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31068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第八编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第一节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及制度概述新中国成立后至1 993年这段时间里,我国并不存在独立专业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及其相关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与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同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 993年,国家决定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中剥离出国家公务员制度,并将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党群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制度管理之中,这之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才成为有一定独立性的人事制度体系。一、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人事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

2、它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事业单位的一切管理活动,包括决策、执行、沟通、协调、监督等工作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因此,能否科学地选人、用人,是事业单位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人尽其才”这一中心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得到最佳组合和充分利用,而且还能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的效率。(二)人事管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的

3、根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任何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如果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把人们组织起来,就不可能采取共同行动,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历史实践已证明,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能够有效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其次,人事管理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录用、考核、任用等制度的具体实施,可以确保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优化事业单位的队伍结构,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升降、任免以及交流制度的实施,不断地调整着事业单位中人与事的结合关系,尽可能地使大多数人与他们所做的事、所在岗位处于

4、最适应的状态;人事管理通过对人员的培训制度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和补充,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科技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人事管理还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经济市场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可以确保经济市场化目标的早日实现。同时人事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为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开辟了有效的途径。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5、的基本原则(一)公开平等原则公开平等原则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人事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之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公开是指公开所有的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规定需要保密的除外),要公开人事管理的录用、考核、升降、奖惩、工资等制度的原则、标准程序、结果等内容,将人事管理自觉地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平等主要是指在法律上确认每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竞争的权力和机会,不因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而受到歧视或享有特权。(二)竞争择优原则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竞争是以

6、公开为前提,它同公开、平等密不可分,要改变那种封闭、半封闭的神秘化方式,将竞争的目标、资格条件、原则、程序、结果等内容向全社会公布,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在竞争规则面前平等地参与。择优就是通过公开平等的竞争考试,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选拔出来,使其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从而优化事业单位人员的整体结构,使得人事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事业单位人才荟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方针必须首先在这里得到贯彻和落实。通过改革建立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人事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人才的工作实绩。事业单位强调对其人才管理以工作实绩为

7、价值导向,并根据客观的标准来确定员工的工作才能,以此作为决定员工是否被录用、升降、奖惩等人事管理活动,用以作为激励人员勤奋而又创造性地工作的重要手段。以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考核标准,有利于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客观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整合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提升事业单位的组织效能。(四)依法管理和精简原则依法管理原则是人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人事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力求指导人事管理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和方法等,通过立法程序规范起来,用法律手段确保人事管理的有效实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在“ 政事分开 ”的指导下,

8、在“脱钩、分类、放权、搞活”上下工夫,彻底解决过去由于政事不分、事业单位办社会造成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优化结构,分流人员,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与管理,增强事业单位的产出。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是以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和组织为核心要素而相互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有序规则设定,其目的在于调整好事业单位的人、组织与事三者间的关系,使彼此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以最优的方式和途径达到自身的组织目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规划和设置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组织与事的协调运行,为提高

9、运转效率,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而制定的各项法规、措施和规章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等各项管理规定。四、传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弊端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实行行政事业一体化的人事制度,国家以行政任用方式建立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一)传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特点1国家是事业单位的真正用人主体。国家制定统一的人事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实质是国家)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并制定事业单位用人计划。国家运用计划与行政指令手段调配人员,负责事业单位人员供给。国家制定工资政策、工资制度、工资标淮等。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用人权,事业单位仅仅是事

10、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事业单位仅仅代表国家管理国家分派到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有关人事制度与政策。2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一体化的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同属于国家干部,执行与国家机关相同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用关系、奖惩考核、工资分配、福利保障等方面基本没有区别。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以法律观点看,即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范畴的行政任用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制度。(二)传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弊端1政

11、事一体。按照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党政机关干部一并纳入国家干部范围,按照党政机关干部人事制度管理各类事业单位人才。这种人事管理模式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特点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并强化了“官本位” 意识,不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2缺乏科学的分类。分类是管理的前提, “大一统”的人事制度既不能体现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区别,也无法反映不同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技术、工勤等岗位、人员的不同性质与特点,因而无法针对上述不同建立不同的管理与激励模式,从而无法对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只能进行粗线

12、条式的管理,不利于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成长与积极性的调动。3国家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事业单位缺乏用人权与自主性。国家按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人才资源,既导致用人与治事的脱节,也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用人权,一切按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行事,事业单位没有权力、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干多干少一个样” 、 “能进不能出”及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等弊端。4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机制缺乏活力。事业单位套用机关方式管理所有人员,人员由国家按计划配给,级别由国家确定,工资由国家统发并执行国家相关标难。福利按规定提取、发放

13、。没有规范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没有引才、用才、育才、留才的系统规划。不用协商,不必依据岗位与人才特点制定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只要符合国家计划、行政命令、工资奖金,人事工作就可以维持、运行。五、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肯定五年来党的建设时,指出党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人。在结合当前

14、党的工作目标时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新阶段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科、教、文、卫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二

15、)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

16、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三)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 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2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事业单位人员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加强聘后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