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6971970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史 百 题 编 者 按 衙 门 , 是 封 建 王 朝 地 方 行 政 办 事 机 构 的 处 所 。 历 经 沧 桑 , 衙 门 建 筑 已经 不 多 见 了 , 但 在 南 阳 , 仍 较 为 完 整 地 保 存 着 两 处 官 衙 , 弥 足 珍 贵 。 这 就 是 清 代 的 内乡 县 衙 和 南 阳 府 衙 。 这 两 处 建 筑 分 别 在 1 9 9 6 年 1 1 月 和 2 0 0 1 年 6 月 被 国 务 院 列为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南 阳 府 衙 坐 北 面 南 , 南 北 长 2 4 0 米 , 东 西 宽 1 5 0 米 , 占 地 3

2、. 6 公 顷 。 现 存 古 代单 体 建 筑 三 十 馀 座 、 一 百 三 十 馀 间 , 中 轴 线 上 自 前 至 后 有 照 壁 、 大 门 、 仪 门 、 右 列 六科 房 、 大 堂 及 东 耳 配 房 、 寅 恭 门 及 其 东 西 耳 房 陪 房 、 二 堂 及 其 东 西 厢 房 、 内 宅 门 、 三堂 、 三 堂 左 列 厢 房 及 三 堂 东 西 耳 房 配 房 等 , 在 中 轴 线 的 东 侧 还 保 存 有 军 粮 厅 、 宾 兴馆 , 西 侧 还 保 存 有 二 堂 西 花 厅 及 其 厢 房 、 倒 座 等 建 筑 , 是 我 国 现 存 最 为 完 整

3、的 一 处封 建 社 会 府 一 级 官 署 衙 门 建 筑 群 。 南 阳 府 衙 设 立 于 元 至 元 八 年 ( 1 2 7 1 ) 。 明 洪 武 三年 ( 1 3 7 0 ) , 程 本 初 依 朝 廷 定 制 营 建 了 府 大 堂 及 属 官 衙 署 。 明 正 统 五 年 ( 1 4 4 0 ) 同 知汪 重 、 明 成 化 年 间 知 府 陈 镒 , 对 府 衙 先 后 进 行 了 大 规 模 的 重 修 。 清 代 先 后 有 辛 炳 翰等 近 十 位 知 府 参 与 府 衙 的 重 修 、 扩 修 。 民 国 时 期 , 府 衙 为 河 南 省 第 六 行 政 区 专

4、员 公署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府 衙 成 为 南 阳 地 区 专 员 公 署 所 在 地 。南 阳 内 乡 县 衙 始 建 于 元 朝 大 德 八 年 ( 1 3 0 4 ) 。 现 存 建 筑 多 为 清 代 建 筑 , 由 章 炳焘 于 光 绪 二 十 年 ( 1 8 9 4 ) 主 持 营 修 , 占 地 两 万 多 平 方 米 , 现 有 房 舍 二 百 六 十 馀 间 。 建筑 格 局 由 外 及 里 为 : 照 壁 、 宣 化 坊 、 大 门 、 寅 宾 馆 、 膳 馆 、 双 祠 院 、 三 班 院 、 监 狱 、 仪 门 、六 房 、 吏 房 、 户 房 、 礼 房

5、 、 兵 房 、 刑 房 、 典 史 衙 、 戒 石 坊 、 大 堂 、 门 子 房 、 屏 门 、 二 堂 、 县 丞衙 、 主 簿 衙 、 夫 子 院 、 东 账 房 、 西 账 房 、 三 堂 、 东 花 厅 、 西 花 厅 、 后 花 园 。 有 关 章 炳 焘 营建 内 乡 县 衙 有 个 小 典 故 , 传 说 光 绪 十 八 年 ( 1 8 9 2 ) 章 炳 焘 宴 请 县 内 豪 绅 富 贾 , 席 间挥 写 “ 天 理 、 国 法 、 人 情 ” 六 字 名 言 , 一 字 值 千 金 , 以 此 号 召 人 们 为 营 修 县 衙 筹 募 , 后来 又 通 过 “ 赢 捐

