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169210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现行的写作以命 题 作文占绝大多数,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 浓厚。(2)训练文体单一,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 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 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 “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 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写生活也是国家 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写生

2、活是写作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十多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如山东烟台的“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作文教学 实验,它以 发展思维和语言为中心,以不增加学生的学 习时间为前提,以课堂为基础,以 扩大阅读量 为突破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广 东潮州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五步序列训练 ”即通过五个年级的五步序列,使读写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读 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作文训练” ,其核心思想是 观察情境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这些作文教学改革, 虽然在研究角度和 层面上有迥然的差异,但如果对他们的风格进

3、行理性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 处: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 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这些研究都 为 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也一直强调“丰富生活体验”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更是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通过课 外多种渠道 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 实与 实用。本课题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 习作水平。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提出了以真实的生活为写

4、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关照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拓展 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入手,努力激 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丰富小学作文教学理论。2、现实意义 (1)社会的 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推 动生活向前发展,生活和作文是紧密相关的,因而社会的 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2)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一遇到作文,就感到头痛,甚至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作文 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缺乏真情 实感,从作文中

5、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认为作文课难上,批改任务繁重,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学生恰恰写不出充满灵性的作文。我 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找到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研究目标1、总目标: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能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作文要 为生活所用。通过课题研究,最终使学生学会交 际,能 够参与社会表达。2、具体目标(1)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的新体系,逐步探索生活化作文教

6、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师 生互动的、生活化、活动 化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总结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2)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 时地以“我手写我心”,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学生描写生活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寓作文与育人之中,使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指 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现象,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 观察与辨别,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嗅出 时代气息,窥测崭新的世界,品味特有的情趣,展示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

7、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良好品德。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研究:1、深入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研究中,每学期有计划地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2、努力践行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 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作文必须有机结合,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1、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1)丰富学生生活,培养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8、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空 间, 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享受人生,热爱生活,丰富写作素材。(2)顺应学生作文心里发展规律,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力求作文内容生活化,倡导个性化作文。本内容可从学生生活的五方面进行挖掘:a、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 b、精心 组织每一次活动 c、布置生活作文d、开设作文活动课。让学生动手改作文, 动口述作文,动情欣赏作文 e、进行即兴作文训练。课上出作文题,学生思索几分钟后口述,学生评议。通过口述与评议,使全班同学受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3)适当地对教材中的作文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改编,使其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2、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1)实地观察式(2)

9、生活娱乐式(3)社会调查式(4)自由拓展式3、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与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作文指导课要优化结构,把生活引进课堂,知道学生善于观察、思 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 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现 、捕捉、提炼写作素材,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提高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讲评课要注重学生发展。生活作文的讲评应注重发展学生对生活认识的表达能力。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解放教师繁重低效的批改,解放学生的头脑与胆略。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结合学生及生活实际,培养学生 积 极的作文与做人态度。作文评价还要适时地、自然地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往有利于

10、社会 进步与文明方向上引导。要在作文教学的全程优化中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作文的“认识、思 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再表达” 的全过程。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2011 年 4 月2011 年 8 月为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设计方案、申 报课题等相关准备工作,并 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论证,通 过 了专家组审核, 为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二)2011 年 9 月现在, ,为课题的实施阶段。我们正在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和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开展活动, 边整理资料,提 炼经验,总结工作中的不足, 为下步结题做好准备。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一)提

11、高教师理论素养,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生活教育思想,并且要遵循生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和 谐性原则。同时,教 师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改造的系统中来比较,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 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生活化策略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 环境中来实践。1、生活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主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课题组成员每月有计划地做好理论学习笔记,结合作文教学的需要进行探索。2、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

12、 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 生活化教学策略。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 ,特 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 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二)探索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1、以观察为基本方法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作文训练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只有引 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 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 实感人。我们从实验中获得,学生只有认真地 观察,深刻地认识了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 产生共鸣,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比如:我们学校 2011 年 9 月份举行了运动会,老 师让学生写秋季运动会。我 们先让 学生到操场上仔细观察比赛

13、 的过程,再让学生写文章。由于学生观察比赛时仔细、 认真,印象也特别深,写起作文来也 轻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体生动了。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让 他们的心灵与事物搭起一座情感 桥梁。2、以教材为依托陶行知先生说:“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指导意义。在生活中 实践, 锻炼习作能力,提高 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 ”思想的具体体 现。教师常常结合教材进行练笔。比如:结合古诗教学,进行改写的写作训练;结合相关课文,练习 写读书笔记;结 合语文综合实践的要求, 让学生走近名人、走 进公园、走

14、进图书馆等,通 过查找资料、 读书、观察,丰富写作素材。3、以活动为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厌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 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 们通过实验得知,从组织活动入手引导写作, 让学生从自己的 实际出发,写出了自己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幕,并 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避免了人云亦云,更不会有无病呻吟,总之在谋篇构段,详略安排,开头结尾都富有个性,并达到了学习语言, 练用语言, 发展语言的最终目标。4、以情境创设为手段小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到兴趣的影响,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 调动

15、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初写作文,最大难题是:“ 没有东西写”,因而缺乏 兴趣。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想方 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 实感。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捉迷藏这篇作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利用体育 课进行了“ 捉迷藏”的游戏。在游 戏中,用一些轻松的语言,有意识在启发学生注意 观察游戏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游 戏结束后。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是从哪些情 节中体会到的,由于这一游戏进行的非常有趣,同学 们玩得很开心,因此,同学 们说话的情绪特别高。一个同学叙述完,其他同学纷纷补 充, 纠正,把整个游 戏场面及游戏者的动作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16、然后,再让学生把这次“捉迷藏” 的游戏写下来。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 实,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另外,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电教媒体,既可以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 兴趣,提高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把五彩缤纷 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能够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从而使课堂教学与 实际生活更加密切,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 为学生写作真正的源泉吧。5、以交流为助推力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时时让 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每天利用早管 时间让学生把看到的事情用口 语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议,一周 评选一次口语 表达章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激发了作文兴趣,同 时又提高了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