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74642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4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中学高二年级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 3 月月考地理试题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选题( 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L 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 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 图为 L 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各题。1关于甲、乙两河与 L 湖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甲河冬季输入 L 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 L 湖影响C乙河是 L 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 L 湖具有排盐作用2 L 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A地 B 地 C 地 D 地下图示意某半岛等温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图示季节该半岛中部等温线向南弯曲度大的主要影响因素( )A、冬季风 B 、地形C、纬度 D 、洋流4关于该半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C、森林、水力资源丰富D、南部等温线稀疏是因为纬度位置的原因下面三幅图中, 甲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 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各题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 a 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 B 自东向西C自西北向东南 D 自西向东6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M 地要进行山区的生态恢复,在生态恢复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

3、S和 GIS B RS和 GISC GPS和 RS D GPS、 GIS 和 RS鄱阳湖是东亚主要的候鸟越冬地,平均每年约有 105 种、 34 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各类候鸟越冬取食和夜宿环境,从而影响候鸟数量。读 2009、 2010 年鄱阳湖水位及越冬候鸟数量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年份 丰水期水位 枯水期水位 候鸟总数2009 年 12.66 米 7.47 米 170703 只2010 年 15.24 米 8.26 米 339479 只7在获取越冬候鸟的觅食半径、夜宿环境等资料后,以此准确划定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GPS C RS D

4、 GPRS8鄱阳湖成为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多样性少 B 大气能见度较好C湖滩面积较大 D 水位季节变化小图表材料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各题。时间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 / 年) 1560 2100 2460 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1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

5、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 B C D 1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A河流上游地区 B 山麓地带C冲积扇 D 河流出山口1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 冬季风势力增强

6、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 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小题。14图中反映出(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率为 10% 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15依据图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 恢复天然植被C设置沙障固沙 D 小流域综合治理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 3.35 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20.03%。 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下列小题。16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山地、 丘陵面积较广 全年降水丰沛 土质疏松, 多黄土 不合理

7、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 B C D 17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土壤盐碱化加重 B 湖泊淤积 C 河床抬升 D 水旱灾害加剧下图中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18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9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足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 “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8、”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 B C D 21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排放二氧化碳 B 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 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22 目前, 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 但 2000 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 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已加入 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B保护“湿地”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风电在提供电

9、力以替代传统能源的同时,还减少了 CO2等污染物的排放。下图示意我国风电成本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下列省级行政区风电成本最低的是( )A. 赣 B. 湘 C. 豫 D. 鄂24西南地区风电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风能较匮乏 B. 经济较落后 C. 市场需求少 D. 常规能源丰富森林白天可以吸收 CO2,放出 O2,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 CO2浓度( PPM)具有如右图的明显日变化。读某高纬地区森林 CO2 浓度日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25当地 CO2 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A. 日出前后 B. 12:00 C. 14:00 D. 日落前后26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10、 )A 15 E B 75 E C 75 W D 150 W27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B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C有凌汛现象D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天山大峡谷高大山体由红色砂岩和粗砂砾石组成, 峡谷细长陡峭, 崖壁下部有大小不一的洞穴分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崖壁下部洞穴的成因最可能是:A. 冰川侵蚀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海水侵蚀29峡谷中的主要岩石类型属于上图中的A. 甲 B. 乙 C.丙 D. 丁30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 年来,甲地海岸

11、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 抗侵蚀能力 C 河网密度 D 泥沙沉积量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 40 分)31 (18 分 ) 阅读以下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1978 年 2005 年第一产业比重 (%) 20.0 12.8第二产业比重 (%) 64.3 49.6第三产业比重 (%) 15.7 37.6材料二 :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材料三 :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1)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据材料一判断,与 19

12、78 年相比 ,2005 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 。 (3 分 )( 2)材料二图中 , 字母 A 表示 工业 ,B 表示 工业。 (2 分 )( 3)材料三:图中三江平原湿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分布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3分)( 4)材料三: 19542000 年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的特点 ?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8 分 )(5) 简述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 (2 分 )32 ( 2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童最大的淡水湖, 湖面海拔 456 米, 湖水非常纯净。 在贝加尔湖周围, 总共有大小 336

13、条河流注入湖内, 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 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 8 千米 (见图 ) 图为贝加尔湖流城局部示意图, 图为贝加尔湖一段剖面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 8 分)(2) 分析贝加尔湖湖底巨厚沉积物的形成原因。 (6 分)(3)20 世纪 60 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畔建起了巨型造纸厂,但遭到民众的抗议。请从地理视角推断民众抗议的理由。 (8 分)参考答案1 D2 D【解析】试题解析:1由等高线来看,甲河流注入 L 湖,乙河流流出湖泊,所以乙河流对湖泊有排盐作用;2有图中湖泊最高和最低水位可以得出湖泊西北方位坡度较缓,东南坡度较陡,坡度缓的地方更容

14、易有芦苇等植被的生长。考点:湖泊与河流点评: 难度较低,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判断河流流向, 可以得出此湖泊为外流湖。3 B4 D【解析】试题分析:3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可能是山脉地形,海拔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B 对。冬季风、纬度、洋流不是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A、C、 D错。4根据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图示为朝鲜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A 正确。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B 正确。半岛上森林、水力资源丰富, C正确。南部等温线稀疏是因为沿海平原地区,地形较平坦的原因, D不正确,选 D。考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 C6 B【解析】试题分析:5某地地表径流的方向为高处流向地低,在等高线图中,应该垂直于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