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69732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及解答(3-6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公社】:764723079第三单元 明确目的一、填空。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内容。2、教学目标分类学将目标分为(认知领域) 、 (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等三类。3、省编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把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类即(语文基础知识) 、 (语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 。其中语文能力目标又分为(仿效) 、 (初步学会)和(学会)三级水平。语文练习中大量的“照样子”的听说读写训练属于(仿效)级水平。4、听话教学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级水平即(初步学会)和(学会)5、

2、 纲要指出了说话教学目标:学会说(普通话) ,能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能力) ,能较清楚地(叙述见闻、发表意见) 。6、 纲要指出的作文教学目标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 ,做到(有中心) ,内容(有条理) ,语句(通顺) ,感情(真实) ,注意(不写错别字) ,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篇的教学目标是(能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8、 纲要指出阅读教学总目标是(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和程度适宜的报刊,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 。9、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和(教学评定)三个支柱,其中(教学

3、目标)居首位。10、制定教学目标原则有:(系统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递进性原则) (集中性原则) (行为性原则) 。11、识字教学要达到四会,这是识字教学的(质量要求) 。12、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写钢笔字,行款整齐是(第六)学年的要求。13、从听话教学的总目标和学年教学端木表看,听说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听一段话和简单的一件事) 。14、 “初步学会按提纲详细地复述课文”是纲要对(第三)学年提出的说话教学目标。15、段的教学目标有:(认识自然段) 、 (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能说出自然段的意思) 、 (学会分段) 、 (归纳段落大意) (理解段与段的联系) 。16、 “能写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

4、较通顺的简单记叙文”是(第四)学年的目标。17、从听说读写的关系来看(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读写)又促进了(听说)的提高。二、简答。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哪些作用?答:定向作用;反馈作用;强化作用;适应作用;评价作用。2、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大纲的目的要求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依据;拟定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拟定能够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内容是什么?答: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可分为几类?答:语文认知目标、语文能

5、力目标、思想情感目标三类。5、怎样实施教学目标?【语文公社】:764723079答:加大听说读写的训练比重和密度;分解引路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暴露思维过程。6、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答: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注意不写错别字,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三、论述。1、请结合具体课文说说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答:教伟大的友谊导读最后一小节时、先要让学生体会这一小节在全文所起的作用。然后抓住“概括中心”这一目标紧追不舍要学生把两句话归并成一句话来概括。第四单元 教案的编写一、填空。1、一份好的教案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总是体

6、现着教师(博采众长) 、 (努力创新)的教学艺术。2、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时数) 、 (教学过程和步骤) 、 (板书设计)等内容。有时需要有(教材简析) 、 (教具准备) 、 (作业布置) ,有的甚至还有(教后的心得体会)等。3、教学参考资料是他人对教材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仅供教师(参考) 。4、作文教学还有一种作文讲评的教案编写,这种教案一般包括(批改记录) 、 (讲评提纲) 、(讲评方法)三个方面。二、判断。1、了解并作好教案编写前的准备,对提高教案编写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 )2、一般地说,备课时,教师先看教学参考资料,之后钻研教材。

7、( )3、阅读教学的方法虽然众多,但是有一点必须坚持即以读为基础,读思讲练相结合。 ( )4、教案以旧代新的做法是可取的。 ( )三、选择。1、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复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指的是:( )A 识字;B 阅读;C 汉语拼音;D 练习。2、除了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外,还应着重考虑,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指的是: (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A 识字;B 阅读;C 汉语拼音;D 练习。3、一般的应该有导语、过度语、提问语、小结语等属( )教学语言的设计。A 识字;B 阅读;C 汉语拼音;D 练习。四、分析。1、简要分析第三册 夸

8、家乡 听说训练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答:了解家乡,夸自己的家乡,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能听懂一段话,能连贯地说一段话。2、简述小小的船 教“看 ”时,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答:看见的“看”上面是“手”下面是“目” ,目就是什么?“看”像一只手遮在目眼睛上,这就是看的意思。这段语言设计基本能启发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五、论述。谈谈你教案编写的经验和教训。答:经验有一点:那就是要多写教后心得。教训则有许多,比如,教案写得太简单,检查【语文公社】:764723079难以过关;想和做得太多,写得太少;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等等。第五单元 新课导课一、填空。1、新课导入的功能有(提纲挈领、突出重

