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50108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钻孔灌注桩系地下室隐蔽工程,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其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阐述了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就其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钻孔灌注桩系地下室隐蔽工程,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且控制难度较大,若忽视其质量可能产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本人根据从事灌注桩工程施工的经验和体会,针对水下砼灌注中的堵管、钢筋笼上浮、桩身缩径、断桩等质量问题,就有关预防和处理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1、 导管堵塞在灌注砼开始或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2、堵管现象,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 、导管变形,影响隔水塞通过。2)、制作的隔水塞不符合要求,直径过大卡住导管;或直径过小,灌注砼离析,粗骨料进入隔水塞和导管内壁之间卡住。3)、初灌时因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隙太小,砼流动不畅而堵管。4)、拌和砼离析严重,或灌注过程中导管漏水,砼受水冲洗后离析,粗骨料集中在一起而堵管。5) 、拌和砼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或因停电等原因暂停时间过长,使砼在管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失去流动性,从而产生与管壁较大的摩阻力而堵塞导管。6)、灌注时间过长,表层砼已过初凝时间,开始硬化。为了防止情况(1) 和(2)的发生,隔水塞应制作规范,组装导管时要仔细认真检查导管内壁有无局部

3、凹凸,导管出口是否向内翻转,即检查导管连接处密封用的橡皮垫是否突出内壁。为了防止情况(4)和( 5) 的发生,应严格控制粗骨料规格、砼坍落度和拌和时间,保证砼的质量。为了防止情况(6)的发生,应尽量缩短灌注时间,若暂停灌注,应在保证埋管深度的前提下经常上下小范围内提动导管,以免砼失去流动性而堵塞导管。一旦出现堵管,要具体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若由于砼质量、隔水塞等原因堵管,可用粗长钢筋或竹竿疏通管内砼,用铁锤敲振导管处理。若由于导管底部距孔底偏小,砼流动不畅发生堵管,可将导管慢慢提升 1m 左右进行抖动,待砼流动后,再将导管下降0.5-0.7m。若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及时拔出导管,重新下设并按处理

4、断桩的方法处理。2、 钢筋笼上浮造成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如下:1) 、砼质量差。易离析的、初凝时间不够的、坍落度损失大的砼,都会使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笼底端,钢筋笼难以插入砼而造成上浮,有时砼上面已升至钢筋笼上一定高度时,表层砼开始发生初凝结硬,也会携带钢筋笼上浮。2)、钢筋笼孔口固定不牢,未用电焊进行固定。3)、提升导管过猛,不慎挂住钢筋笼造成上浮。4)、砼面到达钢筋笼底部时,导管埋深过浅,灌注量过大,砼对钢筋笼的上冲力过大。预防钢筋笼上浮,关键是要严格细致地下好钢筋笼,并将其牢固地绑扎或点焊于孔口。下放导管时,应使导管顺桩孔中心位置而下。在灌注过程中,当砼接近钢筋笼下段时,要徐徐灌注砼,一般灌注

5、速度控制在 10mh 左右,以减少砼对钢筋笼向上的冲力。特别注意导管出口与钢筋笼底口不得齐平,一般导管出口要低于钢筋笼1.5m 以上,或高于钢筋笼底 1m 以上,砼应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灌注要连续进行,并保证在首批初凝时间内完成整根柱的全部灌注工作。3、 桩身缩径造成桩身缩径的原因如下:1) 、孔壁粘土的侵入,或地层承压水对桩周砼的侵蚀。2)、灌注过程中孔壁拥塌。3)、砼严重稀释。此类问题一般在灌注作业时不易被发现,因此要注意预防。下放钢筋笼必须孔口扶正,慢慢放入,避免挂拖孔壁引起塌孔。钢筋笼下放完毕检查孔底沉渣情况,发现沉渣突然增多,则表明孔壁有失稳垮塌现象,应换用相对密度为1.5-1.7的稠

