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6986893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概论-旅游的基本概念(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旅游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沈约悲哉行,什么是旅游?,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的早期定义 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旅行。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旅。”游,即游览。古文中有“息焉游焉”一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游”。 可见,旅游即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动。,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二、旅游定义的研究现状 (一)技术性定义 所谓技术性定义,又称为实务性定义,是出于满足旅游

2、产业发展实践的需要而被提出的定义方法。这种定义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定义中多采用能够量化或者借以区别限定的标准,以便能够有效地将旅游行为和其他行为区分开来。旅游的技术性定义通常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旅游统计和旅游调查的需要。,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二)理论性定义 1.经济学者的旅游定义 奥地利经济学家Hermanvs:“旅游是从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经济性的定义只把旅游当作旅游业的活动,而忽视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2.文化论者的旅游定义 让梅森特:“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点较

3、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 谢彦君:“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冯乃康:“旅游是以去异地寻求审美享受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短期生活方式。” 王会昌:“旅游是一种人们以体验异域他乡文化风情、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而暂时离开定居地的特殊生活方式。” 以上定义把旅游看作旅游者的活动,注重旅游的目的,强调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休闲特征。,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3.“综合性”定义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与克拉普夫在1942年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

4、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此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用,习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既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旅游是否只是人的活动?,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在哪里?旅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课堂讨论,事务出差、外出开会和探亲访友是旅游吗?,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李

5、天元: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但是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 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收入账户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访者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谢彦君:旅游的定义,把以往“习惯上”被认定为旅游的大量现象(如探亲访友、商务旅行、会议旅行、体育比赛旅行,等等,不一而足)都拒之门外了。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典型的人口流动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就是这三种:迁徙、旅行和旅游;它们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并出于不同的目的而发生旅行与旅游在出行目的这

6、一核心点上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旅行与旅游的关系是统属关系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愉悦体验,这是旅游本质的规定性,是所有旅游都具备的统一内核,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一、旅游的本质 旅游活动是涉及众多层面的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但旅游活动毕竟是旅游者的活动,其根本属性应该取决于旅游者的目的。尽管对这个目的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它显然既不会是政治的,也不会是经济的,而终归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因此,旅游活动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二、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涉及经济

7、和政治关系等诸多领域,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二、按地理范围划分(一)国际旅游 1.国际旅游的概念 2.国际旅游的划分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应注意的特例:,港澳台同胞到内地旅游,不属国际旅游,但一直被视为入境旅游提法:避开“国际”一词,而用 “海外”,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二)国内旅游 1.国内旅游的概念 2.国内旅游的划分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过夜旅游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3.国内旅游发展先于国际旅游的普遍规律 4.国内旅游的重要性,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8、三)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三、按旅游的活动内容划分 (一)观光旅游 以观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城市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是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形式,也是我国旅游接待中最基本的类型。我国观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际市场上有巨大的优势,从长远看观光旅游仍是我国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之一。,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万里长城 、北京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 、安徽黄山 、杭州西湖、桂林山水、西安兵马俑 、苏州园林 、长江三峡 、台湾日月潭是我国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二)度假旅游 为了调节身心或改变日常的社会环境,而利用假期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

9、地方进行休养和娱乐的旅游。度假旅游以海岛海滨度假最为兴盛,如美国的夏威夷、印尼的巴厘岛、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加勒比海地区等都是著名的度假胜地。此外,山地度假、温泉度假、城市周边度假也日益受到欢迎。,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三)商务旅游 以经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因经商而往来于各国、各地之间的旅客,活动十分频繁,出国次数最多,平均每年78次,是国际游客中重游率最高的,也是现今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四)公务旅游 以进行访问、外交谈判、友好往来等公务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虽然在旅游业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各国旅游企业都十分重

10、视公务旅游的接待。因为重大事件、社会名流能给旅游企业带来极高的声誉和知名度。,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五)会展旅游 以参加会展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会展旅游具有人数多、消费高、时间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被世界各国视为“金娃娃”。,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六)宗教旅游 以朝圣、拜佛、求法、取经或宗教考察等宗教活动为主的旅游。宗教信徒或处出于对神灵的虔诚,或出于对名山名寺、教堂圣殿等宗教建筑形式的迷恋,都热衷于既达到宗教目的又通过游览活动获得审美乐趣的宗教旅游活动。如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每年吸引的朝觐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七)购物旅游 一种

11、购物与观光游览相结合的旅游类型。购物旅游地一般有品种丰富和物美价廉的商品,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且景色优美。如香港是世界闻名的“购物天堂”,每年进入香港的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也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60%左右。世界上不少地方还通过特别关税政策来吸引购物旅游者。,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八)文化旅游 以了解和考察异国他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文化旅游的需要越来越强烈。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挖掘本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具有鲜明民族

12、或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更被视为珍宝。,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九)生态旅游 以原生的、自然的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回归自然为目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旅游类型。开展生态旅游,不光是指“到大自然中去”,而是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环境、维护当地居民利益三者的统一。生态旅游代表着旅游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曾将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并向国内外推出了“99中国生态环境游”主题活动,此后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十)探险旅游 富有冒险精神的旅游者前往尚未开发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的旅

13、游活动。 江河漂流、山崖攀登、沙漠探奇、海底寻秘等,为探险旅游创造了富有刺激性的环境。极地考察、环球汽车拉力赛、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成为当前世界探险旅游的热点。1997年,广东省中国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荒漠探险旅游,由百人组成的旅游团徒步穿越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继此之后,各种形式的探险旅游在我国出现。,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中国十大最热门的探险旅游线路: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进入人类最后的密境楼兰古国罗布泊丝路探险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进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穿越死海高黎贡山怒江探险走进人类文化公园徒步三峡也许这是最后一眼穿越大海道体验从西域进入中原秦岭探险穿越中国气候的南北

14、分界线茶马古道探险滇藏地区的“丝绸之路”两江源头科考探险为了我们的母亲河泸沽湖女儿国探险寻找奇异的风俗民情,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此外,还有诸如体育旅游、乡村旅游、探亲旅游、寻根旅游、节庆旅游、民俗旅游、修学旅游、考古旅游、专业旅游、红色旅游等和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如登山旅游、打猎旅游、钓鱼旅游、骑马旅游、野营旅游、奇观旅游等以及特殊兴趣旅游:如欣赏民间音乐之旅、饮食文化之旅、红楼之旅、丝路之旅、甚至福尔摩斯之旅、哈利波特之旅等等。,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课堂外的现代教育形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重视。我国学生修学旅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15、气象。,修学旅游在中国,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现代旅游活动已是一种各阶层人士都能参与的、广泛性的、民众性的群体社会活动,即大众旅游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现代旅游活动已成为激励员工的手段,即奖励旅游旅游度假正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现了社会旅游,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二、持续性现代旅游活动持续发展上升的总趋势现代旅游活动发展中的局部波动,影响旅游持续性的因素:,经济危机战争政局动荡恐怖活动安全事件流行性疾病等,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三、地理集中性 旅游活动绝非平均的分布在世界的各个地方,而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国家,甚至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乃至某些景点。国际旅游活动的地区分布格局旅游热线和旅游热点,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了解和认识地理集中性的现实意义,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四、季节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及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