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材(朝阳学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6842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筝教材(朝阳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筝教材(朝阳学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前 言“亲情化教育”是我校办学宗旨,以“校本化五指课程”为主线,推进课程的深度,进行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我校独特的课程体系。古筝课程是五指课程之一。古筝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它的音色浑厚明亮、优美华丽。演奏上既擅长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又可抒发慷慨激扬、气贯长虹的豪情。被称为“仁智之器”的古老民族乐器。古筝艺术就是祖国传统音乐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设古筝课程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古筝,让孩子们从小能够掌握一门民族乐器技能 . 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 , 满足审美的需要 . 也是一种美德和本能的需要 . 演奏出动人的琴声 , 是表演者对生活的一种

2、热爱 , 是一种较高的精神追求 . 孩子们学习古筝的过程 , 既是美的培育和毅力锻炼的过程 , 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2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目 录第一课 古筝的历史起源 1 第二课 认 识 古 筝 . 4 第三课 演 奏 准 备 6 第四课 基本指法托、抹 9 第五课 基本指法小撮 12 第六课 基本指法勾 15 第七课 左手基本指法颤音(吟) .17 第八课 基本指法大撮 19 综合练习曲一 两 只 小 象综合练习曲二 爷爷为我打月饼综合练习曲三 小花猫和小耗子综合练习曲四 其 多 列综合练习曲五 大 风 车综合练习曲六 小乌鸦爱妈妈综合练习曲七 大树桩你有几岁 24 综合练习曲八 郊 游

3、 25 21 22 233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第一课 古筝的历史起源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计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 年以上的历史了。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 司马迁的 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李斯 谏逐客书中 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 “夫击瓮,叩缶、弹

4、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 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 那就是“击瓮、 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4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

5、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也有说法为: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现在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 形态优美, 并附有装饰。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

6、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 李斯进呈 谏逐客书 乃是公元前 237 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 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5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

7、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 中“筝, 施弦高, 筝筝然”, 就持此说。 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 而得名也未尝不可。 从后文来看, 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6 第二课 认识古筝一、 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

8、称3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7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二、古筝音位图【课后练习】1. 复述古筝各部位名称。2. 熟悉 4 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8 和谐与人第三课 演奏准备一、学戴义甲古筝弹拨方式有两种:肉甲(真指甲)触弦和义甲(仿制指甲)触弦。肉甲触弦是以真指甲的指盖兼指肉拨弦,使演奏者手指与乐器直接接触,出音浑厚温和,音量较小;义甲触弦是演奏者戴上仿造真指甲盖的假指甲拨弦,出音华丽清脆,音量较大。那么你知道古筝义甲怎么戴吗?义甲的配戴方法:1. 将胶布以一头长一头短的方式粘在义甲的中下方(如图)胶布9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的长度以绕手指两圈到两圈半为宜,不要太长或太

9、短。2. 大指义甲配戴时要向指外侧倾斜一些,以保证义甲正锋触弦。(如图)3. 其余三指的义甲直立缠于指上,义甲露出指尖部分不要太长或太短,义甲下方不要超过第一关节,否则影响手指的灵活度。 (如图)4. 左手在练习时要配戴指甲,因为裸手与配戴指甲按弦的感觉完全不同。5. 大指: 将义甲戴在指肚上, 向指尖左上方斜出 45 度佩戴; 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二、古筝演奏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3上身端正, 后背挺直,

10、 坐凳子的前半部分, 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4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10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课后练习】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2. 准确掌握演奏姿势。演奏姿势正面图演奏姿势右侧图演奏姿势左侧图11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第四课 基本指法托、抹一、“托”: 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 上,大指第一关节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12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二、“抹”:符号 ;注意: 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

11、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 5 上,食指向掌心拨弦。用指尖触弦。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13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练习曲一练习曲二14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第五课 基本指法小撮“小撮”:符号 ;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 5 上,食指放在中音 2 上,抹,托同时弹弦。练习曲三15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注意: 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 “抹” 、 “托”同时触弦, 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 (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 有捡豆子的感觉)练习曲四16 练习曲五练习曲六1

12、7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 5 上,中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我有一个八宝箱第六课 基本指法勾“勾”:符号练习曲七18 练习曲八19 第七课 左手基本指法颤音(吟)颤音:又称“吟”弦。符号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手型 :左手握拳, 掌心向下, 将左手的食、 中、无名三指并齐, 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 大指小指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练习曲九20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世上只有妈妈好练习曲十21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第八课 基本指法大撮大撮:符号 :勾,托技法同时弹弦。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 5 上,中指放在低音 5 上,勾,托同时弹弦,小关节动。练习曲十一22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练习曲十二练习曲十三23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24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综合练习三综合练习四25 厚德立校 和谐与人综合练习五综合练习六26 综合练习七27 综合练习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