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651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院校前二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水平 学校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 10003 清华大学 1 10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2 9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3 93 10335 浙江大学 4 91 10611 重庆大学 5 87 10056 天津大学 6 82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8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 80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9 79 10286 东南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 78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12 75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3 74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4 72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71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48

2、6 武汉大学 16 70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8 68 10294 河海大学 20 66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21 64 10593 广西大学 23 63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24 61 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 20071 清华大学概 况 发布日期:2010-07-06 浏览次数:3073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即原电机工程系,创建于 1932年。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科技和管理方面的栋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系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范围,在电气工程的基础上,扩展到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

3、制、系统工程、信息科学等新科技领域,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清华大学电机系拥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下属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五个二级学科均各自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前四个在 1989年和 2002年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6年,电机系成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在 2003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不仅整体水平获得全国第一,并在学术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术声誉所有四个单项中均名列全国第一。2006 年电机系电气工程学科又以满分 100分的成绩获得一级学科评估

4、全国第一。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与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 2003年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 西交大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 1908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 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2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 CA

5、D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 190人,其中院士 2名、国家教学名师 1名、“”4 名、“国家杰出青年”2 名、陕西省教学名师 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5名、教授 5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34名)、研究员 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 75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 1个。另聘有双聘院士 3名、海外兼职教授 4名。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本科生 1679名,各类研究生 1688名,其中博士生 209名、工学硕士生 770名。 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

6、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迄今,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 1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 2909名,博士研究生 398名。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等30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江泽民、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杰出人物。 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 150余种,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 5门、国家教学成果奖 8项、优秀教材 4部;陕西省精品课程 3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 29项、省部级优秀教材 11部。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7、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创新开展科学研究,2003 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79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项目 15项。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 750kV系统用主设备技术规范 Q/GDW1032003 至 Q/GDW1082003 等6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 750kV输变电主设备技术规范;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规范,为国际首创。2009 年我校被评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特殊贡献单位,邱爱慈院士和彭宗仁、马志瀛、李盛涛、郭洁四位教授被评为特殊贡献专家

8、。 2005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项,省部级奖 20项;授权发明专利 18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800余篇,其中 SCI收录论文 385篇、EI收录论文 910余篇。在电工学科领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 3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学科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瑞典、荷兰、波兰、韩国、新加坡等 14个国家近 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在国际上已有较高的学术地位。3 华科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国内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历史渊源于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南方

9、主要大学的电机学科,于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电机系,年改称华中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年建制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高电压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工),还设立脉冲功率研究中心、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本科生招生和培养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学科覆盖了国务院学位办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所有五个二级学科,即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并在国内

10、率先获准设立了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和电气信息检测技术两个二级学科,拥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电能生产、传输、应用、变换、检测、控制和调度、管理等的全过程。学院拥有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电工与电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核医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以及高电压技术实验室、电磁测量实验室、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大学生电工电子科技创新基地等多个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岗教职工人,其中

11、,工程院院士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教授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副教授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超过,具有硕士学位者超过,已形成一支以博士和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学院每年招收计划内博士研究生余名,硕士研究生余名,本科生余名,年科研经费过亿元,在研的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数十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等收录余篇。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多年来,学院已累计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为我国电气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为目标,以发展电工高新技术和电力技术为主

12、导,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科基地,醇化学术氛围,团结务实,求真创新,共创电气工程学科更美好的未来。4 浙大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而来。该系历史悠久,始建于 192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电气学院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设置有电机工程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应用电子学三个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三个系下属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学院所属专业学科主要领域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学院设有“电气工程”、

13、“控制科学与工程(共享)”、“电子科学与技术(共享)”三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十个二级学科,其中九个博士点、十个硕士点。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工程管理与信息化、航天电气技术等七个二级学科,另有系统分析与集成为省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为省重点扶植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先后被列入国家 “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历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计本科毕业生 16238 名,授予硕士学位 2283名

14、,授予博士学位 455名,出站博士后 79名,毕业外国留学生 91名。在学院学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共 17名。目前在校本科生 1326名,硕士研究生 1204名(其中工程硕士研究生 829名),博士研究生 284名,在站博士后 32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 863集成电路设计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德鸿教授,长江特聘教授盛况博士,求是特聘教授甘德强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旭东教授,还有智力引进院士马

15、伟民教授、光彪教授和永谦教授彭方正博士(美国)、诸自强博士(英国)、刘大可博士(瑞典)、贺斌博士(美国)、李晓榕博士(美国)、瞿志华博士(美国)、潘志刚博士(美国)、吴青华博士(英国)。现有教职工 175名,其中教授 43名(含博士生导师 3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65 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 人、讲师 20人。教学科研岗位人数 1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90人,占 75.0%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国家 863 集成电

16、路设计SoC 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德鸿教授,长江特聘教授盛况博士,求是特聘教授甘德强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旭东博士,IEEE Fellow 何湘宁博士等;还有光彪教授彭方正博士(美国)、诸自强博士(英国)、刘大可博士(瑞典)、贺斌博士(美国)、李晓榕博士(美国)、瞿志华博士(美国)、吴青华博士(英国)和永谦教授潘志刚博士(美国)。学院聘请了 Leo Lorenz(雷欧罗伦兹)院士、卢强院士、马伟明院士、徐扬生院士、薛禹胜院士、严陆光院士、周孝信院士等 12 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研究员)。学院现有教职工 179 名,其中教授 43 名(含博士生导师 37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65 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 人、讲师 24 人。教学科研岗位人数 12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 76.9% 。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有着频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学院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