9、点) 、 (激发兴趣、集中注意) 、 (开启思维、诱发思考) 、 (承上启下、铺路架桥) 。2、导入新课应遵循的原则有:(启发性原则) 、 (传情性原则) 、 (趣味性原则) 、 (针对性原则) 。3、承接过渡式导入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 ,提出(新问题)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4、审题明义式导入导入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典型词语) 。二、判断。1、巧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 )2、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 )3、新课导入就是揭示新课题。 ( )4、一堂课最重要部分是新授课,那么新授课导入这一环节是无足轻重的。 ( )5、良好的新课导入,就

10、是要注重导语的新奇性。 ( )6、 “背景介绍式导入 ”能使学生了解的知识多多益善。 ( )三、简答。 1、新课导入应注意哪些类型?答:漫无目标;枯燥乏味;生搬硬套;拖杳冗长。2、常用的新课导入有哪些?答:承接导入式;审题明义式导入;揭示目标式;设置悬念式;背景介绍式;情感共鸣式;借题发挥式;问题激疑式;回想生活式;渲染情境式;情节引导式;实物呈现式;图示设疑式;谜语猜测式。3、为什么课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新课导入?答:教师在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个好的导入,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而鲜明的“首次感知” 、激发并形成保持发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架设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认知桥梁,使学生进

11、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4、新课导入为什么要遵循传情性原则?答:因为传情性的导入,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能震撼心灵。5、 ”设置悬念式导入 “有什么好处?请加以分析。答: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加大课堂知识量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思考中体验问题最终问题被解决的快感,活跃思维、激发热情。悬念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是对人们期望、渴望心理的强化。设置悬念式导入是利用学生期待、渴望和要乞求的心理,诱导他们对课文的情节和思维内容急于了解。如:教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引导学生身体: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是一种现

12、代化遥测装置,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把它搞清楚。一连串的问题,激起学生急于从课文寻求答案的兴趣。第六单元 课堂提问一、填空:1、课堂提问应紧扣目标要(准) ;应能激发思考,要(活) ;应组合巧妙,要(精) 。2、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之一是要着眼于内容的关键处、 (矛盾处) 、 (对比处) 、及课文的(突破处)和文章的(题眼处)设问。【语文公社】:7647230793、提问的层次一般分为(认知) 、 (理解) 、 (评价) 、 (创造)四个阶段。4、问题一类型有很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用,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宜采用(复述型)

13、的问题;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宜采用(演绎型) 、 (分析型)和(概括型)的问题;在总结课文阶段宜采用(想象型) 、 (评价型)的问题。5、提问的最佳时机是( 1)当学生处在(心才通而未精,欲言而不能的悲愤状态)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好奇或感兴趣)时;当学生并不认为(有问题而恰恰是问题)时。6、铺垫式提问以强化(已知知识) 、降低(未知知识的难度) ,加速(新感教材和原有教材)的内在联系为主要特点,它以(使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倾向性)为最终的目的。7、根据教学测量的方法,难度的数量依据为(1)W 表示(课堂内学生的总数) ,P 表示(答问通过的人数) ,当 H=(0 )时,全体同学都能回答;H

14、 =(1)时无人能回答,难度一般控制在(间。二、判断。1、课堂提问设计的依据只要是教材内容,而与教师素质及学生实际水平无关。 ( )2、难度 H 越接近于 0,问题设计的质量越高。 ( )3、难度系数 H 越接近于 1,问题设计的质量越高。 ( )4、激发式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5、比较式提问是针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所设计的提问。 ( )6、对胆小自卑的学生,提问应相应简单一些。对骄傲自满不虚心的学生提问要相( )7、当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启而不发思路受挫时,教师应作临场瞬时调节。 ( )8、揭题时,教师问: “再见了,亲人 ”中的“亲人”指什么人?这一提问开门见山,属指向或提问。 ( )9、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而精,抓住重点。 ( )三、案例分析。点评下面课堂体温的种类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1、 鸬鹚片段。渔人用鸬鹚捕鱼分几步进行?答:属指向式提问。要求学生去寻找鸬鹚捕鱼的几个过程,下思维方向十分明确。渔人拿竹筒向竹排上这么一下(演示“抹”的动作)课文中用了哪几个词?答:属指向性提问。作用同。“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