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48137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导读::对于出院指导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护理对策。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关键词:自信心,小学生,影响因素,对策自信心(self-confidence)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也称为信心 1。自信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对人一生的发展和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美国哲学家 Rw爱默生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为 6、7 岁到 12、13 岁,大致处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2、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该阶段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了,儿童依赖重心已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他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3。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该阶段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小学生自信心现状,分析其现状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培养、提高小学生自信心至关重要,也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一、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因素(一)自身因素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主要受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自我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处于

3、人生早期的不成熟期, 思维尚不成熟,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缺乏针对性, 对自身的认识也不能正确客观的评判。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认识不断发展。其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小学时则进一步的发展起来,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发展的过程中,并且其稳定性逐渐加强。因而在小学阶段发展客观、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自信的核心,只有在此基上才能产生和发展自信。自我评价的能力反映学生心理成熟度和自信水平:一个人对自己的品德、智慧、能力、价值等评价适当,就会增强自信;反之,则会导致对自己评价过高的自负和对自己评价过低的自卑两个极端,从根本上削弱自信。2、成败经验与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

4、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幼儿阶段已产生了对成就的追求和愿望。成功体验是一种驱使人取得满意活动成果的强大内部力量。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和增强自信,而失败的结果会使自信削弱或丧失。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会因一时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人的自信,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小学生对成败结果的归因模式是影响自信心和行为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从行为结果寻找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attribuation)。 4韦纳(Wei

5、ner)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从稳定性、可控性和内外部三个维度分析归因问题。在研究人们对成败的归因倾向时他认为: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使人满怀信心地对待未来事件) ;而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我国研究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阶段,学业优生、差生在学习成败归因倾向上普遍存在着显著差异,优生多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可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而差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非控制性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表现出差生对落后状态无法改变的心态或信念,即消极的自我概念或习得性无力感突出。可见,成功的内部归因和失败的不稳定性归

6、因,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对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发展。3、个体的生理情况和性格特征学生的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方面不可控因素也影响自信心的形成发展。若在这些方面有缺陷则容易引起“自惭形秽” 的心理,如果这时再受到他人的取笑和冷遇无异于“疮口撒盐” 会更觉得无地自容,缺乏自信,甚至引起自卑感。而生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者更倾向于心理健康和拥有自信。健全的生理素质是自信发展的基石。研究发现,女生在数学能力、问题解决和科学研究上的自信心不如男生,但在一些偏女性项目上,如手工制作,男生不如女生自信。由此可见性别也是引起自信心差异的因素。人的性格情绪特征是影响其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7、。往往活泼、开朗、积极主动、善于交往的小学生一般来说更富有自信心或者说更容易获得自信心。而性格内向、消极被动、不善与人交往的小学生,一般自信心水平较低或者说不容易获得自信心。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自信心的维持。此外,自制力的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形成和发展,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更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因失败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成功而狂妄自大。 5(二)家庭因素1、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自信心发展有密切联系核心期刊目录。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出不同发展特征的儿童。 6一般来说,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热情的、坚定而不严厉、使孩子充分享有自主、感受信任,会有利

8、于孩子自信的发展;如果父母表现的过分溺爱、事事包办或过于严厉,使小学生缺少成功的体验,则会对子女的自信心形成和发展造成深远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若偏向惩罚、否认、拒绝和过分干涉,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及自卑心理,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2、父母婚姻状况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影响儿童自信心发展的一个较为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间依赖性很高,家庭和睦,则孩子热情、自信、乐于助人;反之不和睦家庭中的孩子则多为冷漠、自卑、封闭。3、父母态度期望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前苏联心理学家 AT科瓦列夫的观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取决于其父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倾向性期望。父母对孩子

9、的期望程度能够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期望程度和孩子实际上能够达到的程度之间的完美协调是鼓励孩子取得成功和发展儿童自信心的关键。父母对孩子产生较低的期望,将会阻止儿童发展建立自信心的技巧;产生较高的期望,则孩子可能因目标过高难以达到而丧失自信。(三)学校因素1、同伴间替代性经验进入小学学习活动逐步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同伴是其重要接触模仿对象,学生的信心多受到其同龄同伴同学的替代性经验影响。替代性经验(Vicarious expedence)即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水平不

10、相上下的示范者遭到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影响因素,就会降低自信,觉得自己可能也不会有成功的希望,付出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多。特别是当个体对自己某方面缺乏现实判断依据或知识时,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对其影响更大。 2、教师的态度期望小学生,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他们的自我观念是脆弱而不成熟的。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期望,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一般地说,教师对学生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其自信增强;反之,教师对学生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其自信削弱。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去教学生比以消极态度去教学生,学生会学得更好,更有自信。(四)社会环境因素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对人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存在。Hor

11、ney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不良的人际环境如威胁、过严、漠不关心、过度保护等,均易导致自卑;而良好的人际环境如温暖、信任、建设性惩罚等,则利于自信的发展。自信不是生而俱有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7,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期望评价及总的社会环境氛围都影响着儿童的自信,孩子的自信是在社会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接触的社会范围开始扩大,受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多,因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二、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国家因自信而强盛,民族因自信而发展,人因自信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当今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课题。小学

12、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任,其自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很多,相应的培养小学生自信心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实施成功教育成功的经验是铸就信心的基石。家长和教师应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要避免以学业作为单一评价标准,要采用多元标准评价学生,因为对学业以外的能力给予积极评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体验成功,会促进小学生积极进取,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过来促使其在学习上有所迸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克服家长事事包办代替的不良习惯

13、,及时发现孩子的细小进步与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孩子,使孩子体验成功,对自己有信心。(二)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选择有关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太高,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多次努力,几经挫折,还是没收获,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学习情绪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反之,教学目标太低,不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学生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适中,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获得知识,达到目标,产生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三)开展积极归因训练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要引

14、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可以通过小组、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分析成败的原因,再由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渐渐引导他们作内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态度端正)的归因。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这就可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提高承担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低),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只取决于努力”这种不现实的认识;应该让他们具有对自身能力的正确估价,同时又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四)树立一个适当榜样对自信心不足的小学生,可通过树立与其水平相当但取得进步的榜样来进行教育,让学生获得替代性经验。这个榜样最好是来自于学生身边,这样更能起到激励作用。另

15、外,家长和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充满自信,对他们在学习榜样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正强化,以维持其自信心。参考文献1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如何使您更聪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8-161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1,2(1):64676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267车丽萍.自信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16、.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J.2001,12(6):3134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论文导读::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小学德育论文。论文关键词: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谈几点尝试与体会: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儿童的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引起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而,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品德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我先用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创设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生活情境,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