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41054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论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修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士 学 位 论 文题 目: 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 系别 物理与机电工程系 专业 物理学 年级 2010 级 姓名 郭仲钢 学号 10410602030 指导教师 杨莎 2014 年 2 月 18 日对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研究郭仲钢摘 要: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深刻的体会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巨大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由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良好的师生关系又不太容易建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理是重中之重,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方才可以对症下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心理;师生关系前言:作为老

2、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根据中学生性格不够成熟,思想观念不稳定且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处理好师生关系,从而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1 中国教育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众多学者和专家的总结,通常,师生关系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别。一种是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形象的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相处的朋友关系;另一种则是普普通通的师生关系:就是学生只把教师看作教师,教师只把学生看作学生,这就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关系啦,表面上师生之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其实师生之间有着一种隐隐的相互埋怨

3、或不满;还有一种就是恶劣的敌对关系:这是最难相处的了,教师看学生是一个问题学生,学生也把教师当做作是一个劲敌,专与教师对着干。这样,教师的工作也处于一种艰难的地步,需要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最后的一种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好友关系,这种关系也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放得开的去和老师相处,而且老师不可能过度的和学生走近,毕竟师生之间还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这也是必须的,距离这个度把握得不适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现实生活中师生不易达到这种好友关系。2 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是教师备课设计的根本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为

4、学生学好课程提供指导,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以物理学科为例)在学习物理知识前,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难免会遇见学生的各种提问,老师应该耐心给学生讲解,不要指责或打击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的耐心也会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备受关注,从而愿意和老师沟通学习;学习中学物理,实验是比较多的,而且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这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动手做实验,还要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去亲自动手,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加以适当引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会起到

5、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例如在引入新课题时,通过描述自然现象,然后提出一些具有冲突性的问题,就能间接地促使学生去探索其因果关系,进而形成学习物理的直接动机,如果能够加一点滑稽幽默的成分,效果会更好,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轻松愉快,继而喜欢老师以及该门课程;再者是使学生感兴趣:教师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这不仅由学科特点所决定,还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等有密切关联。教师应将物理学直接与生活、生产相联系,与此同时,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做好充分的教学备课,加上生动形象的讲授,促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2.2、师生关系对学生解除学习的心理障碍的

6、帮助(以物理学科为例)学生在起初学习物理的时候,往往会有畏难和惧怕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核心,它比较抽象和严格,大多数物理概念都可以用相应的实验来验证得出,比如说高中所学的动能定律 ,它只对概念进行描述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物理模型来进行验证性实验,这样概念就容易建立起来。当然也会有一些我们无法通过实际实验来验证的情况,比如说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这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得出的结论,只能根据逻辑思维来推导得出。实践教学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学生常常苦恼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往往他们都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理所当然的也就容易忘记,就算记住啦,也时常面临解不出

7、题目的困惑。再者就是很多相似的概念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做好备课内容,一方面尽力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另一方面还应在讲解安排上,注意分散抽象概念的教学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困难,从而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其二是物理知识应用得灵活多变,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同学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记忆都是比较死的,往往只要是题型改变之后,学生就不做到应变。通常,学生会对物理知识形成思维定势,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却转不过弯来,所以常常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扩大学生们对知识的应用范围,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对物理概念实质的理解,

8、当然,笔者不太赞同老师偏向只为考试而讲解,因为只为考试而考试的学生会比较容易烦躁,尤其是当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更易变得浮躁不安,抑郁消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主动关心学生,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继续前进。2.3、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就物理学科而言,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实际操作,以及对物理世界的诸多疑问,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好奇心使学生们产生了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学生就不会主动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求知欲起着正向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他们的目标。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使学生失去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9、,甚至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就会越学越带劲儿,学习动机就会随之变大,当然,成绩的优劣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健康、环境等因素有关,所以,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鼓励和引导,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甚至导致他们最终放弃学业的严重后果。3 总结在实习期间,笔者有着这样深刻的体会-只要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就会更加敬爱老师。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心理。老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比较高的,在教学中对重难点的讲述是比较详尽得当的。可是,为什么还是只有少数学生愿意听课呢?究其原因,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不喜欢听课的原

10、因并不是老师说的知识乏味,也不是老师说得不好,而是他们不喜欢任课老师,因为老师总是板着一张脸,不懂得调节课堂氛围,老师还总是批评打击学生,上该课程的学生总会觉得教室里乌云密布,很是压抑,这才不喜欢听课。这其实就是老师没有搞懂学生心理所导致的结果。学生愿意听课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上课风格以及学生的兴趣来共同决定的。如果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上课风格使其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那么可以确定了解学生心理就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通常,学生先喜欢上老师,然后才会主动去听老师的授课,往往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会让那些喜欢该课程的学生更加轻松的获取知识,间接性的促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机,还会转变那些不

11、怎么喜欢甚至厌烦该课程的学生的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到达教育目的。而老师能做到这些就需要老师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才可能实现。 ”当代老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比如说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等) ,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自己的素质,修养等) ,使自己充满正能量,加上对学生心理变化的了解,并学生简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才可以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走向一个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具体说来就是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还有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等。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常常保持一张笑脸、不过度惩罚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给犯错的学生多一点

12、机会少一些当众指责、多说学生的优点等等。总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多一些,然后用多一些的爱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致谢: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莎老师对我的论文的指导以及对我撰写过程的督促,感谢杨老师的谅解与包容。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向德庆老师,谢谢她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 在这四年的学习中,结识的各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谢谢一路走来有你们陪着。 参考文献1、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2、日左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3、何赛君。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02 年版4、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5、美Joseph. 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M. 王磊,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司。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7、美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8、教育部师范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