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028155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余会荣(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0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现状,本文指出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理工科,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从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是理工科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性专门

2、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理工科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一、当今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对理工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了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探索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当前的现状看,在高职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陶冶较弱、专业教育较窄的倾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首先,理工科专业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存在偏差,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上,有的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世界历史文化缺乏了解

3、,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人文知识较贫乏,特别是文学修养、文字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自荐信的书写及与用人单位进行接洽的语言表达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其次,理工科学生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世,缺乏起码的人际交往礼节。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不能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对自身认识不足,严重导致了心理失衡。最后,理工科学生面对就业的困境、社会竞争的激烈,物化心理和实用主义思想特别严重,等等。二、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建设的必要性(一)重视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教育体制转型的需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

4、度发展的世纪,又是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研究的时代。高职院校理工科教育要积极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依靠科技进步,适应现代教育体制转型,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所谓复合型,就是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精深的文化素养。所谓创新型,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突破陈规,有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目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使理工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二)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构建理工科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就理工科学生而言,其合理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同时包含专

5、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三者互为基础,互相依存,共同发挥作用。结构中的人文素质和实践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从更高的文化品位上观察与理解社会现象,明确自己的责任,而且有利于他们学习科技知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三)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理工科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动机是健康向上的,绝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陶冶情操,体味人生,增长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和学习写作技巧,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目的是消遣娱乐。不容忽视的是,许多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重视理解程度不够,没有把阅读、欣赏作品与构造人生联系在

6、一起。从这个意义而言,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理工科学生自身修养、艺术品位,完善人生价值,进而求得自我发展的需要。三、提高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一)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不少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为,理工科学生只要在学校能够学到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动手就够了,在人文教育方面由于没有实质的检验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只是走走形式,缺乏相应的实际行为,或者将人文教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倾向化为一个技术性命题。那些对形成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际反映能力的学科, 由于不可能在短期中转化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被忽视。而一个人的人文素质越高,知识于他手中发挥的作用越大,高

7、等教育只有真正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才能实现具有高科技水平和高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二)建立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使人文素质培养纳入教学改革。现阶段高职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两课”,另一类是学校开出的选修课。学校的“两课” 教学大都被安排成大课教学, 纪律、考勤已成问题, 学生也只关心最终能否及格。开设选修课本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同样也受到一些制约。为此,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要在高职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开设几门覆盖面广

8、、能包含文科教育内核及其基本内容的必修课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大学语文、政治学、经济学等;同时,有必要开设面向全院的人文学科公选课,将其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其内容强调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门类知识的融合;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进入课堂、列入课程体系,并进人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应完成的学分,使学生在“内化”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其次是专业教学的改革。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通。还可以开设“人文讲座”,增加“文史课程”,推荐阅读书目,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境界。(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过

9、程,其教育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校园环境是育人的物质基础,通过合理设置景点,优化学校布局,陶冶学生情操,塑造人文心灵。学生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环境的变化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另外,学校的学术气氛、建筑风格、总体环境等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潜在课程”。这些潜在课程使学生在审美的情趣中受到教育,从而激发他们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维护美的自觉性,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要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文底蕴,学校要在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活动中融入中国乃至世界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使学生在高雅的活动中提高自身

10、文化素养。学校可以有组织有领导地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校园读书会、文化艺术节,建设学生文化社团,规定学生艺术方面的应知应会内容,举办音乐知识培训班、舞蹈培训班,举办人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与情趣,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人文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水平、治学态度、人际交往、举止言行和服饰打扮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无声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学校也要重视、关心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人文素质的发展提高,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条件。在师德师

11、风建设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要提高,上专业课程的教师也要提高。专业教师在传递知识过程中也应塑造理工科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伦理道德,进而塑造其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只有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才能使受教育者既具有较高的素质,又能站在专业的前沿。(五)优化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因为理工科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受到包括社会环境、家

12、庭环境在内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它们对理工科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种影响力明显增强,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性也愈益突出。因此,在加强理工科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和优化内部人文环境的同时,必须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力措施、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传播媒体的大力宣扬来优化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在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对高职理工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迫切要求,形成了进一步发展人文科学教育的历史契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努力搞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是摆在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面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新思路、

13、新举措。(六)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从更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理工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纳入教学体系的,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或课余时间进行的,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援助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科技开发活动等。高职院校要引导和鼓励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之余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近群众,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利用寒假、暑假组织理工科学生开展“三下乡”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社区服务、参观革命老区活动等

14、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对理工科学生素质要求的信息,而且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与社会要求的距离,从而增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理工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得到强化。总之,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他们的成长教育中要加以正确引导,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把理工科学生教育和培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崔乃鑫,马杰,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辽宁工学院学报J2003 5【2】王

15、智平,李建民,王瑞祥,大学素质教育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于长英浅谈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薛其林,伍春晖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3,(1)【5】胡立智,等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5462【6】何志祥 加强高校人文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林业教育J 2002 3The Humanism Quality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

16、neering and ScienceYu huirong (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6 china )Abstract: About nowadays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students in Science profession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is comparatively low , which caused by short of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necessary of establish humanist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and provides some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