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43630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党群关系论文:把握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摘 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党群关系,分析了目前党群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关键词:党群关系;执政;民主要正确看待党群关系,认真做好群众工作,要站稳群众立场,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解

2、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以下就党群关系谈谈我的理解。一、从四个社会规律看党群关系的应然状态。(一)从政党政治的发展规律看政治分神权政治和民主政治两种类型。神权政治是封建政治,天子代表上帝管理人间百姓。新兴资产阶级积蓄财富后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而神权政治却要支配他们的财富和命运。于是资产阶级开始革命。在革命过程中诞生 了“天赋人权” 、 “主权在民”等伟大的民主思想。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指导下,每一个个体的人权受到一定的约束,这些受约束的一部分权力就形成了公共权力,而民选的机构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整个社会就是民主政治。所以从民主政治的

3、思想起源来看,政治落实到一点最后应该是“民” ,民众自己选自己信赖的代表去行使自己“交出来的”那一部分权利,此为民主政治是也。当代表们又代表民众去选权力机关的代表者时就由“直接民主”转入了“代表制民主” 。这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也是民主政治的规律:权力是老百姓交出来的,你代表不了百姓,百姓可以收回权力。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众不断分化分层,就产生了有着不同利益的集团。集团的利益要得到有效维护与实现就必须有一个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就是政党。政党是把本集团、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集中起来通过一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政治组织。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后就由政府代表国家去执行。可见,政党的规律是:

4、其一,政党是联结民众与政府的桥梁,政党要支配政府但他本身不是政府,要代表百姓但又不是百姓;其二,政党是民众控制政府之手的延伸。他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那个集团的民众利益、阶级利益去服务。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党曾经是党政不分的。因此,党如何在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同时又不使自己成为政府 仍然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党成为了政府,民众对政府的意见也转为了对执政党的意见,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将会遭到削弱;如果政党成为了政府,就会逐渐演变成与民争利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从政党政治的发展规律来看,执政党的权力源自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作为历史性的政党当然也要受这两条规律的支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历史

5、规律亦不能违背。党应当顺应历史潮流而有所作为。(二)从执政党执政规律来思考党群关系。我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应当实现两次转变即由“造反有理”转到“发展是硬道理”上来,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又应当由“发展是硬道理”转到“全面提升人民幸福”上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主要是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理论。但当革命的潮流退去,人们还要“拾捡贝壳用来填饱肚子”即“造反”的终极目的是要改善生活。那种动不动就要发动群众进行一场运动的理念应当在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立即转变过来。遗憾的是它一直继续到“文革” 。所以我们的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去三十年,我党以利益刺激个体、以环境包

6、容社会,正确地调动了群众的建设热情,实现了由“造反有理”到“发展是硬道理”的艰难转变,从而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 大进步。当前,我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又要改变仅靠“发展是硬道理”的执政理念。温饱过后,群众开始注重精神利益、民主权利,更注重公平、正义、地位和尊严。如果未来,执政党不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削弱。总之一句话:从执政党执政规律来看人民群众是我党事业的目的。完成了阶级革命就要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看这个社会是否全面、协调,能否持续地发展,要看人民幸不幸福。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核心价值所在。(三)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思考党群关系计划经济时期党包办一切

7、,个体劳动差别得不到承认,群众的积极性逐渐消退,社会没有了活力;市场经济承认了个体劳动差别,个体都在积极主动地寻求自我利益。此时,党群关系的链接点在哪里,党如何代表群众利益呢?根本的是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社会各领域的改革,要反对和防止党员利用权力与民争利。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通过市场建设解决的, “共同富裕”则要靠执政党强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党应当服务于人民群众。 (四)从社会阶层结构发展的趋势来思考党群关系社会结构较之改革开放之前复杂。譬如由于劳动形式多样、劳动力价格高昂,大量劳动者有结余,他们也变成了各行业的投资者,于

8、是工人分层农民分层,劳动者分层十分明显。社会上极富和极穷的人越来越少,社会结构多层次化。面对复杂的多层次化社会,我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哪里执政“代表谁”就成了一个时代课题。党群关系更深刻、更复杂、也就更重要了。从上述四个社会规律来看,党的权力源自群众,党的执政基础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党以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手段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而最终完成自己的事业。所以,群众是党的源头和基础,党的事业依存于群众幸福的实现,党群关系只能是:血肉相连!群众就是党的血液,他保证了党的生机活力。正所谓“树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中”党的执政根基越是巩固就越要紧紧抱住群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党因社会建设取

