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73670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5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16篇最新)(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16 篇最新)11赶海说课稿一、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赶海一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章,充满了童真,童趣。这篇课文叙述了 “ 我 ” 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我着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感。(二)、课时安排:全文共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导学第 2 6 自然段,体会赶海的乐趣。(三)、目标:根据本课

2、内容和三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考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 我 ” 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四)重、难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赶海的人们的活动, 又通过细节描写, 写了 “ 我 ” 和一个小伙伴的个体活动,把抓螃蟹、捏大虾描写得生动具体,富有童趣,因此感受童年赶海的乐趣成为本课的重点。但 “ 赶海 ” 这一生活情景离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可能较难有真切的体验,因此,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

3、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语言,借助图片、朗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感悟赶海的乐趣。(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1、朗读教学法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2、情境教学法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三、

4、说学法: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学生在课堂上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 “ 全频道 ” 运作, “ 多功能 ” 协调, “ 立体式 ” 展开,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四、说教学过程:教学本课第二课时,我主要分成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分别是:借助歌曲,图片激发乐趣;品读感悟,体验乐趣;拓展延伸,升华乐趣 . (一)、借助歌曲,图片激发乐趣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

5、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 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 “ 赶海 “ , 引导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去海边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 )、品读感悟,体验乐趣;1、 仔细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描写浪花的句子去品读 “ 追浪花 “ 的场景,感受追浪花带来的趣味。2、默读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哪个场景最有趣?从那些地方看出这个场景的有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

6、他们自渎感悟能力。3、导读重点场景,体验乐趣:( 1)摸海星部分先让学生试读,通句子比较。从 “ 摸呀摸呀,嘿 .! ” 中体会到抓小蟹给我带来的乐趣。( 2)抓住两个 “ 原来 ”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动感画面。通过第一个 “ 原来 ” 使学生体会到小伙伴 “ 只努努嘴儿不作声 ” 的专注神情与 “ 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 的鲜明对照,通过第二个“ 原来 ” 使学生体会到螃蟹作最后挣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 3)导读 “ 捏大虾 ” 时,抓住写大虾样子的句子,通过图片感受大虾和武将之间的相同点,体会大虾的神气、威武,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的精当,通过朗读想象大虾大摇大摆神气十足的样子,抓

7、住 “ 一捏 ” 这个动词,体会抓住这只大虾的轻而易举,在逐句指导后,再向学生提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带上表情读,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 “ 只一捏 “ 便俘虏了 ,武将 ?”的那种得胜时的喜悦心情。4、指导读好 “ 嘿、哩、咦、哦 ” 等语气,充分感受到其中的 “ 乐趣 ”5、多媒体出示赶海画面,学生想象赶海还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 “ 有的 . 有的 . “句式。(三)、再品 “ 趣 ” ,整体回归。通过教师朗读,配上夕阳西下,沙鸥点点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 “ 我 ” 提着 “ 战利品 ” ,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夕阳的余挥,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8、(四 )、围绕趣,课外延伸。文中用了 “ 嘿、哩、咦、哦 ” 等语气, “ 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 等成语。这些词语的恰当运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尽管全文场景描写没出现一个 “ 趣 “ 字。但我们读后却充分感受到其中的 “ 乐趣 “ ,让我们学习这种写法,写一写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五、说板书:板书设计是微型的教案,我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板书,既理清文章脉络,又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迅速对课文建立框架结构认识,对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的板书如下:11 、赶海追浪花 兴奋摸海星 惊喜 趣捉螃蟹 开心捏大虾 神气12 荷花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

9、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荷花。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教材分析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让我们读后产生一种美感,情操得到陶冶。课文一开始先告诉我们清早一走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是因为有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了“我”。直截了当,引人入胜。接着,讲那一池美丽的荷花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就像一大幅

10、活的画。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叙述上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最后,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朵荷花,将自己看荷花时的全部感情都融入到文字当中去,感染了读者,让我们读后不仅欣赏到一池美丽的荷花,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移情。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农村,对荷花了解甚少。正是考虑到这个

11、特殊原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2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3 、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学法: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2、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3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三、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我把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定为三大环节:(一)课件播放荷花图片引入,整体感

12、知 (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新课开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个谜语“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孩子们带到荷花池。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二)直奔重点,品味美丽 (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

13、欣赏画面以后,让学生听录音并思考: “哪几段直接写了荷花?”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孩子直接去学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在学生充分读后交流。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通过自主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大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借助图画(课件出示):从“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茂盛之美;从“碧绿、嫩黄”体会颜色之美;从“冒、饱胀、破裂”体会荷花的长势之美;从“有的 , 有的 , 有的 , ”体会一池荷花千姿百态的美。在引导学生通过“冒”字,体会荷花竞相开放的蓬勃生机,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按)首先从文字入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中的 “挨挨挤挤” 一词初步感悟

14、荷花向上 “冒出”的生命力。接着引导学生读悟这段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在此基础上(按),向学生展示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挺立于荷叶之上盎然盛开的画面,并配上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体会到“冒”用得好。他们自主的再次诵读课文,丰富情感体验。既而又从文中的“展开”、“露出”、“饱胀得要破裂”等词句中,体会出这一池美丽的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与活力,至此,学生内心对大自然这位高明画家的无比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在品味荷花的美丽之后,我运用课件再现画面(按),感受一大幅活的画,理解“画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然后我让孩子们对着满池的白荷花说出他想说的话。有前边丰富的表

15、象储备,加上自己对表象的体验,孩子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毫不拘束地畅谈心得,又使他们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华。这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这样设计,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引导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创造能力。如诗的画面, 优美的文字, 让学生自读感悟, 互读点评, 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最后就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必将十分顺利地达到能力目标中的背诵目标。(三)体会意境、升华情感(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移情)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写当“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学生理解想象文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

16、象,这,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我利用课件呈现一池生机盎然的荷叶荷花,(按)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的视觉感受形之美,听觉感受声之美,仿佛置身其中,课文中描写的那种想象的原来似乎不可捉摸的情境变得可闻可见了。(按停)这时,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作者看到这一切,他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于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读自悟互相交流。“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和满池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就有了与作者相似的体验,情感上与作者产上了共鸣。通过感知领悟和积极丰富的想象,学生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对荷花的美的感受。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想象力也得到了的发展。诵读之后,课件再次呈现一池美丽的荷花,(按)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深情的观赏,(看)这时,教师的话音柔和的响起:“在这美丽的荷花池中,蜻蜓飞过来,小鱼游过来,它们会跟荷花说些什么呢?”(按停)画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情境和想象的广阔空间 , 此刻,学生产生了表达语言的强烈的欲望。(按)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