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23653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概 述1.1 龙头企业基本情况1.11 企业名称: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1.1.2 成立时间:1998 年 11 月地 址:XX 县 XX 镇1.1.3 企业法人:XXX1.1.4 企业性质:股份制。注册资本 50 万元。1.1.5 企业生产能力:年产玉米淀粉 15000 吨1.1.6 企业概况:城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占地 17100,现有员工 110 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 28 人。公司董事会由六位股东组成。企业信用等级为 A 级,AA 级正在认定中。日前的主营业务玉米收购,玉米淀粉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玉米淀粉、玉米胚芽、蛋白粉、玉米纤维等。企业总资产 1253 万元,净

2、资产 1002 万元,负债率 57.7%;2002年总产值 1260 万元,销售率为 95%,销售收入 1200 万元,利税 87 万元。目前企业的第二条生产线(年产 15000 吨玉米淀粉)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年内可试车运行。将形成年产玉米淀粉 3000 吨的生产能力。1.1.7 企业股本购成及企业班子主要成员组成见附表1.2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负责人1.2.1 项目名称: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1.2.2 承办单位: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法人:XXX1.2.3 协作单位:XX 县农业局XX 县礼义镇人民政府1.2.4 基地范围:XX 县 8 个乡镇,涉及 5 万户其中

3、基地中心示范区 4 个乡镇涉及 1.6 万户1.2.5 项目负责人:XXX1.3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 5 万吨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项目的必要性,贫困山区 XX 玉米生产优势,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及规模,建设内容的确定,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建议。1.4 主要研究结论该项目符合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省计委关于贫困县农业龙壮举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的精神,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是保证农业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带动作用,加快农业调产步伐的重点工程,是提

4、高旱作节水农业的科技含量,确保高淀粉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项目规模、内容确定比较科学,投资估算合理有据,该项目切 实可行。项目背景与建设意义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1 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全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在我国,玉米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进入家庭的粗杂粮。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

5、量是越来越大,工业化,产业 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可以说,玉米对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 、纺织等多行 业的工业原料。2.1.2 项目区背景XX 县地处山西省东南端,总面积 1750 平方公里,辖 7 镇 5 乡,6.17 万户, 2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2.6 万人。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表水土流失较多,地下矿产资源较少,是山西 35 个贫困县之一

6、。该县属内陆中纬干旱、半干旱气候,海拔 6281791 米,平均海拔1050 米,年平均气温 7.9,无霜期 160 天,平均日较量 10.1,年气温10为 156 天,年 10的有效积温 2755,年日照 24002600 小时,年降雨量 650,平均风速 2.5 米/秒。在 39.6 万亩耕地中,粮田30 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 18 万亩,占粮田面积的 60%,玉米总产量 7.5万吨,占粮食总占产量的 75%。2.1.3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地处 XX 县礼义镇,占地面积17100 平方米, 现有员工 110 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 28 人,固定资产 1

7、050 万元,是 XX 县规 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年产 1.5 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一条,该公司依靠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的玉米淀粉生产线一条,刻公司依靠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的玉米淀粉达到 B1230990国家一级标准要求,主要产品在中原市场和南方地区一直畅销,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对推动当地农业调产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公司先后被 XX 市誉为“十佳私营企业”、 “2001 年度先进企业”、 “优秀民营企业” 等称号。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十分看好,但由于规模偏小,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效益不太明显,本地资源优势不能达到充分发挥, 产品市场优势受

8、阻,故在现有 1.5 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基础上,进 行 5 万吨玉米深加工技改项目。2.2 项目建设的意义目前,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淀粉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占用土地比甜菜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 23 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要确保 5 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基地+

9、农户的一体化生产, 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 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项目实施的优势及必要性3.1 项目实施的基础优势XX 是我省典型的山区 农业县。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有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在东南部冷凉山区推广地膜覆盖和西部温暖丘陵区应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使玉米生产迈上了新台阶;二是九

