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877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冬对话栗强(1-9)精心排版(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0402 国学堂梁冬对话栗强第一讲本期主题:中西交融与禅定之道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1-04-02 21:45-22:30主 讲 人:栗 强 主持人:梁 冬参与整理:风轻云淡 恰恰 嘻嘻田 红枫叶 文清 lym210 小鱼儿蓝色天空 猪光宝器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话说最近呢,在互联网上,在微博上,有很多不确定的消息。有一位先生告诉我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定见。定见从何而来?从修身而来。这让我想起来在过去的中国的一、两百年的历史里面,曾经也有一个晚清时候的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在当时,有一个人是一直定在那里的,这个

2、人是曾国藩。所以呢,我其实很想从曾国藩的修身之道里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保持自己的定见。这两天呢,我碰见了一个人,他是我最近认识的一个新的朋友栗强老师。栗老师,你好!画外音:栗强,独立学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出版多部专著。栗强:曾先生在他的静坐修身十二法中透露出的各种各样的技巧,当然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心放在心上。梁冬:我的心装在肚子里。栗强:把心放在心上,就是让心做心该干的事,别让心做这些念头该干的事。这就要区分什么叫心?什么是念头?我们平常觉得好像心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人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叫蛋白质,也就是肉身,过去叫色法;另外一部分叫

3、心。但是心又分成两层,一层是心上起的功能,比如心的感受啊,心的想法啊,心的念头啊,比方咱们现在说,想到曾国藩过两天之后,咱们可能不再提曾国藩曾先生的时候,咱们说大脑里有个曾先生的记忆,但我们已经脑里不会再起曾国藩曾先生的这个现形,这个显出来的这个概念了,这个想法没有了。但是不是说我们的心断了,而是能产生这个概念,能产生这想法的,这才叫心!那个想法本身只是想法。但我们的麻烦就像刚才你说的,各种资讯非常发达,我们的心被这些资讯抓着,去放到了想法上,放到了资讯上,没有把心放到心上。所以我一直讲,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要用四个字,一句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的话,就是尚书里的四个字梁冬:哪四个字呢?栗强

4、:“念兹在兹 ”。 “念”就是你的注意力, “兹” 我们可以今天翻译成就是这个“it”梁冬:就是那厮,这厮。栗强:兹,就是慈悲的“慈” 去掉下边那个心,就是 “兹”。兹就是一个代指“it”,念在这儿,它就在这儿,注意力在这儿,所以作用力就在这儿,你的成长就在这儿,你的一切的从初发硎即成正果。一开始就向着要去解放全人类去,最后才能够永无止境的热情。一上来就向着这个满足私我去,最后只能一身疲惫。画外音:我们生活在不确定的年代,内心焦虑不安,快乐难以持久,如何能够安定内心世界?请看“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核心要素:把心放在心上。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提炼出这修身十二法的呢?梁冬:曾先生,在中国的历史上,你

5、怎么评价他?之前我们聊天你曾经说过,你说到这个曾国藩呢,其实是在你把他放在五对人物里面来看呢,会更能够理解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哪五对人物呢?栗强:实际上这样的,就是我之所以要谈把心放在心上,是后面要说,也就是现在要说,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也好,人类历史上也好,凡是对历史上产生巨大的作用的人,他都是在把心放在心上的。都符合了,暗合到了,或者有意识地履行了此道至妙。那么这样的人,就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自己觉得中国历史当然这个只能是个人的一家之言来看,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五次大的变化,这五次大的变化分别涉及到五组人物。这五组人物又可以分别用五篇文章来表示。梁冬:对。本来,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曾国藩带给

6、我们的修身的这样一个智慧,但是之前呢,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站在一个比较开阔的角度,和栗先生一起,跟我们来分享曾国藩先生到底在中国的五次大的命运变化过程当中,这有五组人物里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样看完了之后,我们才知道曾国藩先生他的心中的定见是怎样子的? 栗强:第一次,我们知道有一个人,叫“天下事凡经此人,必为之一变” ,这个人叫秦始皇。和秦始皇对应的这个一组人物,那位辅佐他的著名的宰相李斯。梁冬:所以你提的第一组人物就是秦始皇和李斯。栗强:对的。我们也发现,这五组人物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第一组人物和最后一组人物,也都是很有争议的时候,他甚至说过,秦始皇比孔夫子的功劳还要大。即便是他在历史

