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01281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联系统20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妇联系统 20 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1954 年 4 月 811 日我县召开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县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至今整整 50 年。1985 年 11 月自治县设立,县妇联全称亦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妇女联合会” 。县妇联在县委领导下和上级妇联的指导下,经历了 50 年风雨里程。50 年艰苦奋斗,50 年蓬勃发展,50 年无私奉献,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妇女群众,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在维护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妇女具体利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为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推进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贡献了智

2、慧和力量,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顶起了半边天。一、20 年漾濞妇女运动的新发展 20 年来,县妇联以代表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己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切实履行妇联代表、参与、教育、服务和联谊的社会职能,探索奋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妇女工作方针政策,推动妇女运动健康发展。县妇联及各级妇女组织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妇女工作方针,向妇女宣传社会,使广大妇女工作者和妇女群众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妇女工作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推动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

3、论基础,促进了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 围绕中第 2 页 共 6 页心,服务大局,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经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县妇联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妇女工作的特点,在城乡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双学双比” 、 “巾帼建功” 、 “创建五好文明家庭” 、 “双合格”等系列活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各项活动中,在各个建设和发展领域施展才华,贡献才智,展示风采,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推动广大妇女参政议政,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为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了保障。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县级班子中有副处级女干部 4

4、人,占副处以上在职领导干部的 11.1%,有科级女干部 42 人,占科级任实职干部的 13.50%。她们恪尽职守,勤政廉政,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各级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就社会发展特别是妇女发展中的热(难)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农村妇女踊跃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热心社会公共事务,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女性人才库建设,完善了女干部制度,妇女干部队伍日益壮大,她们代表全县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大力弘扬社会公德,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开展了“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和“双合格 ”

5、(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涌现出一批省州县的典型。同时,通过“百万家庭读书” 、 “小公民道德建设 ”、 “拒绝邪教” 、第 3 页 共 6 页“不让黄赌毒进我家” 、 “拒绝网吧” 、 “尊老爱幼月”等一系列活动,对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突出贡献,极大地丰富了我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和内容。 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县妇联以婚姻法 、 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武器,努力协助政府推动“两纲” 、 “两规”的贯彻实施,推动社会实现妇女权益。通过宣

6、传教育,增强了各级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知法、懂法和用法的能力,强化了全社会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时,妇联还千方百计争取各种项目支持,从经济社会上改变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 “母亲水窖” 、“母亲沼气” 、 “春蕾计划” 、 “降消项目”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 “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发展” (简称“LPAC” )等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 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妇联组织长期重视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妇联组织网络,通过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7、教育等活动,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县乡妇联专干都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精神、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县妇联以巩固村级妇女组织为重点,加强各级妇女组织建设,全县共建“妇女之家” (妇女学校)66 个,在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中建立了妇委会、妇女小组,妇女组织网络不断扩第 4 页 共 6 页大,活动日趋活跃,工作方式生动有效,工作内容和领域极大拓展。彝县妇联的 20 年,是充分发动组织妇女在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展现“半边天”聪明才智的 20 年;是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发展的 20 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贯彻

8、落实的 20 年;是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的20 年;是组织妇女自觉参与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争取妇女进一步解放和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 20 年;是广大妇女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开拓、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 20 年。二、二十年妇联获得的主要荣誉 数十年来,经县妇联,一批又一批“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 “巾帼文明示范岗 ”、 “文明单位” 、 “优秀妇女之家” 、 “三八红旗集体” 、 “五好文明家庭 ”、 “三八红旗手” 、 “女能人” 、 “优教好母亲” 、 “合格家长 ”、 “优秀小公民”受到国家和省州有关部门表彰,2017 年我县有了第一位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组

9、织了数十次各类知识竞赛,并获得了各种不同奖项。县妇联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肯定,受到了国家和省州多次表彰。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1994 年 3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1996 年 4 月,荣获州级妇联工作二等奖、州级“双学双比”活动一等奖;1997 年 3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活动一等奖,6 月,荣获州级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1998 年 2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活动一等奖, 3 月,荣获州级妇联工作先进集体奖;1999 年 1 月,荣获州级 “双学双比”活动一等奖,12 月,荣获州级“十年双学双比先进集体 ”;2000 年 1第 5 页 共 6 页月,荣获州级“双

10、学双比”活动二等奖、州级“双学双比”工作先进集体、州级“ “妇联系统 20 年工作总结”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学双比”活动“三八”绿色优质工程奖;2001年 1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活动一等奖,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9 月,荣获州级妇联工作先进集体;2016 年 2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活动二等奖,3 月,荣获省级城镇妇女“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级“三八绿色工程”活动“巾帼青山杯”奖,6 月,荣获省级“不让黄赌毒进我家”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上街镇李家庄千亩核桃基地荣获全国“双学双比”活动“三八”绿色优质工程,11 月,荣获州级“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州级妇联工

11、作先进集体;2017 年 3 月,荣获州级“三八”红旗集体,9 月,被州体育局、州老年人体育协会授予关心支持老年体育工作的“老年之友”奖,11 月,被县总工会授予“合格职工之家” 。 三、20 年妇女运动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全面推动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工作,是推进妇女运动、妇女事业向前发展的关键。第三,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是妇女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坚持把竭诚为妇女儿童服务作为妇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妇女儿童

12、合法权益。第五,坚持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妇女工作的长期战略任务,不断增强妇女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第六,加第 6 页 共 6 页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工作格局,提高妇联队伍整体素质是做好妇女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前景光明,信心倍增。奋斗和光荣伴随着我们走过了 20 年的风雨历程,热血与拼搏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征途上勇往直前。按照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我县发展规划,到 2020 年,我们将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彝县广大妇女群众更要与时俱进,努力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创造新辉煌。妇联组织也将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团结和带领全县妇女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妇联系统 20 年工作总结”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