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708455 上传时间:2017-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4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自检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4 讲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考点 题号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3、4、5、6、7、11原子结构与元素判断 1、2、8、9、10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 117 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发现。假如第 117 号元素符号暂时定为 Up,下列关于 Up 和 Up 的说法中正确293117 294117的是 ()。A. Up 和 Up 是两种元素293117 294117B. Up 和 Up 互为同位素293117 294117C. Up

2、和 Up 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293117 294117D. Up 和 Up 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293117 294117解析 Up 和 Up 是同种元素的两种核素,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293117 294117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 Up 和 Up 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 117,而质量293117 294117数分别为 293、294,中子数分别为 176、177,C、D 选项均错误。答案B2(2013广元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

3、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解析Na 、Mg 2 、Al 3 、F 、O 2 、Ne 的核外电子排布均完全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A 不正确;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如 H 、Fe 2 、Fe 3 等均不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B 不正确;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主族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才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 不正确。答案C3图 1 和图 2 分别是 1s 电子的

4、概率分布图和原子轨道图。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2A图 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 1 个电子B图 2 表示 1s 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C图 2 表明 1s 轨道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D图 1 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解析A、D 项,小黑点只表示概率分布;B 项,电子在球体内出现机会多,在球体外也出现,但机会较少。答案C4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 s 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D1 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5、,且自旋状态相同解析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所以A 正确;B 正确;同是 s 能级,在任一能层中都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所以 C 正确;D 选项中要注意 1 个原子轨道里排满 2 个电子时,其自旋状态相反。答案D5下列关于钠元素的几种表达式错误的是 ()。ANa 的电子排布图: BNa 的结构示意图:CNa 的电子排布式:1s 22s22p63s1D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a3s 1解析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 1。即上一周期 的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该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答案D6下列各组中的 X 和 Y 两种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6、。AX 原子和 Y 原子最外层都只有 1 个电子B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Y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CX 原子的 2p 能级上有 3 个电子,Y 原子的 3p 能级上有 3 个电子3DX 原子核外 M 层上仅有 2 个电子,Y 原子核外 N 层上仅有 2 个电子解析A 项,如 H 和 Na 性质不同,A 项错误;B 项,X 为 He,Y 为 Be,两者 性质不同,B 项错误;C 项,X 为 N,Y 为 P,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C 项正确;D 项,X 为 Mg,Y的 M 层电子数不确定,元素种类很多,D 项错误。答案C7(2013南充模拟)肯定属于同族元素且性质相似的是

7、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A 为 1s22s2,B 为 1s2B结构示意图:A 为 ,B 为CA 原子基态时 2p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B 原子基态时 3p 轨道上也有 1 个未成对电子DA 原子基态时 2p 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B 原子基态时 3p 轨道上也有一对成对电子解析C 中,由于 p 能级有三个轨道,若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意味着 p 轨道有两种电子排布情况:即 np5 ,所以 A、B 两种元素不一定属于同一族元素。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8(14 分)A 、B 、C 、D、E 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有 10 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

8、下转化关系:A C DE B C 2D(1)写出的离子方程式 _。写出的离子方程式_。(2)除 D、E 外,请再写出两种含 10 个电子的分子_。(3)除 A 、B 外,请再写出两种含 10 个电子的阳离子_。解析具有 10 个电子的微粒为气体且需加热才能生成的一定是 NH3,则 A 为NH ,C 为 OH ,B 为 H3O 。 4答案(1)NH OH H2ONH 3 4 = = = = = 4H3O OH =2H2O(2)CH4、HF、Ne(任写两种)(3)Na 、Mg 2 、Al 3 (任写两种)9(14 分) (2013眉山联考)A、B、C、D、E 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

9、小于 20。其中 A 为非金属元素,C 是金属元素;A、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 和 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 B 元素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倍;E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1。回 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画出 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C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图为:_;D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 _。(3)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 C 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为1 价?解析由 A 为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非金属元素,知 A 为氢元素;

10、由 B 元素原子 L 层 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知 B 为氧元素;又 D 和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小于 20,知 D为硫元素;由 C 的核电荷数介于 B(O)与 D(S)之间,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知 C 为钠元素;由 E 的核电荷数大于 D(S)小于 20,且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1,知 E 为氯元素。答案(1)HONaSCl(3)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易失去而形成最 外层为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表现为1 价。10(15 分)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4 种短周期元素 X、Y、Z、W,已知:X 与 Z、Y 与 W 分别具有相同

11、的最外层电子数;X 与 Y 能形成 X2Y、X 2Y2两种共价化合物;Y 的阴离子(单核)与 Z 的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为 10;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K 层电子数的 3 倍。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1)W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_;X、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2)Z 与 W 的离子半径大小为 Z_W(填“” 、 “PH3AsH3;而沸点的高低主要看是否能够形成氢键,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物质沸点高,若不能形成氢键则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因 N 的非金属性很强,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点:NH 3AsH3PH3。答案(1)1s 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 104s24p3As(2) 氧(3)As2O36Zn6H 2SO4(稀)= =2AsH36ZnSO 43H 2O(4)稳定性:NH 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 3AsH3PH3,NH 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 3相对分子质量比 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 AsH3的沸点比 PH3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