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853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德论文: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具有更为复杂的思想变化、情绪波动、感情问题等实际,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师德建设为切入点,从树立“四种意识”为抓手,分析现状、引经据典,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师德;辅导员;教育“无德无以为师” ,以德求师方能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为人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当前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师德建设是作为一项复杂、艰巨的心灵塑造工程,仅靠外在行为是不够的,因为它产生的大多是外显,短期,技能性的效应。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

2、中一支强大力量,能够帮助引导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走上社会。只有致力于以德求师,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才会见成效。一、以德求师,要树立安于平凡、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意识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育职业的特征做过这样的定位:“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 名利尊荣可言。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辅导员的岗位是平凡中的平凡,但同样孕育着伟大。也许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明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甚至没有学生们对专业教师的崇拜之情,但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普通的辅

3、导员,就应当努力排除追名逐利、金钱至上的虚荣心理干扰;就应当努力排除贪图享乐、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就应当努力排除吃山靠山、消极怠工的应付心理干扰。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螺丝钉”精神、 “红烛”精神、 “人梯”精神始终激励自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以平常的心态,愉悦的心情,默默无闻地用“心”去育人。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们来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安静的绿蔓。 ”培育师德就是要夯实安于平凡的思想根基,陶冶在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的言行举止。二、以德求师,要树立爱岗敬业、现身教育

4、的履职尽责意识教育是开启民智、继往开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大事,是关系祖国未来的铸魂工程。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安心从教、乐于育人,才会认真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 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积极献身教育、有所建树。胡锦涛总书记曾赞扬孟二冬老师献身教育、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这也是纯净师德、筑牢师魂的根本保证。无论是从事教学、思政或是科研的教育工作,都是一个艰苦的精神劳作过程,都需要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都应当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都必须端正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献身教育、 “业精于勤” 、履职尽责,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素养,也是以徳求

5、师、为人师表工程的客观要求。三、以德求师,要树立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以人为本意识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教育就是塑造人的事业,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和精神动力。多向学生投注一些信任和期待的目光,多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多倾听学生的呼声和意见,才能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美好关系。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他们从小所熟悉的环境,他们对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却又揣怀着对首个独立时期的期盼感。两种思想感情交织着、压制着,外界事物的变化对他们这一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极

6、为重大的影响。而在这一时期,与他们 接触最多的应属大学辅导员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必须首先付出关爱,与学生建立一个可靠的、牢固的信任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将自己的感受与辅导老师分享,从而解决他们的问题。四、以德求师,要树立遵章守纪、为人师表的率先垂范意识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的好:“智如泉涌。行可以表仪者,人师也。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德才兼备。作为当代高校辅导员必须追求言传身教,行为示范,铸造灵魂,才能为人师表,坚守师德。一个真正优秀的辅导员,一定一个以身作则、遵章守纪、率先垂范的人。他的师德境界都

7、体现在加强自身修养,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上。一是正身。 论语子路中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故而,敢于审视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正其身、严其行,才能在言传中给学生以示范、给学生以热情、给学生以动力,才能在言传身教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是做人。所谓“严师出高徒” ,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外,恐怕更重要还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人,宽容仁慈,勇敢负责;对己,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这样才能更有资格“传到授业解惑” ,才能给学生起 到一个好的榜样的作用。三是处事。 规范中要求:重“他律” ,贵“自律” 。就是要我们把师德转化为行为处事的正确原则,处事要严肃认真,公开公正,公平合理,这也是树立良好师德形象的基本所在。把遵章守纪贯穿于长期自觉的行动之中,以自己的纯洁灵魂和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祖国、社会、人民期盼的当代“四有”新人。参考文献1张世欣.师道观的解读与重构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晏阳初,侯且岸,张岂之.平民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张金红.劝学教育智慧品读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