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7025546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二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之——译准句式和用法(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解说文言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语法构造、语法形式不同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词类活用是指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设题,但是阅读理解时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标志不熟悉、不理解,就会造成阅读理解的困难和翻译的不准确。因此,考生对这一考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

2、险汲深。,注赪:红色。郁栖:粪土堆。,自主尝试_,A项,“弊”,通“敝”,破旧;B项,“遽”,急忙,迅速;C项,“具”意为开列,陈述,“具事”即陈述事实;D项,“发”,意为发掘。,D,推断上面A项实词“弊”的含义,可用“语境推断法”和“通假推断法”。推断时可根据上文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根据“乃易其弊衣”前面的“吾为尔新其襦”可推知“弊衣”应是“旧衣”,根据“敝”字的通假情况,可以推知“弊”通“敝”即“破旧”之意。,自主尝试_,A项,“因”均为副词,“于是,就”;B项,“而”均为连词,前句表示修饰关系,后句表示承接关系;C项,“以”均为介词,前句中意为“将,把”,后句中意为“根据,按照”

3、;D项“为”,前句“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后句为动词,意为“成为”。,A,辨析上面D项中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可采用“标志确认法”。“标志确认法”就是说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根据这些标志,来确认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海潮所沦”中“为所”是固定结构,是被动句的标志。“为”译为“被”;第二句为课内句子,“为”的意思是“成为”。,自主尝试_,A项,后句说的是叶限暗中去参加涧节被后母所生女儿发现,不能表现后母虐待叶限。B项,前句说的是鱼肉鲜美异常,不能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C项,前句说的是金履的神奇之处,不能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D,如何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 在文言文阅读的

4、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选项中的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恰恰是应该被排除的选项。因此,考生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清选项中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对陈述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正确筛选信息所作的有效准备,要最终选出正确的选项,还要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如“手段”与“结果”,“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等)。 注意排除不完全列举的干扰。命题者有时为了照顾选项的和谐统一,并不把符合题干要求的全部内容都归到正确选项中,也就是说,正确选项并非包含所有符合题意的句子,答题时只需找到包含符合题意的句子的那个选项即可。,自主尝试_,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的

5、能力。C项,“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有误。由“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可知,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应是出于可怜与同情。,C,对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来说,命题者在设题时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给考生挖“陷阱”。如果明确了这些“陷阱”,考生在做题时就会更加有把握。(1)无中生有。这类选项常见的编拟方式是,选项中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信息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点,是正确的表述,但有一部分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是捏造的事实。这样,选项中真假信息杂糅在一起形成误点。,(2)弄错时态。古代作品中事件的发生、发展在时态上是客观的,某些选项却把时态弄错,将原文中没有发

6、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当做已发生的事件,将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做已出现或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表述,从而形成误点。(3)颠倒顺序。史传文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不同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客观的,某些选项往往将这种客观顺序颠倒,从而形成误点。(4)弄错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原文中人、事的关系是特定的,某些选项却张冠李戴,将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换成文中出现的其他人,从而形成误点。,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2分)译文:_(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2分)译文:_(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4分

7、)译文:_,考生甲,考生乙,(1)注意“衣”“袖”两个活用词的翻译。(2)注意“不之虑”宾语前置现象的理解。(3)注意“意”“非道”“所从”等词的理解。,(1)后母慢慢地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2)后母从节上回来,看见叶限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但”翻译正确,1分,“亦不之虑”宾语前置句翻译正确,1分)(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参考译文 南方人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妻子,其中的一个妻子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她从小就很贤惠,擅长

8、淘金,吴洞非常宠爱她。没过几年,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后母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叶限有次打水的时候得到一尾鱼,这尾鱼两寸来长,长着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用盆装水,小心地把鱼喂养在盆里。鱼一天天地长大,换了好几个容器,但都因为鱼太大,不能容纳,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这只鱼在叶限过去的时候,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不再出来。她后母知道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后母)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用新衣裳)换下她的旧衣服,然后又让她到很远的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来

9、回有上百里路。后母慢慢地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鱼浮了上来,就立刻被它杀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后母把鱼烹饪了,味道鲜美异常,远远超过寻常的鱼,后母把吃剩下的鱼骨藏在了粪土堆里。,过了一天,叶限才回来,她(带着吃的)来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悲伤地哭泣。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别哭了,你的鱼被你母亲杀死吃掉了!骨头被藏在粪土堆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好,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照着做,果然金子珠宝、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带着她自己的女儿)去参加(洞节),让叶

10、限在家里看守门户。叶限(也很想去,)就等她们走远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和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跟着去了。后母的女儿在节上看见了,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从节上回来,看见叶限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吴姓的这个洞靠近一个很大的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数千海里。洞人便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陀汗国的人,国王得到了那只金线鞋子,让左右下人穿上去试试,都没有穿着合适的。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也没有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

11、。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同样的鞋子,,如果家里有女子,就将其带来并上报。找到了叶限,叶限穿着非常合适,陀汗王就相信了这鞋子是她的。然后叶限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和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进入朝廷,她看上去就像天上的仙女。叶限这才把事情陈述给国王听,陀汗王于是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里的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把她们埋起来,叫做懊女冢。,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她为上妇。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求鱼骨给他宝玉,得到无数珠宝。第二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

12、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珍珠来掩藏,用金子来作边际。后来,陀汗国征卒叛乱时,国王决定挖出它们来供养军队。可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准确翻译文言句式及活用的方法1调序法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是介词短语后置,译时移到“战胜”之前,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并诗)“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3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

13、文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本句可译为“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4变通法(例六)变通法主要用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等。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根据常规翻译,“举酒欲饮无管弦”就没有了明确的主语,因为是“主人下马想饮酒呢,还是客人上船想饮酒”?这样就需要根据后面的文字“醉不成欢惨将别添

14、酒回灯重开宴”一句了解到“举酒欲饮无管弦”的是主人和客,所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应当使用互文同义来进行翻译,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举起酒杯想喝酒却没有音乐。,5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朗,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又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

15、。,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文中的特殊句式。(10分)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芈而勿敬也。”从之。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曰:“能行大事乎?”曰:“能。”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选自左传),1(1)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4分)译文:_(2)若之何而察之?(3分)译文:_(3)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3分)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