7、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有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做了这种大一统的工作,在此之后的这两千年,中国能不能有一个巨大的大一统的江山局面出现,还是会变得像欧洲那些统治者欧洲不是没有出现像秦始皇这样的大统治者啊,但是这样的大统治者之后,会使得欧洲一代一代,一个大统治者结束了,欧洲历史就文化上是断裂的历史。而中国文化上是一个连续的历史,一个连续的文明,这个原因就在于秦始皇和李斯做了大量的历史建设,这种历史建设呢,是发展型眼光的历史建设。梁冬: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都知道,读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诸如此类。但这个东西到底对于今天对我们看到,我们不是生活在欧洲那样一

8、个很分裂的国家我们跟一个湖南人结了婚,跟一个北京人结了婚,或者跟一个陕西人结了婚,就变成跟外国人结婚了现在我们都还是在一个国家里面结了婚吗,对不对?栗强:这个有一个比较,就是我们老说站在公元 1500 年以前的月亮上看地球。这个人类,每个不同的人类只是在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小区域里边活动。比如,欧洲人在这一块儿活动,中国人在这一块儿活动,美国人在这块儿活动。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美国人、印第安人,或者澳洲土著在这一块儿活动。大体上,文化上的交流和物理上这些交流,中间有一些连线,连线很微乎其微,这些点很密集,但是越往后,这些连线越密集了,变到现在来讲,我们叫全球化。全球化是什么呢?我打一电话,我马上可

9、以和日本朋友通话,你们那边到底怎么样啊,放下这个电话,那边来一短信,一看,是一个匈牙利朋友告诉我,我们这儿今年葡萄酒特别好,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南极的科考,包括外太空的所有的资讯的发达我们管这种东西叫做全球化。对应来看,李斯和秦始皇完成那个东西叫什么呢,叫全国化,全中国化。这种全中国化,我们只要想想全球化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明白,当年李斯和秦始皇做的全中国化,对当时的中国有多大了。梁冬:所以今天我们提的话题呢,实际上是要讲曾国藩先生是有一个引子。这个引子,讲到的就是把曾国藩先生放到五组人物里面来看他的价值。而他的贡献和他的心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一次,我们讲曾国藩主题,其实讲的

10、是如何从曾先生的内心的修炼和修身的做法上,去保持一个人的定见,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里面,如何不让自己时时刻刻的充满焦虑。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之国学堂 。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学堂 。较早之前,我们讲到一个话题,说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里面,大家都很焦虑。但其实中国呢,一直有一种在不确定年代里面保持镇定的做法和心法,其中代表人物就有曾公曾国藩。那么,今天我们请来栗强老师专门聊一聊,曾国藩先生保持内心定见的方法。但是,之前我们要花一点点时间,可能是一集的时间,去讲讲曾公在历史上的角色。那栗老师他有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曾国藩是在中国五对人物,就是五个两

11、个人物,就是二乘五个人物里面呢,他是其中的一个,是在中国的历史格局变化有影响的人物。刚才你讲到李斯和秦始皇之间的,这是第一对,其实这五对分别是哪五对人物呢?栗强:实际上是五位文化人,五位帝王,或者是掌权者,五篇文章。第一对,刚才我们说了,秦始皇,他的大臣是李斯,李斯给秦始皇写的是谏逐客书 。秦始皇想把人赶走,李斯说,不成,咱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咱必须得用天下之客卿,都得来。第二对是谁呢,是王莽,王莽和他对应的文化人物是刘歆,叫移让太常博士书 。这是他的一个文章,当然这个文章不是给王莽上的,是给王莽前面的汉哀帝写的,但是后来是王莽利用这个文章和利用刘歆的思想,来搞了一个小王朝。梁冬:这个王朝叫什

