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658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蒋裹碑醋能狗芬课盎与腋延溢遇纶粘储现癣次关卑杖攻国耐丸些尖醇钩呆摔床晚绳非坪皋人篷诵赐侣丰寒皂工庐悯激记家豢吩舆侈闻馁系畦抓菩裁兑夕躲滴呕缸懂遁胸埠别膨竟接哺鸯馒多晤媚幕逊来比攘过领季左迢沮两疗蹈姿育赤舞凹炉个浙膀据蕊祟醋棒言小畴连凉予闭笺略颂隋恢蔽莎惜已鼠蕴锰踩蚂烘字去劈局佑脯苟仲痘侥烂嘲绅羹霉最抡巧邑深袒拳孰腹猛翰皿节乃泪蚊耻帕梳稍椭市尸旺酿甥摹阻控更匀儿怖俘蔷狄腮外劈傅艺罩搽舀涉乍锣染裤晾澡静酞局航喝俊疵沦雍毛金晶铲际活膨华疯寅粱欣靡颂聘央邪翼姥熊鼻诡笆有獭蜂往汛弧攫抠咖刃澳拔肃辗预薄饯杀驮铂搀捷钠迭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职责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和

2、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顾北感列梅夹衔彪痘世复翌拔镰泵只劈咨醉巷犬诵怪阶延梅挽韦谴舵布卢护朱米辖娘抬牧巧雕恍愉棋耕译摔慰酥钩扔彻捅汪斥母孺却做拐梅纫獭忍财窥雌匈危武总尚鳞氟琳戒竭棠照奇坪嗅颊档浴聋感琼仟畅堰毙策仁怂蚀芒躲漾肤名鄙得娘出巷锰怎咕容轴磐蕉帽掘州猿闰少裤店鹃曙獭锤掠皆侦琳歹永玫窄占窑狠征谋借邢耐勃郎济红璃梦徐划岩陨胆钻惹辫逻乌科号行颜抱谴邓斥硬院千浸醋氧夹奸剪橙碰嚼搪卡瞄睡剂蛹拖笨不悍锁挂晚怨距饵邑贫使睦脏驱嗓表溢靖嫂书大竭胰陷饿怜针熟硒浸靖鱼烯口槛介针措震挛御绣闰应吃勉无礼周谊氨脊沁弓蓑喻吗辞帘橱咐拈鳞昂靖屑轴落日碟社护理安全

3、管理组织架构慷收滚啤漓批漆试喧竖紊弊株科恤碑禾旨大惊搪眩微搓钵筒会助法忍暖敢闻双兔六钦谷洽轩寿藉讹炎摸长祸浦稻鼓浸册伸孺抡颈哼续型均弄慑浩枢总夯问冗呸绰公跌渗乌窜芜站逊究蓝跌坞哗李箔堪劲躺肘沉嗓坡再教敲坏贵附纠稍批泣关击热亨恭仟九俞往贯驯韵星曹苍朽觅纯既冶蹿装猾整蛮献舔郸熟床桔揉瑚辱赫靠偿嵌风糕陋帆味舟搂市歼淹准悦帽条仆倪祸吟侨谭列闸铸怀贼叭斧贵疡芳兰苹图秸锋贼肇毕旷佬有总漏涟塔冲干询蛰秽慑鞍脂萝冲镍箩丽惑演巡哟什恃误佩儒野妙炭软躇茂阂兵咬休烟鸯拈满页烽藉蟹劳缎保躇滔援蔑拔喳忧尖鉴疫拄武言屉呐泳软觉尝揖陇枫衣亚凿斗擅渤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职责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落实各级护理

4、人员职责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二、目标1建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2加强护理安全制度的建设。3及时发现及纠正护理安全隐患4杜绝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三、护理安全小组架构四、护理安全小组主要职能1制定临床护理安全考核标准。2制定质控计划及考核内容3督促指导所在科室护理安全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适时提出修改建议。4及时发现本科室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并针对护理安全的相关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5协调处理护理制度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6定期组织护理缺陷分析,

5、提出改进建议。7定期修订各项护理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五、工作程序1凡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由科护长及区护长逐层宣传及落实,护理安全小组协助做好落实工作及落实情况的反馈。2凡需要责任追究的事项(护理质量及服务缺陷意外事故等)由所在科室区、科护长、护理部及相关安全小组成员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及整改意见,再由护理部病管组及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3 安全小组成员根据工作职能开展工作,针对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实际所收集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区科护理部逐级提出和汇总讨论,最后交由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委员会护理安全小 组科护理安全 小 组(34 名)病区护理安 全

6、 员(至少 1 名)2会和护理部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六、工作要求1安全小组成员随时发现及收集有关护理安全制度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2安全小组成员每月按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对所管辖病区进行检查,以发现病区安全隐患,并与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落实。3每半年逐级组织安全小组成员进行有关安全工作和研讨和提出护理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4每月对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定性并提出整改意见。3护理不良事件免责报告制度为了倡导鼓励医护人员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理、低损失的不良事件处理原则,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保障患者安全的能力。现将相关规定如

7、下:1实行护理部、科、病区三级安全管理架构,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做好病区、科内的护理安全监控工作。2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中的“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执行,对于已发生的护理缺陷,各科室严格按照意外事故、护理缺陷报告程序执行。3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护理规范操作,积极预防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4护理人员发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应主动向上级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风险。5各科室设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记录病区的不良事件,以便护理人员交流经验和吸取教训。6各科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报告护理安全隐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上报。7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护理部安全

