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018949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系统论文能源工业之我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工业之我见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姓名:杨静 学号:2011132191.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成就 -31. 1 供应能力持续增长 -31. 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 -31. 3 能源工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 -32.我国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及其特点 -43.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挑战 -53.1“先发展,后治理” 污染问题 -53.2 我国的能源问题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 -53.3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54.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5.低碳经济下的能源工业与新能源发展 -65.1 低碳经济对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65.2 加强技术创新,努力发展低

2、碳技术 -75.2.1 实现传统能源技术向低碳技术转变 -75.2.2 大力发展低碳利用技术 -75.2.3 进一步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75.3 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 -76.结语 -77.参考文献: -8能源工业之我见引言:能源问题是举世瞩目的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全局。中国工农业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能源的供应状况。能源属于社会基础结构,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能源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以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动力不断增大为前提的。因此,现代生产系统中的大机器工业生产想要发挥出大的作

3、用就要求生产系统具备一个高度组织的现代能源工业。1.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成就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在能源需求总量巨大、而能源资源保有量并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1. 1 供应能力持续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2005 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26 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28.5 亿吨标准煤的 91) ,是 1949 年的 109.5 倍和 1978 年

4、的 4.2 倍之多。煤炭产量达到 21.9 亿 t,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原油产量达到 1. 81 亿 t,居世界第6 位,天然气 500 亿 ;电力发电装机突破 5 亿 kW;年发电量达到 24 7473m亿 kWh,均居世界第 2 位。2006 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进一步增加到22. 1 亿 t 标准煤,同比 2005 年增长 7. 28%。1. 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为摆脱能源供给不足的束缚和减缓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潮汐能等新型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到 2005 年,我国小水电的装机容量达到 3800 万 kW;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

5、积 8000 万 ,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全国已建成 80 余个风电场,装机容量达2m到 230 万 kW;核电装机近 700 万 kW;年产沼气约 80 亿 。3m1. 3 能源工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取得明显成效。石油天然气工业,从勘探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到生产加工,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复杂段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炭工业,已具备设计、建设、装备及管理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区的能力,综合机械化采煤等现代化成套设备广泛使用。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 1990 年为 65%,目前已超过 80%;电力工业,火电单机

6、容量从 1978 年的 5 万 kW 和 10 万 kW 级,发展到目前主力为 30 万 kW 和 60 万 kW级机组,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临界及核电机组正在成为新一代主力机组。500 kV 直流输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750 kV 示范工程建成投运。2.我国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及其特点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保持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出于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考虑,社会各界力求尽可能降低煤炭的供应数量以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但直到目前,并未取得明显成效。2006 年,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煤炭仍占居绝对主导地位。但是,在这种基调下,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明显变化,具体可以见下表

7、1:从上表中,不难得出:(1)煤炭比重不降反升。实践表明,把降低煤炭的比重作为能源结构优化的目标,并不符合我国实际。(2)石油比重大幅下降。受资源条件制约,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在各能源品种中增速最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下降到了近 30 年来 11. 9%的最低点。由此看来,通过增加石油供应量以优化我国能源供应结构的预期目标,困难重重。(3)天然气比重增长平稳。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处于明显劣势地位,是我国能源的补充。随着新疆、四川以及近海数个大气田的成功勘探,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4)新能源发展迅猛。水电、核电及风电,是我国近一个时期新能源的代表。作为缓解节能减

8、排压力和能源供应紧张的重要举措,新能源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发展成效非常显著。3.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挑战尽管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其面临的挑战依旧很严峻。3.1“先发展,后治理”污染问题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的木材、煤炭和石油工业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己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如大量砍伐森林致使森林覆盖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工业燃烧煤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中国的能源工业滞后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环境问题在 80 年代前尚不十分明显,但是近 20 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

9、的需求猛增,环境恶化到了无法再忍受的地步。兰州、沈阳、大同、西安等北方很多大城市等相继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全国很多城市空气质量明显超标。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增长很快,不仅煤炭的消耗量很大,而且石油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尽管它在总能源中所占比例达不到国外平均水平)。因此,现阶段中国出现了国外从未有过的双重型污染,即“煤炭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的叠加现象。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3.2 我国的能源问题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

10、平均值的 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1996 年人均一次商品能源消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是工业发达国家的 1/5 左右。3.3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主要地位。煤炭在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中占 70以上。全国直接燃烧煤炭占总煤耗量的 84;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1 倍以上。4.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满足当代需要,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它强调资源、环境、经济、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 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概念;

11、(2)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手段,这两大方面的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联系的纽带便是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或测度。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源工业的发展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生态、健康与生命造成不能容忍的破坏;既满足当代人对能源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它包含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个方面的涵义。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含义上包括能源利用的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以及人口与社会可持续。(1)能源利用的可持续能源利用的可持续要求当代人应尽可能谨慎地对待能源的耗用,以使人类能够持续地利用。它要求在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使用过程中,尽

12、可能减少浪费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减少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对其它资源(如土地、水源等)的连带破坏和浪费。(2)环境可持续常规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必然对自然界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主要有 2 种: 地区性的破坏,如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全球性的破坏 ,如大气污染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3)经济可持续能源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它本身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源工业的经济可持续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源工业的发展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作为一个行业,能源工业本身也必须注重行业的长期利益。这是能源工业经济可持续的 2 个方面。(4)人口与社会可持续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性主要考虑能源的承载能力和能源工业的未来发展要求。能源工业的发展往往与城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