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50426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搞好那龙镇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许仕帮城镇规划建设是集中反映集镇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推动城镇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载体。规 划建设城镇,推动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已被当今社会和城镇决策者所认同,规划建设城镇,必须根据这个城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城镇特色,依据这个城镇所具备的中心功能和发展潜力、所肩负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理性认识和综合分析,扬其所长,逐步建立一个运用现代化竞争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窗口。那龙镇是位于阳东县东部的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小城镇(将以往的那龙镇和田畔镇合二为一,成为一个镇),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多年在那龙镇的工作实践,试从如何搞好该镇城镇规划建

2、设工作进行探索,谈一些个人粗浅的见解。一、那龙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规划总体滞后,还不适应我市在粤西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也不适应我县“三化一业” (农业产业 化、工业化、城镇化、特色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一是现有的城镇总体规划局限性仍很明显,尤其是那龙镇规划建设的现有格局,较严重地限制了该镇的发展空间。二是城镇新区的规划和旧镇区的改造规划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教育、卫 生等社会事业规划较为严重地落后于居民需求。教育方面,初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严重不足。镇区小学初中学校,各校生均校园面积、建筑面积与省规定的标准差距较大,教室明显不足,超额接纳学生,高中方面主要是2达标高中教

3、育资源短缺,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卫生方面,资源配置严重不足,镇区的医院门诊大楼的规划建设明显滞后。2、镇区布局不尽合理,工厂区与居住区混杂,严重影响镇区功能。由于历史和规划方面的原因,那龙镇区一些工厂仍与居民区为邻,也由于在项目引进过程中没有很好严格监管,导致有些带来污染的大型生产企业在中心镇区落地建设。3、镇区特色不够明显。镇区规划建设在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方面的潜力挖掘不足,在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方面也做得还不够,至今没有形成在市内外有影响的街区建筑。4、镇区环境保护和交通等专项规划及实施还不适应我们阳东县建设山水园林、滨海旅游式的生态型现代宜居县城的需要。目前,我镇没有编制出一套较完善的专项的

4、环境保护规划,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仍在影响镇区环境,生活污水为主和废水污染的情况加剧,空气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难以达标,城镇形象受到损害。而且城镇道路内通外联还不畅,城镇主干路网没有完全贯通,如果以后人、车流量增多,将会不断挤压城镇道路资源,加剧交通拥堵。5、镇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其它一些不合理、不协调、不和谐现象,集中表现在:镇区统筹参与规划不够,城乡规划法宣传面不宽,规划信息公开不多,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和支持城镇规划工作的格局还未形成。镇区社区及公共服务用房不足,落实难度也较大。地下通道,垃圾收集中转站3与公厕,地下管网和排水沟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仍缺乏系统考虑,道路重复开挖的现象仍然出现,群

5、众缺乏环境优雅的娱乐休闲的地方。二、原因分析产生以上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方面有:一是规划建设比较缺乏前瞻性。较长时期以来,既有主观上存在重建设、 轻规划和规划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原因,也有客观上小镇整合为大镇后总体规划先天不足的历史原因。二是比较缺乏协调性。在注重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缺乏对镇区物质空间容量和环境容量的科学预测,在关注镇区人流、物流等要素聚集的同时,缺乏对发展起来后镇区居民所必需的居住、公共交通、休闲娱乐等方面需求的考虑。三是比较欠缺民生性。在重视镇区规划建设的同时欠缺对社会事业发展协调配套功能的规划建设,在推进镇区总体发展的同时欠缺对居民生活配套功能的规划建设。三、搞好那龙镇

6、规划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一、科学定位镇区风格,在镇区规划上求突破。镇区规划是镇区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来统揽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规划城镇,首先要对城镇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注重个性特色,充分考虑城镇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依据镇区实际,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根据那龙镇的现实基础、资源条件4陈志生:浅析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年 03 期,910 页。和镇区的发展方向等因素考虑,要继续围绕我县建设“安逸舒适、文明祥和、幽雅美丽、生产生活

7、环境较佳的滨海园林城市”这一目 标,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高起点做好镇区规划。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业区规划和集镇近郊区规划,抓紧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要抓好镇区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整合镇区资源,强化镇区设计,争取到“十二五 ”末,镇区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其中,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80以上,镇区空间布局和镇区功能结构更趋合理。要坚持把镇区规划作为建设和管理镇区的依据,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体系。规划已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归口一家管,建设一盘棋,切实树立规划的权威,推进城乡规划步入科学化、规

8、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加强规划执法,对查出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严肃查处,改拆的解决拆除,改公开曝光的坚决曝光,绝不能姑息迁就,要切实杜绝乱搭乱建现象。二、加强污染治理,在改善镇区生态环境上求突破。环境作为集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已经成为镇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乃至一个集镇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就大多数资源型集镇而言,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产业结构单一,在经济形式变化和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其应变性、适应性及可调性差,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因此,那龙镇要想实现资源型城镇的转型,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最5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条件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