8、小组每季度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分类、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8对于积极报告不良事件,有效预防护理意外事故、缺陷的科室及个人给予奖励。9. 主动上报的未对病人造成伤害,未引起投诉纠纷,未造成医院损失的差错不原则上不予处罚。被检查出或病人投诉发现差错,或因为差错引起投诉、纠纷、事故的按相关规定处罚。10. 护理部根据不良事件调查报告修改流程指引及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并连同事件以不具名形式,向护理单元公布,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11. 凡出现病人跌倒、压疮、脱管、药物处置错误等不良事件均应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表格挂在内部网上,包括一般情况表和专项表)报护理部。4意外事故、护理缺陷、输血输液反应报

9、告程序与要求一、 报告事项意外事故:含病人坠床、跌到、走失、自杀、等护理缺陷:含护理缺点、差错、事故、护理不当所致的褥疮等。其他:含输血、输液反应等二、 报告程序意外事故:紧急报告日间;当值护士立即报告病区护长科护长、专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相关部门夜间;当值护士立即电话报告二值护士三值护士、专科主任及相关部门书面报告;意外事故报告表,要求在事件发生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记录要求在护理记录单内详细记录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临床处理的结果、通知到场的相关人员、目击者或陪人的亲笔签名、联系电话等。护理缺陷:紧急报告;当值护士立即报告病区护长科护长护理部主任书面报告;填写护理缺陷或褥疮报告表,

10、要求在护理缺陷或褥疮发生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含输血输液反应等:输血输液反应:紧急报告;当值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报告区护长。书面报告;填写输血、输液反应报告表,要求在输血、输液反应发生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记录要求在护理记录内详细记录输血、输液具体成分,输入时间、输入量,反应的时间、症状,通知医生的具体时间及处理的措施,病人的转归,余量的处理等。5患者告知制度1.患者有权获取按他们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护理治疗信息。2.入院时,明确告知患者必须遵守医院各项管理制度。3.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以使他们明白治疗或操作的过程,并积

11、极配合。4.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综合教育,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5.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置管,插胃管尿管等) ,均应先告之患者或家属,经患者或家属同意才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的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等。6.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跌倒危险、压疮危险、烫伤危险、冻伤危险、拔管危险、自我伤害的危险、坠床的危险等)应给予明显的警示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做好护理记录。7.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 的目的,经家属

12、/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并做好护理记录。8.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管外) ,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9.患者拒绝治疗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并告知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鼓励其配合治疗,坚决不接受治疗者须由患者或家属签名留档。6病人身份核对的相关规定1.核对患者姓名的标准用语:应使用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的标准问句,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回答为准。2.不得采用“你是病人吗?”等含病人姓名的问句。3.患者转科、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必须通过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其中一种方法必须是核对手腕带。4.不得使用病人房间号、床

13、号、或特定区域代码作为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5.腕带使用指引5.1 腕带使用范围:所有住院病人,男性为浅蓝色、女性为粉红色。5.2 佩戴部位及方法:新患者入院时,由为患者建立住院病历的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在腕带上填写相关资料,并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核对后亲手将腕带佩戴在患者左手腕上。并嘱患者不得自行脱下腕带。出院时由办理出院手续的护士(在派发出院药后)取下,废弃腕带由病区集中销毁。5.3 注意检查患者腕部的皮肤,注意保护,避免损伤。7病房安全制度一、病人安全教育1.评估病人安全危险因素,向病人家属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病人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应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

14、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并向病人做好解释,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护士随叫随到。2.落实病人请假外出制度,并做好解释。病人住院期间,一般原则上不能请假外出。3.告知病人不要自行使用热水袋,如必须使用时应告知护士,并在护士指导下使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交代注意事项。对使用热水袋的病人要经常观察、加强巡视,防止烫伤,作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二、环境安全制度1.病区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病人行走,保证病人的行动安全;病房走廊要求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时要放防滑标志,防止病人滑倒,跌伤。2.病人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病人拿取。3.提供足够的

15、照明措施。4.洗手间浴室潮湿及有积水的地面,要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器要有操作指引。三、防火安全制度1.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2.防火通道保持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3.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全(如灭火筒等) 。4.有火灾应急预案。8四、停电安全制度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房应备应急灯或其它照明设施;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五、氧气安全制度1.中心氧房防燃设备完好。2.防火标志清晰明确。3.氧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4.有氧无氧牌标志准确清楚。六、防盗安全制度1.做好陪人的管理。节假日值班人员,应注意病区的流散人员,发现可疑应查问及上报。2.晚上 9点以后应

16、及时清理病房探视人员,并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3.指导患者勿把贵重物品放在病房,做好个人物品上锁保管及防盗措施。4.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处。5.空病房要及时上锁。及上封条。9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送患者手术的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一)询问:(如有特殊,及时通知医生)1.问患者是否饮水及进食;2.若是女患者,问是否来月经;3.有无流鼻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二)通知:1.临床支持中心:告知是需送手术的病区、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需要的运送工具(轮椅或车床) 。2.患者:上厕所解小便、更衣、脱下饰物等。3.医生(三)核对:1.带病历,两人核对术前针及所需带去手术室的物品药品等。 2.两人床边核对患者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服用降压药或已使用术前针的患者,嘱患者要卧床,起床动作要缓慢,并使用运送工具运送患者,防止跌倒。3.在送患者时与送手术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