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975045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成年人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一、对未成年人生长的时代及其发展特点的认识,新时代的新少年,1、时代变迁, 学生发展面临新挑战,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期存在选择;现实化、物质化、契约化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值构建精神家园;传播方式走向大众化、草根化主流价值传播与媒介素养;权威社会逐渐让位于平等、沟通、民主新格局公民教育;,2、少年儿童发展呈现新特点,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繁、深入,;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但实际能力相对不足;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支撑的扎实动力,心理较为脆弱;处于寄托家庭、社会

2、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道德的自觉性本质随社会发展日益呈现,道德能力水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持续提高;,二、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 的反思,换一个视角想问题,1、目标内容脱离儿童少年实际,目标高深脱离少年儿童和社会的实际;内容抽象影响少年儿童的理解;标准单一无法适应儿童的多样性;与人格塑造分离直接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2、德育过程形式脱离儿童少年的主体性,传统德育以儿童少年为客体 ;道德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不从儿童少年出发;忽视道德教育中的互动;教育中儿童少年的低参与、甚至不参与;,3、德育结果上道德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道德价值虚化;少年儿童行为社会化;面临着道德能力的

3、多重挑战;,三、德育,改革发展视野下的话题,面临的形势与任务,1、教育持续变革, 直接影响德育成效性,目标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命从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到使人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征从集体化、标准化到个别化、个体化教育组织从以课堂学科为基本体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教育公平从一般性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到机会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途径从以传授、读书为主到强调实践性过程、创造性过程(广泛的社会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2、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儿童问题及事务需求加大,发展与问题是新时期学生事务的两大主题;满足儿童需求日益提到工作日程: (1)获得基本生活条件;(2)获得健康

4、保证;(3)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4)满足学习就业的需求;(5)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6)拥有社会团体和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求;(8)免于被歧视、剥削伤害的需求;,四、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1、明确工具价值,从改变态度开始,尊重主体把儿童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接纳区分接纳与赞赏的不同,拒绝判断,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青少年儿童;自决自我决定,尊重青少年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个别化把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一致性对事业负责与对青少年儿童个体负责的一致性;,2、确立适宜的德育目标,(1

5、)辅导儿童确立基本价值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确立适宜的德育目标,(2)帮助孩子构建好人生支撑物质支撑(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精神支撑(坚定信仰、完善人格)社会支撑(制度价值与规则、沟通与合作),3、以少年儿童发展为本,改革方法,(1)强调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工作价值,把对少年儿童单纯的道德教育转化为科学成长发展的辅导;(2)抓好常规教育,突出实效重视班集体的建设,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以课堂为主渠道,使每一个教师都自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实现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延伸教育时间空间,重视网络虚拟载体建设;以社会为课堂,以社区为阵地,引导孩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现代科学技术;从孩子兴趣出发,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以少年儿童发展为本,改革方法,(3)紧密结合实际,推动道德教育的改革围绕社会现实和少年儿童需求寻找教育主题(焦点、热点、矛盾点、发展关键等);强调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辨析;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运用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努力形成教育过程中的群体互动;把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把习惯养成当作道德教育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