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84828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设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选用不同的班级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是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理性的回归,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关键词】 班级文化 课程改革 班主任工作 自主成长环境熏陶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文化,可以使学生在长期的参与建设和潜移默化中对班级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和学习、工作、生活的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试从笔者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入手,谈谈班级文化建设对学

2、生全面成长的促进作用。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与规范,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它是一种非物质的隐性内容,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是否具有正气,很大因素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班集体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形成一股和谐风气。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教师交流,友好的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会把班级当

3、成自己的“家” ,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班级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学生在遵守各种纪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学习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若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意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下面,我想就2

4、自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1、选择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由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 02 年我带的一个班,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贫穷。针对这一特点,我确立的班级文化主题是“贫穷不是一个错,自强不息是男儿本色” 。在此后班级文化建设建设和班级活动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朴实、勤奋、立志成才”这一品质。06 年,我接手一个初三班,根据这个班体育运动的爱好者比较多这一特点,就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2、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师生共同制定一个

5、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当班主任期间,我一直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并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初一重点突出“检点自身行为的尺度” ;初二突出“儒而文雅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 ;初三突出“彬彬有礼的风度和开拓创新的亮度” 。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3、从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育和学习的文化环境

6、。 “学校上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 。所以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班级好不好,从这个班级的环境卫生情况就可以反映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把教室里的所有东西都包干到人,包括墙壁和地面的瓷砖,要求每天打扫两次,并负责保持工作。同时,要求全体学生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师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养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 (2)发挥黑板报和班刊的宣传教育功能。黑板报和班刊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根据每期主题,精选内容,定期更换

7、,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教育功能。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这需要老师有心、细致的指导。精神文化建设是要在班级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3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譬如,我要求学生碰到老师时要主动、友好的打招呼,但很多学生在学校里碰到老师会按要求去做,但一到了校外就感觉无所谓。这正是因为在班级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带来的,他不打招呼,我也不打招呼,互相参照。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批评,开展礼仪教育,时刻提醒学生要互相监督,共同建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对

8、屡犯者采取一定的处罚。这样一段时间后,我们班的学生在礼仪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变。制度文化建设是要在班级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并为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集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4、班主任的有效组织与积极引导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在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中,班主任应注意策略:(1)自主活动与自我成长相结合。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

9、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适时的评价,并及时反馈效果,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2)加强目标管理与规范生成的互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 ,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规范的自发和自律,自觉遵守共同规则,朝班集体目标迈进。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不仅显示了个人的才华,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班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理解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主成长。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引导和调控,及时纠正和解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正确执行,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通过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不是难事了。参考文献:1、刘芳 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年2、钟启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3、郑咏梅 关于德育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