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0054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DOC 页数:141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130页)(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连减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内容。 教学目标: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会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算式思考笔算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 回忆旧知。2.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对加减笔算还很熟悉,知道要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的新内容:连加 连减(板书课题)二 、(1)竖式

2、笔算。出示例 1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问题。提问:求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怎样列式?(板书连加算式)这是一道连加算式,你认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用竖式算出这道连加算式的得数吗?指出:这里的连加要先算 19 加 27 的和,再把这个和与 26 相加,所以这样分两步列竖式笔算得数。(2)小结方法指出: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写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2 完成“试一试” 。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可以怎样写竖式计算?先相互讨论讨论,再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指出: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三 、 想做

3、做”第 1 题。请小朋友先观察,这里计算的是哪两道?两道竖式都是怎样写的?让学生在竖式上计算。2 做“想想做做”第 2 题让学生做第 2 题,指名板演。交流 竖式写法和计算过程。3 做“想想做做”第拿走 4 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指名一人板演。四 、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第 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4 页内容。 教学目标: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进行计算。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加减

4、混合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1. 回忆旧知。2. 学习例 2(1)列出算式。呈现例 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2)竖式计算。提问: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出: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数。3. 完成“试一试”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接下来你是怎样算的?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二、组织练习1. 做“想想做做”第 1 题第一行两小题。学生分组练习,指名两

5、人板演。2. 做“想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明白题意:先算加 20 的得数,再算减 6 的结果。提问: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可以用口算?3. 做“想想做做”第 3 题。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让计算左边一列两题,指名板演。交流:每题里哪一步用的是笔算,哪一步用的是口算?第二小题的竖式里 66 哪里来的?4. 做“想想做做”第 4 题。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交流算式,教师板书。完成后让学生口答问题。5. 做“想想做做”第 5 题。(1)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2)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三、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第 页。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 页内容。 教学目标: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练习内容二、 题。提问:这里的题你想用笔算呢还是用口算?为什么想到都用口算?3. 做练习一 第 2 题。(1 )完成第一行两小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两小题各在哪一步用口算?你根据什么想到口算的?指出:计算时要

7、注意每一步的算式是什么?凡是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用口算,这样比较方便,可以算的快一些。(2)完成第二行两小题。提问:你觉得这两小题哪里可以口算?(3)练习反思指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比较复杂, 计算时要认真,细致,算好每一步,两步都要笔算时,竖式可以起来写,计算时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能用口算时可以口算,这样可以算的快一些。4. 练习下面各题。(1)说说下面每题中哪些可以口算。762028 44838 64276 463950 53940 68530(2)计算下面各题。342623 453759提问:你用口算了吗?各在哪一步用的口算?指出:有时候算出第一步得数后,发现继续计算能用口算

8、的,也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更快一些。5. 做练习一第 3 题出示练习一第 3 题,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确要求。学生计算,把每次计算结果填在括号里。引导观察:第一小题得数都是 90,请大家观察一下,个位上的 3 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十位上 3 个数相加的和呢?第二小题上面 3 个数和比下面 3 个数的和多几?你能从上面和下面 3 个相加数中看出来多 1 吗?左边和右边比呢?三、 总结提问:你能和同学说说你的练习收获吗?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第 页。板书设计: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第四课时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8 页内容。 教学目标: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

9、确地用“多的去掉” “少的添上” “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回顾旧知,激活思维1. 比一比。出示图片:一行苹果和一行梨,苹果 10 个,梨 7 个,一一对应地排列。提问: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样说?2. 说一说。请同桌的小朋友看图上两部分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3. 引入新课。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1.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提出问题:要让两

10、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决问题。(1)引导操作探索。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红的 8 个,蓝的 12 个。比较提问:你是怎样看出多 4 个或少 4 个的?(2)交流理解。方法一:小军的再穿 4 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芳芳的去掉 4 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把芳芳的移动 2 个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悟关系。三、组织练习,想做做”第 1 题。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间的关系。2. 做“想想做做”第 2 题。(1)完成第(1)题。让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2)完成第(2)题。引导:这里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3. 做“想想

11、做做”第 3 题。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哪两个问题。四、总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今天学习的是解决怎样的问题?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第 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10 页内容。 教学目标:1.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

12、(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领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扑克牌、花片、投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个翻牌游戏,我们分成男女生队来进行比赛,哪队翻到的牌的数大,哪队就赢?要求:用 比 大说一说比 小说一说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游戏都很认真,说的也很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二、讲授新课师:我们看,有 3 个小朋友正在玩摆花片的游戏。(出示图)谁来把题目读一读。出示图,猜一猜谁摆的最多,谁摆的最少。(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根据学生

13、的回答板书:小英:摆)要求小华要摆多少个?我们要用哪几个条件呢?分析:比小英多摆 3 个,与小英有关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把小华的花片摆出来吗?先摆谁的?小华摆到 11 个时提问,好了吗?(强调同样多)再摆 3 个(强调多 3 个)(3)数一数,小华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强调:小华摆的花片比 11 个再多 3 个。对照刚才摆花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呢?学生列式计算口答。11+3=14(个)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的结果一样吗?(4)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来拍拍手表扬一下大家。今天小朋友表现得特别好,多拍2 下。不过,听清要求:师拍 3 下,你们比老师多拍 2 下。(算一算,再拍)师拍 5 下,你们比老师多拍 1 下。老师拍 52 个,你们比老师多拍 10 下,算一算,你们要拍几下?(5)完成想想做做 1。小朋友真棒,我们再来看,这里有两位小朋友在下跳棋,他们是谁和谁。(幻灯出示课本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一起读一读题目。说一说已经知道了什么? 李宁说:我已经走了 32 格,刘芳怎么样呢?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1)学生独立计算。 (2)核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能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吗?个数就是比 11 个再少 3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