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995648 上传时间:2018-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党建创新项目典型材料塔城路社区辖区总面积1.4 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982户,总人口 5859 人, 有汉、哈、维、蒙、回等 13 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 2590 人,哈族 1530 人,1134 人,其他民族 605人。低保人员234 户,共511 人。流动人口 68人,重点人口 2人,宗教场所1 处,租赁房屋 225间,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 28 个、其中共驻共建单位 21 个,小区 25 个,共有 52 栋楼,大小巷道17条。低保爱心粮油超市一处。社区现配置工作人员 28 人,其中财政工资人员 9名,财政补贴人员3 名, 公益性岗位 7人,见习大学生 9人,党员72人。为解决辖区人

2、口多、离退休人员多、居民群众开展活动难等问题,今年以来,社区党委实施了党建创新项目睦邻点建设,前移便民服务阵地,受到居民群众欢迎。当今社会娱乐性越来越强,娱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真正适合老年人的娱乐项目坦率地说确实不多,很多老年朋友喜欢的娱乐项目都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趋势也已经日趋呈现,如何让老年人们安度晚年,享受人生,成了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睦邻点”的开设,把有共同爱好的老年朋友们聚集在一起,让有一定技能、特长的社区老年志愿者担任睦邻点负责人,通过他们的召集,将社区中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织到社区睦邻点来,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活动时间

3、和内容,让自家周围的老年人都知道这里有个“睦邻点”,如果有兴趣,随时欢迎大家的参与。 目前,塔城路社区共有两个“睦邻点”正式启动,这两个“睦邻点”分别为“老年歌舞”、 “手工技能课堂”。其中“老年歌舞睦邻点”设在社区一楼活动大厅。“手工技能睦邻点”设在居民巴汗台家里,两个“睦邻点”的负责人侯玉华和巴汗台都是我们塔城路社区的志愿者,他们兴趣广泛,在歌舞和手工制作上各有所长,在社区内也算小有名气,知名度颇高。 一、争取各方支持,打造睦邻点基础阵地。一是党委全力支持。为打造睦邻点基础阵地,我们通过调查摸底等形式,摸清社区闲置资源,了解居民需求和愿望,合理设置睦邻活动点。塔城路社区无偿献出面积达200

4、 余平方米的一楼大厅作为“老年歌舞睦邻点”建设场所。巴汗台在自己的家里设立“手工制作睦邻点”。二是共投入7000余元配备了桌椅、电视、音箱器材、服装演出道具等物品,使两个睦邻点活动室配备齐全,能够高质量的正常开展活动。三是配备睦邻点负责人。选派了德高望重、有群众基础的老党员代表侯玉华和热心社区事业的居民巴汗台担任两处睦邻点负责人,确定1 名社区工作者作为联系人,及时掌握情况,确保睦邻点有人管。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睦邻点工作运行。一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睦邻点创建意识,在确定专人负责的同时,有计划地排出社区党员、居民楼栋长睦邻点轮流值日表,促使居民自觉加入睦邻点创建。二是规范睦邻点活动制度。建立睦邻点活动制度,截止目前两个睦邻点组织歌舞活动、手工培训400 余次。活动人数达 1300 人(次),开展手工制作培训6 次,培训人数 46 人。三是推行例会制度。社区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睦邻点例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分析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