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5573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历史题型示例选择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选择题一、单选题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A. 同姓亲族 B. 异姓功臣 C. 殷商后裔 D. 先代贵族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A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3、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4、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5、 汉书 记载: “武帝施主父之册, 下推恩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 以封子弟,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恩泽贵族 B. 增加税收 C 削弱王国势力

2、D 实现民族交融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 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A. 三司 B. 政事堂 C. 门下省 D. 枢密院8、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专制统治 D 增强六部权利9、 史学家钱穆指出: “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 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 南书房 。 ”其意是指A. 皇帝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 南书房可以参与机要事务C.清朝皇权专制的加强D.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重要1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

3、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 D 八国联军侵华11、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是A. 协定关税 B. 割香港岛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12、 2013 年 4 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劫掠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头像的侵略者是A俄国军队 B 英法军队 美国军队 八国联军第 2 页13、有学

4、者对某史事是这样描述的: “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描述的史事应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4、“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 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 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

5、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6、 辛丑条约的第七款为订定东交民巷使馆区境界,规定使馆区由外交团管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有权常留兵保护使馆。这一规定对中国的危害为严重损坏中国的行政权力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培植执行卖国政策的职业官僚A B C D 17、 有人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是A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18、右图有“欧战和会,外交失败” “誓死力争,还我

6、青岛”等文字。该档案材料可用于研究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19、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A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20、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1、美国记者斯诺在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指的是A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22、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台儿

7、庄战役 D 淞沪会战23、有学者在 1937 年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 “我相信中国文学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 ”让作者发出次感言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 B 武昌起义成功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全国性抗战开始24、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第 3 页A发动大规模的会战 B 进行积极抗战 C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 坚持游击战争25、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26、解放战争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27、

8、 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 上面写着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四月小 23 星期六” 。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28、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A B C D 29、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A政治协商制度 B “九二共识”C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30、 .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 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9、不结盟会议31、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2、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人民思想活跃 B 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 D 斯巴达人的威胁33、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里的“人民”是指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妇女 C 外邦人 D 奴隶34、公元前 6 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A梭伦 B 克利斯

10、提尼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3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 习惯法的形成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公民法的形成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36、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A 1215 年大宪章 B 1689 年权利法案C 1776 年独立宣言 D 1787 年宪法37、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掌握司法权A B C D 38、依据美国 1787 年宪法,总统拥有A立法权 B 财政预算权 C 最高司法权 D 最高行政权39、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第 4 页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国家元首掌握国

11、家最高权力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 B C D 40、右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C巴黎公社的诞生D工人运动的兴起41. 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1640 年英国的伦敦B 1775 年北美的波士顿C. 1789 年法国的巴黎D 1917 年俄国的彼得格勒4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 B 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4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44、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

12、中国的是 玉米 水稻 棉花 粟A B C D 45、右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46、唐诗田家中写道: “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 5 页47、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是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 “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48、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艺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49、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 B C D 50、 19 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51、李鸿章说: “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52、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有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