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6469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桉树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一、 来自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认识1.桉树人工林的养分问题从树种特性看,桉树可以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大的生物量,它与很多农作物和树木相比,其养分消耗量只有 1/2-1/10(见表 1) ,所以在贫瘠土壤上,桉树可以不施肥而生长良好。 它具有很强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 在澳大利亚, 桉树在天然林中的比例占 95%以上, 但其生境气候干燥, 林地瘠薄, 所以桉树在天然林中对养分的需求不高,不表现有养分亏缺,只是生长速度较慢。表 1 几种农作物与树种养分吸收及移走量Tab.1 Nutrient uptake and removal of some crops and tre

2、e species 单位: kg/(hm 2.a) 作物或树种吸收量 收获移走量N P K N P K 木薯 120 22 170 40 4 50 甘蔗 150 30 210 67 12 115 玉米 160 30 150 40 8 38 咖啡 110 9 120 40 3 48 茶树 240 20 100 120 10 52 可可 100 12 50 30 5 50 橡胶 312 33 163 16 3 12 油棕 118 16 166 68 8 105 椰子 90 14 150 40 7 100 尾叶桉 76 6 43 11 1 18( 1)(巴西 7 年年) 15 1.5 23( 2)2

3、6 2 18( 3)马占相思 ( 307) 10 110 ( 50) 3 18( 4)(中国 2.5 年生) ( 101) 4 55( 3)说明:主干,不含树皮,主干 7.5cm 以下地上部分;含树皮,其他同;地上部分全量;木材和树皮。关于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问题,巴西 Aracrwze 公司作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表 2) 如果树皮留在林地, 则 N, P, K, Ca, Mg 的含量分别增加 83%, 87%,63%, 83%和 82%。即使不包括林地原有的养分,自然界矿化作用和随雨水流入的养分增加量以及轮伐期内其他增加养分, 这几种元素分别可维持树木生长 34a,2 42a, 14a,

4、35a 和 28a。 由此看来, 在适当增加肥力相当于木材移走量的养分 (除土壤的过虑和吸附部分) ,桉树林土壤肥力是可以维持的。表 2 巴西 7 年轮伐期纸浆林伐后养分分析( kg/hm2)Tab.2 Nutrient analysis of 7 years old pulpwood forest harvested in Braizl 养分元素 吸收量 积蓄量 支出量 林分贮积量 余额N 455 179 77( 17) 102 378( 83)P 60 15 8( 13) 7 52( 87)K 235 164 87( 37) 77 148( 63)Ca 607 381 104( 17) 2

5、77 504( 83)Mg 96 56 17( 18) 39 79( 82)说明:从降雨、施肥、凋落物中获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干材(不含树皮) ,括号内为占吸收量百分比;树皮、叶、枝和树冠的养分含量;伐后留于林地的养分,括号内为吸收量的百分比。在亚太地区很大面积的桉树是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薪材, 于是很多农民大量收获枯枝落叶, 使养分不能归还林地, 正常的养分循环受到破坏, 同时加上疏伐、运输、放牧等活动的影响,使林地表土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养分状况恶化,这种情况在中国地区可见到。 Florene 通过对林地枯落物养分的分析后认为,树木所含养分的极大部分贮存于树叶中,落叶又把这部分养分返回于

6、土壤(表 3) ,并提出要维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 就必需维持较好的养分循环, 枯枝落叶决不能从林地移走, 树皮能留于林地更好。 所以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过度消耗问题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立地管理措施加以解决。 1表 3 一个桉树速生林 的凋落物养分分析Tab.3 Nutrient analysis of litter fall in an eucalypt fast-growing forest 单位: kg/hm 2树龄 /a 凋落物量 /t/ hm 2 N P K Ca Mg S 1 1.3 13.0 0.9 4.9 19.3 3.1 2.7 2 4.0 38.0 3.4 11.9 54.7 8.

