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5590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子中学高二政治 第 1 页 共 4 页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基础训练2011.04.25.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全卷共 18 小题,满分 100 分,用时 60 分钟。第卷 选择题本卷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广州亚运会体育图标的创意灵感源自亚运圣火,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延续了火焰的概念。但并不是对亚运圣火设计概念的完全沿用,而是同时又体现了岭南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这种图标的设计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B.美观与实用相统一C.量变与质变相统一 D.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

2、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否定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回答第 23 题。2.花朵开放花蕾便消逝,花朵的开放 A是花蕾自身否定的结果是花朵对花蕾的既肯定又否定的结果是花朵对花蕾排斥和毁灭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外力作用的结果A. B. C. D. 3.植物的各种形式的流动性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这说明 BA.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 B.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关键部分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D.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连续性的4.十九世纪末,德国

3、的毛瑟手枪虽使用便捷,但由于弹壳的出口在正上方,射击时跳出的弹壳容易击伤射手面部。进入中国后,游击队射手在射击时,将枪体旋转九十度,从而避免了弹壳击伤射手和干扰视线的副作用。旋转九十度的用枪方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A.创新就是对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的否定和抛弃 B.敢于创新就能促进事物发展C.要敢于打破常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D.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5.曾经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多次鼓励中小学生,要有正确对待权威的态度,即“尊重权威,但不能怕权威” 。这种对待权威的态度 A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说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我们要在

4、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 B. C. D.6.被誉为玉米之父的李登海,30 多年间,先后培育玉米高产新品种 30 多个,6 次开创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其增加的产量累计为国家增加直接经济效益 880 多亿元。这告诉我们科技创新 BA.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 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D.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对象7. 著名作家雨果说:“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这是因为D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暂时的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甲子中学高二政治 第 2 页 共

5、4 页A. B. C. D.8.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出和倡导的“包容性增长”概念,已成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新思路,在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 A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C.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来源 D.想问题、做事情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生活与哲学上看,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创新 C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A. B. C. D. 10.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这就倒逼我国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为此,需要我们 B立足实践,与时俱进敢于破除一切传统观念不要受客观实际的限制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A. B. C. D.11.在 2010 年 8 月 30 日开幕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一批以国学经典名著为内容,以最尖端的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全文逐字检索,页面随意缩放的数字化图书,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启示我们,传播与推广

7、中华文化 D其实质就是文化创新,要推进文化创新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形式要探寻文化发展的新思路,用新的传媒取代旧的传媒要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A. B. C. D.12.“一国两制”方针曾被人称为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百年沧桑,十年欣喜。今天“一国两制”的方针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落实,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平和,民众安居乐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表明 BA.创新是促进社会安定的根本因素 B.制度创新是香港和澳门繁荣稳定的保障C.实践创新决定制度创新 D.有了创新,事物就会发展13.中西方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不同,因而形成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中

8、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的、清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根源在于 AA.不同的实践活动 B.不同的认识活动 C.不同的文化环境 D.不同的生产关系 14.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艺术形态日趋丰富多彩,完美精致。这表明 CA.创新就是博采众长 B.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C.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D.创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文件,从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内蒙古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

9、计征” ,税率为 5%。至此,资源税改革新政开始在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西部 12 个省区市实施。回答第 1516 题。甲子中学高二政治 第 3 页 共 4 页15 从哲学上看,资源税改革属于 D认识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创新A. B. C. D.16.资源税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说明 D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应该服务于实践的需要没有人类的创新精神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B. C. D. 第卷 非选择题

10、(共 36 分)17. 材料:2010 年 7 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 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思考:有观点认为, “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 ”请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2 分)17.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辩证否定观要求我

11、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建设文体强省要立足于广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18.材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敢于“破” ,又要善于“立” ,是一场胆略和智慧的大考验。对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破发展难题,以科学的制度保障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1)请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做到“破”与“立”的统一。(12 分)18.(1)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要密切

12、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敢于“破”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要解放思想,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善于“立” ,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创新办法,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材料:“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 (12 分)甲子中学高二政治 第 4 页 共 4 页(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甲子中学高二文科政治基础训练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参考答案 2011.04.25. 1-5 6-10 11-15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