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4819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致版)第一单元 地图知识1. 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0 以东, 180 以西,为东经度; 0 以西, 180 以东,为西经度。2. 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0 -30 为低纬, 30 -60为中纬, 60 -90 为高纬。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

2、南纬。7.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 W往东至 160 E为东半球, 20 W往西至 160 E 为西半球。8. 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例如东经 80 在东经 1 的东面,在西经 170 的西面) 。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 ( 分母愈小 ) ,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 ( 分母愈大 ) ,表示的范围愈大。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11.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大大小小两条平行等值线间的闭合区域,若闭合等值线

3、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高低低高 向高值凸出的气温 ( 或水温、气压等 ) 低,相反则高高高低低 某等值线向高纬 ( 或高空 ) 方向凸出,则此处气温 ( 或气压 ) 比同纬度或同一高度其他地区偏高;反之亦成立河流向凹 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河流的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洋流向凸 海洋上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相同凸高凹低 若某地等压面上凸,则该地气压比同一高度上两侧的气压高;相反则气压较低一陆南 无论南北半球, 1 月份陆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 7 月份相反12. 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 坡

4、度越陡; 等压线越密, 水平气压梯度 ( 力 )越大,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3. 等高线图中海拔与高差的计算方法:悬崖顶部绝对高度 a顶部绝对高度 ( 海拔 ) a+h 最大值 a,最小值 b,断 层 处 相 汇 等高 线 x条,等高距 h。悬崖底部绝对高度 b-h 底部绝对高度 (海拔 ) b 相对高度 (x-1) h相对高度 (x+1) h 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 ( 地球概论 ) 1. 天体的类别 :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 陨石、回收 ( 返回 )的飞行器不属于天体 ) 2.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总星系 ( 半径约 200 亿光年 )

5、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 ( 日地平均距离 1.5 亿 km)地月系 ( 地月平均距离 38.4 万 km)。3. 宇宙的两大特性: 物质性、运动性 ( 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4. 大行星按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 (水、 金、 地、 火) 、 巨行星 (木、 土) 、 远日行星 (天王、 海王) 。5. 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 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6. 月相: 初一无月故为朔 , 初七八为上弦月,十五月圆称为望,廿三廿四下弦月。 “上 ( 弦月 )2 上 ( 半月 ) 上 ( 半夜 ) 西 ( 侧 ) 西 ( 方天空 ) ,下下下东东” 。7.

6、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 ( 三点共性 ) 、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8.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 ( 黑子 ) 、色球 (耀斑 ) 、日冕 ( 太阳风 ) 。9. 太阳活动 - 黑子(标志) 、耀斑(最激烈) ,具有周期性 (11 年 ) 、同步性、整体性。10. 太阳 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表面温度 6000K,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11. 太阳活动的影响: 黑子 - 影响气候,耀斑 - 电离层 - 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极光。12. 太阳辐射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

7、用能源 (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 。14. 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 ,晨昏线为过地心的大圆。15.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春秋分 (0 )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 夏至、冬至 (23 26 ) 16.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 (1) 自转 360 , 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2) 昼夜更替周期为 24 小

8、时(太阳日)(1) 恒星年,公转 360 ,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2) 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365 天 5时 48 分 46 秒。速度 (1) 角速度, 除极点为 0外, 其它各点均为 150/h (2) 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0。位于近日点( 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 7 月初)时速度慢。意义 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17. 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 东加西减 ) 两地相差 1 经度, 地方时相差 4 分钟18. 时区 经度 /15

9、(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19.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 0 )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20. 日期分割: 零时 (24 时 ) 经线往东至日界线( 180 )为地球上的“新一天” ,往西至日界线为“旧一天” 。21. 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 180 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22.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 ( 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 ;人文因素 (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 。太原:技术力量强,靠近京津唐;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10、;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23.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 23 26) :黄赤交角存在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四季3 黄赤交角存在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 ( 有太阳直射 ) 、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 ( 有极昼夜 )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为 0,则热带只有赤道一条线, 寒带只有极点两个点, 其余均为温带; 若黄赤交角为 45, 则温带只有 45两条线,该线的高纬均为寒带,该线的低纬均为热带。24.

11、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纬度变化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夏至日 有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回归线上一年一次直射 冬至日 有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其他地区一年两次直射25. 北温带太阳视运动: 春秋分日正东方日出, 正西方日落; 夏半年东北方日出, 西北方日落;冬半年东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26. 昼夜长短的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

12、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27. 昼长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24 小时夜长昼长 =上午 ( 下午 ) 时长 2 日出时间 12: 00昼长 /2( 或 0:00夜长 /2 ) ; 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永远是 6: 00 日落时间 12: 00昼长 /2 (或24: 00夜长 /2 )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永远是 18: 00 28.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出现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29. 典型的季节现象物象 1 月 7 月季节变化 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

13、季地球公转 近日点附近,速度快 远日点附近,速度慢太阳直射点 直射点在南半球,向赤道移动 直射点在北半球,向赤道移动北半球夏半年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来越长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夏至 白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逐渐变短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冬半年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越来越短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冬至 白昼最短,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逐渐变长极昼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 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 与北半球相反4 昼夜长短变化 12.22 北半

14、球昼最短,夜最长 6.22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12.22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物影最短6.22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物影最短气压分布 北半球大陆 - 高压,海洋 - 低压 北半球大陆 - 低压,海洋 - 高压等温线弯曲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风压带移动 南移 北移气压中心分布 蒙古高压,阿留申、冰岛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亚速尔高压季风风向 东亚西北季风,南亚东北季风 东亚东南季风,南亚西南季风锋面移动 昆明准静止锋、寒潮 ( 快行冷锋 ) 4-5 月华南、 6-7 月江淮、

15、7-8 月华北气候类型地中海 北半球温和多雨 北半球炎热干燥热带草原 暖热干燥 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 寒冷干燥 高温干燥动物迁徙 驯鹿: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驯鹿: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亚洲沿岸向西流,呈逆时针 亚洲沿岸向东流,呈顺时针河流径流 东部河流枯水期,西部河流断流, 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出现结冰期 东西部各河均进入汛期河流入海口盐度 江河径流少,盐度大 江河径流多,盐度小渔牧业 带鱼汛 天山山麓牧场 ( 针叶林 ) 墨鱼汛 天山山腰牧场 ( 高山草甸 ) 农事 冬小麦越冬生长期,兴修水利 澳大利亚耕作闲期、牧羊忙季, 江南农忙夏收夏种极地 南极浮冰最少,南极科考佳期

16、南极浮冰最多,北极科考佳期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江南茶农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长芦盐场忙于晒盐 (雨季未到, 气温高, 蒸发大)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 35 N、西岸 40 N 以北)开始落叶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 对流层的特点: 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2. 平流层的特点: 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包含臭氧层。3. 大气的热力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