1987.7 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就读,获学士、硕士学位; 2000 年在北京德之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部经理; 2005 年成立北京植必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11 年成立泰安市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法人董事长至今。项目组成人员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项目分工参加时间(个月)1 吴健涛 男 19610916 副高级泰安金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