9、的环境作为保障。“十二五” 时期,将会是那龙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相对突出的时期。当前,我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节约优先的方针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发展规划、镇区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镇区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四是居民和村民节约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善。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资源型镇区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调整集镇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及节能建筑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

10、耗技术改造。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资源消耗的管理,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着力抓好废气、冶炼弃渣、生活垃圾等回收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能源、资源节约制度,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污染源防治,坚决杜绝污染严重、水资源消耗量大的项目落户那龙镇。进一步加强集镇 “三废”综合治理,加大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力度, “十二五”规划末,集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70,垃圾无

11、害化处理率达到680以上。加大对重点生态区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天然林及植被保护、退耕还林、城镇村园林绿化等生态工程,营造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抓好镇区建设,在提升镇区形象上求突破。首先,要切实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改善集镇面貌的首要条件。要在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宽镇区建设融资渠道,抓好旧镇区改造和新镇区建设,扩大集镇区域,壮大集镇规模的同时,不断抓好集镇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和环卫设施建设,使镇区基础设施更加优化完善。其次,要大力实施镇区绿化工程。好的人居环境,不应只是建筑物和道路的堆积,而应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从

12、那龙镇实际来看,要充分利用镇区现有的园林、水体、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形成功能齐全、效益突出、点线面带四位一体的镇区园林绿化体系,形成园林绿化的地方风格。要继续抓好东湖星岛、涛景高尔夫球场等园林景区以及 325国道沿线两旁等集镇重要主干道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特别要突出抓好居民小区的绿化,配套完善小区设施,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区 1000 米以内有一块绿地和健身场所,做到建一楼绿一点、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不断改善镇区的小环境和小气候,努力把那龙镇建设成为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小城镇,力争“十二五” 规划末, 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0。再次,要整体

13、推 进镇区美化工程,抓好镇区小区、广场、雕塑等各方面的建设,7精心构建街道、街景和单体建筑。要突出“精、美、重 ”的特点。所谓“精”,就是镇区主要建筑、道路、绿地、雕塑、街头小品、墙饰都要精心设计、精致施工,做到精雕细刻、经久耐看。所谓“ 美”,就是每个镇区建设项目都要与自然、环境、人紧密结合,形成自然美、生态美、协调美的城市景观。所谓“重”,就是要充分保 护和挖掘镇区的历 史文化积淀,体现镇区的文化特色,增强镇区的厚重感。同时,要对沿街建筑上的广告牌进行整治,做到统一布局、统一规模、统一格调,形成良好的整体效果。四、创新机制,在管理镇区上求突破。一个镇区的管理水平体现着这个镇区的经济建设、政

14、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县城的管理水平。科学、高效管理是充分发挥镇区功能、优化镇区环境、提升镇区形象的重要保证。管得好,镇区天蓝水净,环境宜人,令人爽心悦目;管不好,镇区脏乱无序,环境恶化,让 人心烦气躁。因此,必须打造镇区管理的长效机制,使镇区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推行镇区秩序联合整治机制。对镇区管理中让人头疼的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卫生秩序,由一镇领导挂帅,城管、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合组建专门班子,每两个月用两天的时间进行集中整治。要彻底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摆摊设点、沿街占卖现象,严禁一些无证的人力车李超:对城镇建筑设计问题的思考

15、,广东建筑设计学院学报,2005 年 07 期,1112 页。违规载客,确保镇区清扫率、保洁率达到 80%以上,使镇区8秩序井然有序,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二是推行镇区路段领导联系制。在进一步完善镇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络的基础上,推行镇三套班子领导联系路段、社区,责任单位领导包路段的办法,把镇区路段管理落到实处,常年抓路段管理。三是继续推行镇区“门前三包” 制。城管部 门要与每个店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划片分区,定人、定 岗、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真正做到组织领导、工作制度和协管人员三个落实,确保镇区每一个小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门面、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都有人负责、有人管理、有人打扫

16、。通过营造良好的镇区建管氛围,让全镇上下牢固树立遵守城镇秩序、爱护镇区卫生、参与镇区建设的观念。四是开展文明“四进”活动。居民文明素质 是一个城镇的外在窗口。为了提高全镇居民群众的文明素质,鼓励和动员广大居民人人参与镇区建设和管理,要大力开展文明习惯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四进”活动,从思想意识上解决“话 怎么说,路怎么走, 车怎么行,物怎么放,标牌怎么挂,小摊怎么摆” 的问题,规范居民行为 ,提高镇区品位。五、拓宽思路,在经营镇区上求突破。要以镇区土地、供水、供热、污水等优良资产为支撑,多渠道、多元化筹措城建资金。一是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进一步完善高深:对提高城市品位的初步探索 ,广东调研,2006 年 09 期,57 页。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做好镇区土地经营。同时,9重视优化环境、完善配套,加强土地整治,把“生地”变成“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