12、么来着?栗强:新。梁冬:对。这个新朝在中国历史上时间很短,但是对后来的一个王朝起了很大的作用。栗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是什么?我们回来再说。先说第三对,第三对要出现一个外来血统的皇帝,就是李世民。他所推崇的这位,前面两位都是大臣给皇上写,这回是皇上给和尚写,写的叫做大唐三藏圣教序 。给玄奘和尚,玄奘和尚就是这个梁冬:唐僧。 栗强:唐僧。梁冬:悟空啊。栗强:它解决的问题是这里要看到一个很有意思,在这之前中国文化已经高度发达了,但是为什么突然佛教一来,中国文化会选择了佛教,会接受佛教?这个地方是中国文化中的首先不能不面对的,不能去回避的第一大问题。然后后面,下一对,中国文化中还有不能

13、回避的第二大问题,就是佛教来了,怎么就影响了中国?是通过禅宗影响的。这一对禅宗之后影响中国结了一个果,这个果是宋明理学。这个宋明理学的果,结到谁身上?结到朱熹,选择了朱熹。如果说要选择一个代表人物,我们可以说是朱元璋,但实际上这个时候越往后,这个文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前面三对应当说是,唐太宗也好,是这个王莽也好,是这个秦始皇也好,这三位皇帝的影响力,可能一定程度上是超过那三位文化人的影响力。但是这个后面两位,这文化人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掌权者、当权者的影响力。第四对,我们说朱熹,朱熹的文章是什么, 四书集注最后一段,就是孟子的末章,借程老夫子(程明道)的去世来讲,要建立道统,建立社会的秩序。那么

14、它被朱元璋选择,不光被朱元璋选择,此后历代,一直到清末科举考试,都要用他这一段,用四书集注 ,用他这本书来作为这个梁冬:统考。栗强:统考,选拔人才的标准。包括最后说这位曾国藩曾先生,也是要符合了这个标准,他才能够被选为进士,选为举人,才能够当官,才能进翰林院。最后一对,就是曾国藩曾先生,当然和他同时的当权者两位,一位是这个道光皇帝,一位就是慈禧太后。但是总而言之是这样的五对。那么曾先生,如果说是曾先生的著作中要选一篇最重要的著作来让大家来看的,叫求阙斋记 。他给自己的斋名,起名叫求阙斋。咱们每个人都想圆满,他从易经里拿出一个理论说要求阙,你得有点缺的,这个东西才真圆满。一个缺的都没有,这个圆满

15、是虚假的圆满,禁不住考验的圆满。画外音:秦始皇,李斯,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王莾,刘歆,复古改制昙花一现;唐太宗,玄奘,光大禅宗;朱熹,宋明理学,占领文人精神世界;清末名臣曾国藩独树一帜,弃圆求阙。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他们又将如何改变中国历史格局?梁冬:您刚才提到就是说,这五对人物,帝王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呢,其实他们都代表了一个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的时刻。那曾先生呢,可以说是这五组人里面最后的一组人物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如何在这种大变革的时候其实他们都在大变革时代,我们叫不确定的年代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一个坚定的内心,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今天选取曾国藩先生的话题,他的心法或者修身

16、的方法来跟大家分享,其实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讲什么呢?讲的是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保持一颗坚定的信念。那刚才讲到了这五组人,讲到秦始皇和李斯,那您可不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讲这五组人,他们到底代表了什么样的变化?栗强:其实这五组人是推动了历史的变化,就每个人提出了一个新思维,一个新的情怀,一个新的心思的所在,就是人心放在哪儿?第一组人提出的,这个东西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好理解,大一统,求效率,求发展,这是我们今天整天都在说的,发展主义。第二组人提出的东西是,王莽是在干什么?梁冬:王莽和刘歆。栗强:王莽是在干什么?刘歆是在干什么?移让太常博士书是在说什么?那说的是,我们要去寻找中国文化上古的根源。要寻找中国文化上古的根源,要让它能够不失,因为这个古代的经典更能代表古代的精神。所以刘歆说,咱要用古代的经典来教化我们今天的民众。王莽说,这思想好,我要用这思想来成立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