6、泥浆护壁,防止进一步塌孔。灌注时如发现孔口返水颜色突然改变,并夹有大量的泥土粗砂返出,说明孔内出现了塌孔现象,应停止灌注作业,探测孔内砼面位置,分析塌孔原因,并提出导管,换用干净泥浆清孔,排出坍落物,护住孔壁,重新成孔进行成桩。砼灌注完成后,经验桩发现桩身缩径,如位置较浅,则直接开挖对缩径部位施工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径严重,则应考虑补桩。4、 断桩或夹层断桩是指桩身砼在某一部位出现不连续或某一部位的砼严重变质,致使整根桩承载力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是严重的质量事故。产生断桩的原因如下:1) 、灌注时测深不准或计算错误将导管提升过高,以致导管底部脱离砼层。2)、灌注作业因故中断过久,表层砼

7、失去流动性,而继续灌注的砼顶破表层而上升,将有浮浆泥渣的表层覆盖包裹,形成断桩。3)、灌注过程中,砼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不得不将导管拔出。4)、突然停电,机械故障或突降暴雨等无法预测的情况发生,使中途停顿时间过长,不得不将导管提离砼而形成断桩。对断桩事故关键在于预防。灌注前要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岗位进行认真检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有条不紊;反复细心探测砼面,并用理论方法计算出砼面高度,比较后取砼面低的作为拆卸导管的标准。导管提升应匀速、平稳,慢慢起升。控制灌注时间在适当的范围内。要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并有备用设备;灌注前通知配电部门,保证灌注时供应用

8、电;要注意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灌注的时间。当灌注过程中导管因上述原因形成断桩,如混杂泥浆的砼层不厚,能将导管插入并穿透此层到达完好的砼内时,则重新插入导管。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由于不可能将导管内的水完全抽干,续灌的砼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以后的砼可恢复正常的配合比。若砼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且尚未初凝时,可在导管底部设置隔水塞,将导管重新插入砼内,导管上面再加重量,以克服水的浮力,导管内装满砼后,稍提导管,利用砼自身重力将底塞压出,然后继续灌注。断桩位置较深,断桩处承受的弯矩不大,且断桩处以上已灌注砼时,可用压浆补强的方法处理。做法是:1) 、先用小

9、型钻孔机沿桩身钻一探孔,探明断桩位置,另在探孔不远处,再沿桩身钻一孔。一个用作进浆孔,另一个用作出浆孔,孔深要求达到补强位置以下至少1m。2)、用高压水泵向一个孔内压入清水,压力不宜小于0.5-0.7Mpa,将夹泥和松散的砼碎碴从另一个孔中冲出来,直到排出清水为止。3)、用压浆泵压浆,第一次压入水灰比为0.8 的纯水泥稀浆(宜用45级水泥),进浆管应插入钻孔 1m 以上,用麻絮填塞进浆管周围,防止水泥浆从进浆口冒出,等孔内原有清水从出浆口压出后,再用水灰比为0.5 的浓水泥浆压入。为使浆液得到充分扩散,应压一阵,停一阵,当浓浆从出浆口冒出时,停止压浆,用碎石将出浆口封填,并用麻袋堵实。4)、最

10、后用水灰比0.4 的水泥浆压入,并增大灌浆压力至0.7-0.8Mpa,稳压闷浆 20-25min,压浆工作即可结束。待水泥浆硬化后,应再作一次钻孔取芯,检查补强效果,如断桩、夹泥情况排除,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5、结束语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引发的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加强管理,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备用备用方案。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操作,加强监督检测,才能避免质量事故或把质量事故降低到最小限度。对已出现问题的桩基,应掌握详尽而准确的现场资料,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制定安全可靠而又经济的处理方案。参考文献陈仲颐,叶书麟. 基础工程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5.