9、得了辉煌的成就,所以党群关系在客观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如经济上党员带领农民致富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政治上法治建设长足进步如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街道居民自治使得民主政治让群众受到实惠尤其 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党领导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同时保证了 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党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党的坚强领导 和群众对党的向心力构成了党群关系的主流。然而从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党的群众工作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是部分党员脱离群众导致党群血肉关系淡化,如不及时修复将给党的事业带来危害。二、目前党群关系和群众工作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首先,客观实践上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问题

10、:群众对某些决策照顾他们利益不够有看法。如农村征地补偿、城市居民房屋拆迁、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等。群众对发扬基层民主不到位有意见。群众对贫富差距加大心存不满等等。客观上影响党群关系的问题主要还是靠制度创新与设计来解决,这就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另外官员的言行严重挫伤了群众对党的情感和依赖,淡化了党群血肉关系,很容易使群众失去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党群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和错位。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人民情怀”的缺失。具体说来,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六个方面发生了错位,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错位:第一,角色错位, “谁是谁”的问题没有认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确立的对党员的

11、形象定位。时至今日,一些党员对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没有理性认识,他们丢掉了群众思想,不知道党从哪里来、不知自己 要向那里去!因此出现了许多把经济领域的原则运用到政治领域、把自己简单地混同于老百姓忘记自己是党员的事。很多党员没有了角色担当。党员应该是个什么样,成了一道重大政治考题。第二,宗旨观错位, “谁为谁”的问题没有认清。“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就是这种错位的写照。如原广州中山市的“幸福女市长”李启红当官为家族敛财就是官员当官为谁思想错位的前车之鉴。很多党员干部没有经过革命锤炼,入党动机没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员解决得那样不可动摇。 “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

12、信仰” 。面对夏明翰烈士的铮铮誓言,很多党员是要汉颜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入党誓言中的一句,这句誓言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党员为谁!第三,政治伦理错位, “谁爱谁”的问题没有认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封建官吏对百姓的忧虑却是千百年后许多共产党员所缺乏的。当共产党的干部要实现的是什么价值?是为了人民的事业和崇高的信仰,还是一定要成为处级、副厅级?是要想百姓疾苦,还是想自己步步高升?“不问民间冷暖,哪有济世情怀,没有济世情怀,哪有执政党的未来”党要跳出周期率、要强党强国、要实现“英特纳雄奈尔”就不能只要求群众来 拥护、来爱,党员干部要主动去想“民生之多艰” 。要与群众同呼

13、吸、共命运!第四,社会历史观错位, “谁靠谁”的问题没有解决。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因此,我党历来以“一切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力量之源。而一些党员能力较强往往容易忽视群众的作用,总是习惯于“替民做主” ,喜欢让群众来靠党办事。事实上,我党恰恰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依靠群众去取得胜利。陈毅元帅曾形象的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依靠我们身边的群众、同事、朋友,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秘诀,历史证明这种依靠亘古不变。第五,方法论错位, “谁信谁”的问题没有解决。英雄引导潮流是因为他必定来自一个英雄群体、依托了这个群体。党员功绩再大也不能自诩英雄,自诩英雄总是脱离群众。老百姓信

14、赖英雄的前提是英雄首先信赖百姓。原天津大邱庄的村支书禹作敏作为致富精英无愧于时代。但当他骄傲地将自己视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时骄横跋扈的他便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有些时候现实使我们痛心,过去的英雄,很多现在成了弱势群体;农民总是干活累要钱难,矿工下井生命缺乏保障群众在一些所谓“精英”的眼里成了狗雄,而他 们自己则成了英雄。未来发展应该相信谁?如果相信这些所谓“精英” ,谁又来相信群众?历史又将相信谁群之间的信任缺失如果不及时修复将导致历史重新选择,人民重新选择。第六,权力观错位, “谁怕谁”的问题没有解决。从前面分析政党政治的发展规律可知:是中国人民将他们的权利交给了党。群众应当监督党对权力的使用。邓小平说:“共产党员要有畏惧” ,孟子说:“人有三成” 。很多党员堕落犯罪都是没有畏惧之心,相反很多时候是群众害怕党员干部。这些党员为什么不怕群众?就是认为权力来自于上级一张纸,与百姓无关。权力观错位,才有欺压百姓、无法无天的事出现。不要看不起百姓,因为“知屋漏者在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