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6979646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项目建设地址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用地位于,南大道以北、以东、以西、以南。用地面积 17.638 公顷(264.57 亩) 。1.1.4 建设单位概况1、项目建设单位:中心人民医院2、建设单位简介:中心人民医院创建于 1943 年,至今 66 周年。医院最初名称为民医院,几经易名为立医院分院、地区人民医院等,2000 年随 撤地设市,更名为中心人民医院。2003 年 10 月,市委、市政

2、府决定,传染病医院由我院管理,成为我院二部。 中心人民医院是 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现有编制床位 535 张,年门诊量 30 万余人次,住院病人2 万余人次;人才荟萃,有职工 896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710 人,高级职称 135 人,硕士研究生 25 人;学科齐全,设有临床科室 30 余个,如内科设有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老年病、中医、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康复、疼痛等专科;外科设有骨科、脑外、普外、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烧伤、肛肠、小儿外科、放疗中心、化疗等专科,小儿科含新生儿专

3、业组;妇产科分妇科和产科专业组;五官科分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另有急诊科、麻醉科、皮肤性病科、医学美容、重症监护室(ICU) 、人工辅助生殖中心。医技科室有药剂科、检验科、病理科、功能科、放射科等16 个;职能科室有办公室、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总务科、器械科等 18 个。设备先进,拥有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16 排螺旋CT、大 C 臂、彩超等高精尖仪器 50 余台(套) ;环境优美,兴建了内科大楼、影像大楼、门诊大楼、市急救中心、十六层住院大楼,一个花园式医院、宾馆式病房格局已逐步形成;技术全面,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造影、肿瘤介入与妇产科疾病介入、腔镜微创技术、

4、人工晶体植入术、肌健、筋膜、皮瓣移植术、生殖器官再造术以及内窥镜检查与治疗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心人民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科技兴院,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而努力,为的医疗卫生事业再作贡献。3、项目法人代表:院长 1.2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与工作概况1.2.1 研究依据1、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医院分级管理标准;4、综合医院医疗器械装备标准 (试行)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城市总体规划;7、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 号投资项

5、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9、城南中心人民医院总体规划;10、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1.2.2 研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2、建设规模符合城市经济与卫生事业发展规划。1.2.3 研究范围新院建设、配套设备购置及相关配套公用设施建设工程等。1.2.4 研究工作概况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有关资料,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及项目拟建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水电供应等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

6、条件、地址选择、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等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中心人民医院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 中心城区以及的医疗重任。目前的医疗条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与其所肩负的责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些群众急需的住院病区没有住院病房,一些患者日益增多的病区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发展了的科室也无法按照学科发展和患者需求以专科化建设。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已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几家医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院聚集在市老城区,而市还没有一家医院,医疗设施缺乏将直接影响了该区域居民就医条

7、件,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每年患病人数尤其是疑难杂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中心人民医院作为一家服务于该市 483 万人口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条件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和业务发展需求。拟建的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是一所高规格、高质量的综合性医院,该项目建成,将改善城区医院布局不均衡状况,改变 没有医疗机构的现状,有利于吸纳高层次医技工作者来院工作,通过医疗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了推进中心城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为的建设提供更高

8、水准的医疗保健服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确定建设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2011 年 2 月,受项目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组织有关人员通过调查、分析、论证、多方案比选,完成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城南以东,以南,路以西,南大道以北。项目总用地面积 17.638 公顷(264.57 亩) ,总建筑面积 185784.78 平方米,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为 51402.90 万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 1-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9、报告51 总用地面积 公顷 17.6382 总建筑面积 m2 185784.783 建筑层数 层 115门诊主体建筑五层,医技主体建筑四层,VIP 住院楼为四层,后勤生活综合楼为七层,一期住院楼为十五层,二期住院楼为十二层,行政科研综合楼为十二层。4 建筑占地面积 m2 25398.745 容积率 0.916 建筑密度 % 14.407 投资估算 万元 51402.908 项目实施期 月 36 2011.4-2014.3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区概况2.1.1 地理位置与面积位于中部,赣江中游。从地势上看,属 中段,扼湖南、江西两省咽

10、喉通道,地势极为险要。境内有自北向南纵贯的京九铁路、105 国道和由东向西的 319 国道,是连接北京、西南、华南、福建、港澳地区的天然纽带;上可溯赣江沟通闽粤,下可泛鄱阳湖与长江相联,顺抵长江下游发达省市,在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 地理上,它介于北纬 255832至 275750,东经 11346至 11556之间, 长约 218 公里,东西宽约 208 公里,总面积为 25271 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市及赣州市的宁都、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南康市、上犹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炎陵、茶陵县,北与宜春市的丰城、樟树市

11、及新余市、接壤。 政府驻地距省会公里里程为 219 公里,距首都北京铁路里程为 1805.6 公里。2.1.2 行政区划与人口1949 年 6 月 30 日,成立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 月 28 日,析县石阳镇及近郊建;9 月, 分区改为 专区,辖 1 市 11 县。1952 年,专区的县划入专区。 1953 年元月, 改为镇;12 月 16 日,复名。1954 年,改为省直辖。1957 年,改为。1958 年,划为专署领导。1959 年 1 月 1 日,撤并入中心人民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7 月 1 日,从析出,以原行政区域(划出潮江公社对换的拿山公社)为主,加上的乡,成立

12、管理局,归省直辖;11 月 17 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并于 1960 年 1 月 7 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建置,与管理局合署办公;1961 年 12 月 6 日,与管理局分治,属专区; 1968 年 5 月,改 专区为地区,管理局改称“革命委员会 ”并划归地区管辖;1978 年,恢复省辖管理局;1979 年,地区改名为地区;1981 年10 月,设立县,隶属行署;1982 年 12 月,建立市。1992年,划入。2000 年 5 月 11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成立地级,同时撤销并入市;至此, 辖、市和、10县,2001 年 12 月末,221 个乡镇,3129 个行政村。2004 年

13、末,乡镇街道 221 个中,有乡 100 个,镇 11 个,少数民族乡 2 个,街道办事处 8个,38 个民族村。2010 年末总人口为 488.9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89 万人。2010 年出生人口 6.77 万人,出生率为 13.85;死亡人口 2.93 万人,死亡率为 5.99;自然增长率为 7.86。 城镇化率为 38.84%,比上年提高 0.96 个百分点。2.1.3 区位优势位于中部,地处赣江中游,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共同腹地。基础设施完备,交通发达便捷。京九铁路、105 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泉毕高速公路、阿深高速公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往全国中心人民

14、医院城南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距国际机场 240 公里、机场 40 公里,已构成通往全国的全方位十字架立体交通格局。已融入 1 小时航程、6 小时车程,可通达周边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圈”。经济圈中聚集着中国 1/3 以上的人口,创造出中国 1/2 以上的GDP,并蕴育着 12 万亿元工业品消费潜力。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的发展战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已成为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2.1.4 国民经济与卫生初步核算,2010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665 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4%。预期 2011 年全市生产总值可比增长 12%,力争 13%。其中,一产增长 4%,二产增长 16%、力争 17%,三产增长 14%。2010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88.62 亿元,增长 37.7%;财政收入占 GDP比重为 13.33%,比上年提高 2.31 个百分点。预期 2011 年财政总收入增长18%,力争 25%。2010 年固定资产投资 766 亿元,增长 30%。预期 201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力争 30.5%。2010 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迹象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02 亿元,增长 18%。预期 201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