7、8 7.5 3 5.5 48.8 3.2 16.1 65.5 10.3 10.6 4 8.3 54.4 2.0 27.5 61.3 12.2 18.5 5 11.0 59.1 2.3 27.3 77.1 12.9 14.9 6 10.0 85.9 7.2 32.8 88.8 14.2 15.5 7 7.4 55.5 4.6 19.3 74.3 14.6 10.9 合计 47.5 355.5 23.5 139.9 441.1 76.2 80.9 3 说明:巴西 7a 轮伐期桉树林。彭少麟等在人类干扰对热带人工桉树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文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长期自然发展未受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 窿缘桉人

8、工林是朝着地带性植被类型发展的。 通常见到的桉树林下层光裸的现象由人为干扰所造成。 人为不断地刮走地被枯枝落叶, 直接阻碍了土壤肥力的积累提高和土壤微生物的发展, 进而植被结构 (包括空间结构、 物种结构和群落组成结构) 的发展和动能水平上生物量的积累与生产力的提高。这是人类活动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所造成的后果。 22.桉树人工林水分问题桉树是一个速生树种,在枯枝落叶不被冲刷和无人扫除情况下,大量的枯枝落叶不断积累和旷化, 各种动物、 昆虫、 细菌生长, 能使土壤的养分显著的提高。桉树林对改变干旱有一定作用。 桉树是常绿树种, 林地受大量枝叶覆盖, 而且林下植物较多,常见芭芒、铁芒箕、海金沙等,

9、总覆盖度 0.18 左右。阳光很少直射热减少,林中温度降低,林地蒸发量减少而湿度增加。据石岭林场调查, 8 年生的窿缘桉,主根深达 9 米多,树根直生到地下水层,吸取地下水,通过树叶蒸腾向空间散发水分。同时桉树根系发达,伸延广。凋落物多,可防止林地冲刷。每逢下雨, 枯枝落叶层大量吸水, 雨水沿着根和土壤空隙渗入深层, 增加土壤水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据巴西科学资料表明:桉树、松树和天然草本植物中的土壤湿度状况,都没有显示出有任何重大的变异。曾于 1974 年,在干旱期 5 至 9 月测定桉树、松树人工林和天然草本植被土壤水分蒸腾量的数值分别为: 206.3、 211.5 和 195.9mm,

10、表明土壤湿度并没有由于种植桉树或松树而受到不利的影响。 桉树生长迅速, 光合作用率高,蒸腾量大,据材料表明,一棵树在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 公升水,森林上空和附近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区高 15%-25%,而温度却低5 8。 森林本身能够形成一个小环境水的循环, 使蒸气补充大气湿度, 凝结成云块,产生阴雨。以上说明桉树林可以改善林地与林中空间的干旱状况。桉树林区降雨量的变化,东门林场地处左江河谷,是广西有名的高温干旱地区之一。过去由于地形和森林少等原因,历史上降雨量较少, 60 年代中起,附近群众和几个国营林场, 大造桉树林, 现有以桉树为主的森林 2.6 万公顷。 1970年后, 桉树

11、普遍长大成林。 森林多了, 覆盖面积扩大。 林木长大过程中, 不断的、大量的蒸腾水分, 形成了森林环境小气候, 增加降雨量。 据该场桉树林区中心的东门和罗白两个水文观测站的现存历史资料,东门站 1969 年前 4 年平均降雨量4 为 1060.2mm, 1970 年至 1979 年,大面积桉树林长大成林后,年平均降雨量为1303.8mm。形成森林小气候的后 11 年比前 4 年,每年平均增加降雨量 206.5mm,对改善当地高温干旱气候起了很大作用。 3在世界降雨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澳大利亚, 这片国土只要有多年生植物分布就有桉树的生长, 它并没有因为到处是桉树而致河流干涸, 也并没有因罚到处是桉

