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29227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沁园春雪教学目标及重点: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

2、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1936 年 2 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

3、录音) ,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齐读一遍。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

4、国雪景, “千里” “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 、 “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 、 “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问

5、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解题思路:“须”表明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4逐层理解下阕: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 “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

6、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 “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 、 “稍”有什么作用?“略输” 、 “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 、 “稍” 、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寸。 “略输” 、 “稍逊” 、与“只识” ,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 “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

7、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 、 “稍”有什么作用?“略输” 、 “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8、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 “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四)梳理、总结、扩展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2、比较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

9、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 “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四)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词。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 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雨说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

10、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 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

11、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 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

12、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 1979 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 禁锢(jng) 留滞(zh) 喑(yn)

13、哑(y ) 襁(qing)褓(bo)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

14、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 :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

15、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 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 地织在一起。”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