10、十年代以来试验、示范,成功地创造出玉米耕整秆半覆盖和地膜、秸秆二元覆盖技术,使境内的覆盖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 19971998 年实施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 和 19992000 年实施“旱作农业 示范区建设项目” 以整 秆沟埋加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使境内的覆盖技术更加完善;三是随着新技术推广应用,把玉米、谷子产业化开发作为“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 产业来抓,成功地走出一条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技术到新型 产业化新路。3.2 项目实施的技术优势项目协作单位 XX 县农业 局,现在干部职工 82 人,其中高级农艺师 2 人

11、,农艺师 23 人,助理农艺师 36 人,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到干部职工队伍总数的 73%,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该局曾承担过全国土壤普查,省级“XX 山区综合技术开发” 星火项 目和“ 旱地玉米秸秆覆盖增 产技术研究”攻关项目,也承担过国家级“ 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 术” 和“旱作农业示范区顶目建设” 不仅在业务 上成熟,而且在农业 科学技术的研究、开 发、推广、应用上 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为系统的技术资料。3.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3.1 项目建设是增加贫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XX 县是全省 35 个贫困县之一,种植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12、其玉米产量和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全县农民的收入。通过项目实施,对农民种植的高淀粉玉米实行保护价收购,保护价的制定以略高于市场价为基数,公司保证全部收购。3.3.2 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的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竟争力,通过发 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天促进农

13、业现代化。本项 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国务院农村产业政策。基地示范区选择及建设条件4.1 基地示范区选择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设在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所在的礼义镇。 该镇地 处 XX 县西部的丘陵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全镇 31 个行政村,6800 户,30520 人,耕地 4.1 万亩,粮田 3.6 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 2.1 万亩,占粮田面积的 58%。2002 年玉米总产 880万公斤,占全镇粮食总产 73.5%,为全县玉米主 产区之一。去年,经礼义镇政府牵头与平川、椅掌、东街、西街、北街、苏村等 31 个行政村结成对子,形成原料供应基地,基地农户直接与公司签定高淀粉玉米种植

14、合同。生产玉米淀粉 8000 吨,转化玉米 1.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 万元, 给当地玉米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4.2 基地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地处 XX 西部丘陵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较为肥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9.1,年总降雨量 600,海拔高度 1050m,年日照 2600 小时,年无霜期 180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63%,年平均风速 2.5/s,标准冻土深度 50cm,上述自然和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基地建设的要求。4.2.2 交通条件该基地中心示范区,距县城 20 公里,高平火车站 25 公里,处于曲辉路中段,交通极其便利。4.2

15、.3 基础条件该基地中心示范区曾承担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 旱作农业 示范区建 设” 项目, 为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 W 膜集雨补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又为玉米基地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基地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XX 市 XX 淀粉实业有限公司现有 1.5 万吨 /年生产一条,第二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试车,预计在年内即可形成 30000 吨/年的生产能力,年转化玉米 5 厄吨。基地项目区内产玉米 6 万吨即可满足生产需求。5.1 建设目标5.1.1 高淀粉玉米产量目标项目区通过实施 W 玉米膜盖集雨 补灌高效种植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

16、,高淀粉玉米平均亩产达到 500 公斤,较 2002年的 390 公斤提高 110 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的 256 公斤提高 244公斤,实现 中产变高产,旱地变水地, 单产稳 定在 500 公斤以上。5.1.2 土、水、肥资源利用目标通过实现该基地建设项目,使土、肥、水 资源利用目标实现“ 四个提高” ,即:化肥利用率提高 3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 10 个百分点。5.1.3 集雨旱井建设目标在基地建成与 W 膜盖集雨 补灌技术相配套的旱井 10000 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关键时期得到补灌。5.1.4 化验室建设目标化验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产量进行全过程监测的任务。随着产量的增加,基地水断扩大,急需增加能迅速进行土壤、肥料、植物样品、农药残留分析测试的仪器,为 基地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高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