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0833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词五首》教学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词五首 崧厦镇中学 李巧忠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在我国古代 ,每一时代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为诗歌;宋代为词;元朝为曲;明清为小说。而其中宋词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 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婉约派是我国词坛上历史最久、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有: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与婉约派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题材到风格都大不同,它突破了词为 “ 艳科 ” 的藩篱,为词坛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其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等 .

2、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 ( 980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 岳阳楼记 ,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写的词 渔家傲 秋思 。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3、军白发征夫泪。 读一读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想一想 1、塞北秋天的风景异在何处? 2、如何理解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3、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抒发了将军征夫 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 极写塞下天气之寒冷;塞下特异的声音;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与中原家乡风景进行对比) 此句是全词的核心,揭示了作者和征夫们思念家乡但又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而没有办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抒发了将军及征夫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心理;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心理。 2017/1/16 该课件

4、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李清照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武陵春 乃是她后期作。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

5、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想一想 1、作者是怎样来表达内心的浓重哀愁? 2、“闻说” “也拟”“只恐”三词说明什么?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来表达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比一比 相同点 : 两词在写作用法上都采用了借 景抒情,共同抒发离愁别绪之情。 不同点: 两词在内容和风格上: 渔家傲 属于豪放派,其意境为悲凉、壮阔; 武陵春 属于婉约派,其意境为凄惨、悲苦。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练一练 1、背诵两首古词。 2、课外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诗词。 2017/1/1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764723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