11、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85-201X).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248-2001) .控制。对路基填筑施工的填筑材料进行控制,不允许不合格的施工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原材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石灰改良土填筑施工中,要加强其强度等因素的控制管理,例如含水量、石灰质量、碾压密实度、石灰石的养护管理等,加强石灰石使用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二,含水量、灰度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含水量、石灰拌合质量影响着后面的施工工序,为此需要加强对石灰拌合料含水量、灰度等的控制。在拌合中石灰的量与石灰土的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石灰的量影响着石灰土的稳定性、强度等,所以在施工中,需要控

12、制石灰的量使用的是 8%含量的石灰改良土。含水量是另一个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在施工中要多次测定含水量,保证石灰土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第三,施工过程控制。在整个路基填筑施工中,石灰土的摊铺、拌和、碾压、整平等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石灰土的摊铺、拌和,要保证含水量、摊铺等符合路基填筑施工设计,在整平中要针对起皮、松散等现象及时的处理,整形、整平之后进行碾压,要达到无明显的轮迹,且路基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停止碾压。第 四,养护。在完成路基的填筑工程施工后,还需要进行养护,进而石灰土是一种水硬性施工材料,想要形成一定的强度,就需要有一定的湿度,所以完成填筑施工后,要加强养护。在一定的湿

13、度下,石灰土可以加速的钙化硬结,促进快速成型,在路基养护中要保证一定的湿度,同时对该路段进行封闭,禁止车辆行驶通过。小结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道路工程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道路工程施工在全国各地快速的进行中,在道路路基填筑施工中,石灰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材料,石灰的含量影响着石灰土的强度,所以在路基填筑施工中,需要控制石灰的含量,并加强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而保证路基施工质量,为道路的正常施工以及后期使用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参考文献林效良. 8%石灰土特殊地基处理施工及质量控制. 科技传播,201X(17):69-70.汤嵩. 石灰土路基填筑施工及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201

14、X(01) :38-40.赵书涛. 改良土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铁路技术创新,201X(03):50-5复习计划按两门两门进行,第一轮每两门计划两个月内完成,课程组合的依据是课程的难易程度一门较难的结合一门较简单的、课程的关联度和课程的性质。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的课程组合为会计与财管,审计与税法,经济法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复习组合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以上的原则做出适合自己的组合。第一轮复习方法以教材的章节为单位,首先是看书,在听课件之前把相应章节的教材熟悉,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其次是听课,报考多门的同学建议提前听上一年的课件,因为等当年的课件出来才开始时间上来不及。没有基础的考生,建议其上基

15、础培训班,基础较强的考生可以听强化班,听课件的时候一章最好一次性听完,比较长的可以分两次,这样学习起来有连贯性,效果会比较好。听课过程中,重点难点可以在书上做上笔记。最后,结合应试指南每章前面的重点与难点再把课本消化一遍,做些题目,做题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认为重要或难的最好将题号记到教材相应知识点旁边。上面三个步骤要在教材做笔记或标记是为了方便后面轮次的复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假如把重要知识点或难点已在教材做标记,后面几轮的复习就可以以教材为主,否则复习另一轮又要读教材、看课件、翻习题等,会浪费较多时间。这样,第一轮六门复习下来大概花费五个月时间。 第二轮复习大概一个月两门,最好还是两门两门组合

16、复习,但组合方式可以调整一下,比如可以把会计与审计结合起来,因为它们关联度很大,复习起来有相互促进的效果。这一轮的复习方法是认真看书,然后做题,这时候做题就要注意速度,因为注会考试不仅考查考生会不会,还考查考生答题速度,很多考试未通过并不是不会,而往往是时间来不及,速度是平常做题的时候练出来的,在这一阶段就要开始培养速度意识,不能期待着最后做模拟题的时候速度突然提高。另外,这一轮复习时不要再把时间界定死,如在这一轮已经将会计与审计组合复习完,在复习财管与税法的时候可以定期抽出一些时间翻翻会计与审计的教材,防止复习了这门忘了另一门。这轮复习下来大概花费三个月时间。 第三轮一周一门,还是看书,加做跨章节练习。这阶段主要是串串每一科目各章节的思路,结合一些跨章节的练习,使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第四轮做模拟题,严格按考试时间来,一天三门课程,每门一份,做一周,这样,大概每门课做三份左右。 第五轮,再次翻翻书,必要的话可以听听网上的串讲,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