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路原理20-10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7084315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电路原理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清华电路原理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清华电路原理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清华电路原理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清华电路原理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电路原理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电路原理20-10(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10. 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10. 2 周期性电流、电压的有效值,10. 3 复数复习,10. 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10. 5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本章重点,10. 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10. 7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10. 8 用相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10. 9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10. 10 复功率,10. 11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本章重点, 正弦量的三要素,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差,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复阻抗与复导纳, 相量图, 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分析,返回目

2、录,10.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一、正弦量(sinusoid)的三要素,i(t)=Imsin(w t+),Im , w , y 正弦量的三要素,波形,瞬时值(instantaneous value)表达式,(1) 幅值(amplitude)(振幅、 最大值)Im:反映正弦量变化幅度的大小。,(2) 角频率(angular frequency)w : 反映正弦量变化的快慢。 w =d(w t+ )/dt为相角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正弦量的三要素:,相关量:频率f (frequency)和周期T (period)。,物理量 符号 单位名称 角频率 w rad/s ,弧度/秒 频率 f 1/s Hz,

3、1/秒 赫兹 周期 T s,秒,(3) 初相位(initial phase angle) :反映了正弦量的计时起点。,(wt+) 相位角。,一般规定:| | 。,(wt+)|t=0= 初相位角,简称初相位。,同一个正弦量,计时起点不同,初相位不同。,二、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相位角之差。,设电压u(t)=Umsin(w t+u), 电流 i(t)=Imsin(wt+i),则 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为 j = (w t+ u)-(w t+ i)= u- i, j 0 电压 领先(超前)电流j 角,或电流 落后(滞后) 电压 j 角(u 比 i 先到达最大值);

4、, j 1/w C ),wL 1/w C ,j 0,电路为感性。,wL1/w C , j 0,电路为容性。,wL=1/w C , j =0,电路为电阻性,二、复导纳Y,对于上述的无源线性网络,同样可定义入端等效复导纳:,Y 复导纳(complex admittance) ;G电导(复导纳的实部);B电纳(suspectance)(复导纳的虚部); |Y|复导纳的模; 导纳角(admittance angle) 。,关系,或,|Y|=I/U =i-u,导纳三角形(admittance triangle),解 由KCL,相量图:选电压为参考向量(wC 1/w L,0,则B0,即仍为感性。,同样,若

5、由Y变为Z,则有:,四、阻抗串联、并联的电路,两个阻抗串联,两个导纳并联,n个阻抗串联,n个导纳并联,解,返回目录,10.8 用相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电阻电路与正弦电流电路相量法分析比较。,可见,二者依据的电路定律是相似的。只要作出正弦电流电路的相量模型,便可将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用到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中。,电阻电路,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解,解法1 电源变换,解法2 戴维南等效变换,例3,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解,由平衡条件Z1 Z3= Z2 Zx , 得,R1(R3+jw L3)=R2(Rx+jwLx), Rx=R1R3 /R2 , Lx=L3 R1/R2,解,极坐标形式的平衡条件: * |Z1|1 |Z3|3 = |Z2|2 |Zx|x,解,用相量图分析。,解,当R2=0,q =180;当R2 ,q =0。且R2 , q 。,用相量图进行分析。,解一,解得,返回目录,解二,10.9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无源一端口网络吸收的功率(u, i 关联),一、瞬时功率(instantaneous power),第一种分解方法,第二种分解方法, p 有时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