12、树而出现地层裂缝的迹象。 更未发现桉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巴西人工林总面积 600 万公顷, 其中桉树就达 500 万分顷, 是世界桉树的生产大国, 由于林地养分的合理管理,林地不仅不退化,而且越来越肥沃,产量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良好。 余雪标等研究认为在一定地区, 雨量可能是一个关键因子, 在雨量极丰富地区,土壤水分过度消耗问题是不存在的。3.桉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评价在澳洲大陆, 桉树天然林在长期的自然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稳定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森林及其森林生物的特有的生境,如以桉树为优势的森林物种群落,以袋鼠为优势的哺乳动物群落, 以鹦鹉类为优势的鸟类群落、 以金龟子为优势的昆虫群落和为数很

13、大的真菌与桉树根系共生 (或伴生) 为优势的微生物群落。 由于大洋洲与亚、 欧、 美大陆的隔绝, 没有在演化的过程中形成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使得桉树林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其独特的类型。 应该说, 桉树天然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是极其丰富的,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还有经柏木属( Cupressaceae cupressus) 、 白千层属 ( Myrtaceae melaleucu) 和相思属 ( Acacia)为优势的植物群落。桉树作为一个外来树种, 不可能在 100 年内在引种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境, 与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优势群落形成的较为完善生态系统比较, 肯定存

14、在相当大的差距。 应该肯定的是, 桉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是向好的方面发展。欧阳权等( 1989)年报道,东门林场桉树人工林林下主要植被由原来的桃金娘、香茅、纤毛鸭嘴草、余甘果、野古草等干旱群落转变为铁芒箕、 鸟毛蕨、 香茅、 芭芒、 海金沙半干旱、 较湿润群落。 林内山雀、 杜鹃、红毛鸡、鹊鸪、灰毛鹤、猫头鹤及黄京、穿山甲、野猩、山兔、箭猪以及林地的蚯蚓等鸟兽虫增多。麦昌金等( 1989)东门桉树造林前后的植被变化,认为造林后半干旱植被种类增加,干旱植物减少,覆盖度增加 4。如下表 4。5 表 4 植物标准地调查表编号 树种组成 主要植物名称 次要植物名称 总覆盖度( %)1 窿缘桉

15、+樟树混交 芭芒 +铁芒箕 乌毛蕨,海金沙,金钱草, 80 高 1.5 2.5m, 低 0.8m 小葛藤2 窿缘桉纯林 野香茅 +铁芒箕 海金沙,芭芒,乌毛蕨, 70 高 0.7m,低 0.5m 白茅,桃金娘3 野桉纯林 铁芒箕 +桃金娘 乌毛蕨,海金沙,金钱草, 85 高 1.4m,低 0.8m 4 窿缘桉 +板粟混交 野骨草 +金钱草 0.4m 鬼画符,海金沙,金钱草, 60 路边青5 荒山 野骨草 +节骨草 岗松,算盘子,余甘果, 50 高 0.4m,低 0.3m 鬼画符4.桉树人工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4.1 桉树人工林的社会效益分析(1)增加社会就业,包括造林、营林、木桨工业、

16、纤维板工业等。桉树的大面积种植, 增加了就业机会, 出现了新的营林组织和相应的林产工业, 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桉树的短轮伐期所带来的就业机会远比长轮伐期树种多。平均每公顷桉树人工林可产生直接就业机会 4 人。(2)为社会创造财富。桉树人工林提供大量木材用于造纸、纤维板工业、通讯事业、 房屋建筑、 家具制造、 铁路交通、 采矿业等 ;提供薪材、 非木质林产品 (桉叶油、蜜源植物 )等。桉树还广泛用于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是较好的景观树种。1997 年巴西林业的税收达 40 亿美元,林业的国内生产值达 402 亿美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 5%。(3)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进步。4.2 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桉树速生、轮伐期短、干形好,其木材和非木材产品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总的说来是林业产业中的娇娇者, 因此, 华南地区很多外商和国内私企纷纷投资营造桉树人工林, 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较好的利润。 以湛江地区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