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80193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法制宣传日(29页)(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宪法,2014年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2、为什么要定在这个日子呢?,1、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宪法小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新中国国颁布的四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二部宪法,共4章30条,1975年1月17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 过第三部宪法,共4章60条,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 过第四部宪法,共4章138条,1982年12月4日,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在1988、1993、1999、2004年四次修订。,

2、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就宪法修改以高票通过,现行宪法的构成,第一章 序言和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宪法还规定了这些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

3、和职权国家标志,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个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家标志,第一百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一百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4、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一百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1.宪法的重要作用: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国家的性质 (2)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国家根本任务(4)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家基本经济制度(6)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8)国家标志等,2.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宪法与普通法律是何关系?,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母法,子法,宪法,

5、刑法,婚姻法,选举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继承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宪法为基础和核心的法律体系示意图,我国法律体系金字塔,法律效力: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判断:有人说: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至高无上的宪法和众多的子法,筑成了一座法律的金字塔,上一级的法律比下一级法律的效力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决定,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目的: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共同探讨,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宪法和普通法律比较表

6、,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最高的法律效力,以宪法为基础不得违背宪法,严格,更严格,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畅所欲言,为了迎接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就“公民对宪法知多少”进行一次街头调查活动。下面是记者对市民的随机调查 记者:“你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市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法” 记者:“你对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吗?” 市民:“了解的不太多” 记者:“你觉得宪法和咱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市民:“对咱老百姓的关系肯定密切,但具体说不清楚”。,假如你是记者,根据市民的回答情况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如果你是被调查的市民,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

7、回答。针对市民回答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某县高三学生张某因高考准考证被老师扣押而失去语文考试机会,他一纸诉状将所在的中学告上法庭。经调查取证,该县人民法院当庭宣判:原告所在中学的扣证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判决该校赔偿原告高考报名费219元、精神抚慰金1.5万元。 法院依据宪法对该案进行判决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生活,生活在线,张某去咨询法学专家,法学专家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平等权,有自由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体检标准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拒之门外,这种做法违反了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 张某与芜湖市人事局协商不成,到法院提起诉讼。,合作探究二 宪法的效力,2003年,张

8、某参加了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成绩名列第一,但在随后的体检中被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被拒绝录用。 张某找到芜湖市人事局,该局工作人员答复说:“根据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你属于体检不合格,不能被录用。” 张某去咨询医学专家,医学专家说:“你的情况一般不具传染性,除某些特殊行业外,不影响正常工作,应认定为体检合格。”,情境,宪法知识小测试,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A、国家的性质 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 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B,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以公

9、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C,3、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上述材料表明 A、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4、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依法治国的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

10、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 B、 C、 D、,A,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D,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C,7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分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二

11、多项选择题。8、宪法之所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因为: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BD,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20130507 陕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2、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900-1000万。四川抽样调查:26% 举家外出农户20% 留守农户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陕西抽样调查: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63% 妇女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

13、下90%。,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新生代农民工76% 不愿再回乡务农85% 从未种过地(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

14、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