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6705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 41 题,每题 2 分)1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A 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 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C 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 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 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制3. 下列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 B

2、. 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C.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D.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4. 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 废除土地私有制,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5.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耕织 C. 按军功授爵 D. 建立县制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是( )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先进文化的吸引民族矛盾尖锐A B C D 7“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

3、的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 推行三长制 C 整顿吏治 D 迁都洛阳8.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 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A.均田制 B. 三长制 C. 新租调制 D. 汉化政策9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A商鞅变法 B 王安石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张居正改革10.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 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

4、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11.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 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12. 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对北魏社会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清查户口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促进了民族融合A. B. C. D. 2 1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14. 克里木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

5、. 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 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 激化了社会矛盾, 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15.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 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16俄国 1861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 农民成为商品17.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资产阶级

6、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 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18. 之所以说 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造成资本的集中 B. 扩大了国内市场 C.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 强化了中央集权20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 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 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

7、丑。 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弊 D 吏治腐败21.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 的推行, 法律得到普及地方自治改革后, 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A B C D 22.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23 1873 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

8、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带动文明开化 D 进行政治制度改革24 1874 年,日本人将“ Science ”翻译成为“科学”,后于 1915 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 / 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3 25 19 世纪中期,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发展了资本主义。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A.俄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26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废除封建身份制

9、度,保留武士特权推行征兵制 , 建立一支完全忠于天皇的军队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 B C D 27 19 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开展工业革命 废除封建制度 实施“大陆政策” 推行“文明开化”A B C D 28. 倒幕派的主力是A. 下级武士 B. 西南诸藩的大名 C. 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 D. 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29.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 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 完善政府职能 D. 确立土地私有制30.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

10、素是A. 天皇权利至高无上,支持革新派进行改革 B. 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 改革派掌握政权, 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31.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 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32. 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33.19 世纪 60 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 性

11、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C. 结果不同 D. 方式不同34. 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现形式上平等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 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35.1989 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A. 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B. 法官由选举产生C.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D.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36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 都是提倡民权和西学C.

12、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是抨击封建思想文化4 37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 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38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A魏源 B 曾国藩 C 康有为 D 张之洞39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40 1895 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B 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 D “公车上书”41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

13、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42( 8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 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 分)( 2) 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 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

14、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2 分)( 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 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 4分)43(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 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 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5 “几只蒸汽船, 惊破太平梦” , 1853 年美国以武力叩关, 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岳麓版选修( 1) 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2 分)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4 分)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 , 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光绪大事汇鉴卷九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 斟酌其宜。 务必铲除旧弊, 不致有名无实, 图示收效显著为要。明治天皇(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