6、 输 罚 ” 、 “ 以 工 代 捐 ” 等 办 法 筹 得 资 金 , 由 此 营 修 了 内 乡 县 衙 。 由 于 内乡 县 地 处 秦 岭 以 南 长 江 以 北 的 南 北 文 化 交 融 地 带 , 又 受 主 持 营 修 者 章 炳 焘 是 南 方人 的 影 响 , 因 而 县 衙 的 整 个 建 筑 群 是 融 长 江 南 北 建 筑 风 味 为 一 体 。 内 乡 县 衙 内 多 有精 妙 绝 伦 的 楹 联 , 其 中 高 以 永 ( 清 康 熙 十 九 年 任 内 乡 知 县 ) 所 撰 的 一 副 楹 联 最 为 著名 , 上 联 为 : “ 吃 百 姓 之 饭 , 穿

7、 百 姓 之 衣 , 莫 道 百 姓 可 欺 , 自 己 也 是 百 姓 ” , 下 联 为 : “ 得一 官 不 荣 , 失 一 官 不 辱 , 勿 说 一 官 无 用 , 地 方 全 靠 一 官 ” 。 内 乡 县 衙 在 “ 文 化 大 革 命 ”期 间 是 县 政 府 和 县 武 装 部 的 所 在 地 。 1 9 8 4 年 被 批 准 为 全 国 第 一 家 衙 门 博 物 馆 。为 了 更 好 地 了 解 南 阳 这 两 处 重 要 的 历 史 文 化 遗 存 , 更 好 地 理 解 地 方 衙 门 的 格局 、 体 制 和 作 用 , 我 们 特 别 邀 请 北 京 大 学 历

8、 史 系 郭 润 涛 教 授 谈 谈 3 4明 清 州 县 衙 门 的 格 局 与 体 制 郭 润 涛明 人 武 英 重 建 ( 余 杭 县 ) 琴 堂 记 说 : “ 国 家 开 设 县 治 , 必 首 建 厅堂 , 为 听 政 之 所 。 ” ( 嘉 庆 余 杭 县 志 卷 4 官 署 ) 王 雄 新 建 汝 州 堂 记 则 说 : “ 汝 始 为 州 , 即 设 为 此 州 治 。 有 此 州 治 , 即 创 有 此 州 堂 。 是 乃 行 政临 民 之 所 。 ” ( 正 德 汝 州 志 卷 8 汝 州 文 ) 这 里 所 说 的 “ 厅 堂 ” , 指 的 是 县治 或 州 治 中

9、的 “ 大 堂 ” 。 大 堂 为 “ 听 政 之 所 ” 或 “ 行 政 临 民 之 所 ” , 但 作 为一 个 治 所 , 除 大 堂 之 外 , 还 有 “ 后 堂 ” 、 “ 花 厅 ” 、 “ 签 押 房 ” 、 “ 幕 厅 ” 、 “ 六房 ” 、 “ 三 班 ” 、 “ 监 狱 ” 以 及 大 门 、 仪 门 、 宅 门 等 , 这 些 建 置 , 构 成 了 通 常 所说 的 县 衙 门 或 州 衙 门 。 嘉 靖 淳 安 县 志 记 载 : 浙 江 严 州 府 淳 安 县 的 衙门 , 于 洪 武 二 年 “ 即 旧 基 重 建 ” , “ 中 为 正 厅 , 东 为 幕

10、厅 , 西 为 架 阁 库 ; 前为 甬 道 , 上 为 戒 石 亭 , 左 、 右 为 六 房 ; 又 前 为 仪 房 , 门 西 为 狱 , 外 为 谯 楼 ,楼 东 为 急 递 铺 。 官 吏 房 舍 环 列 厅 后 及 两 傍 ” ( 卷 6 , 公 署 , 新 修 淳 安 县治 记 ) 。 这 是 明 初 的 建 置 。 在 明 清 两 代 , 州 县 衙 门 的 建 置 格 局 有 所 变化 , 但 基 本 一 致 , 且 全 国 各 州 县 的 衙 门 在 格 局 与 体 制 上 , 大 体 都 相 同 。清 代 有 句 民 谚 , 叫 做 : “ 衙 门 八 字 开 , 有 理

11、 无 钱 莫 进 来 。 ” 这 八 字 开 的衙 门 , 指 的 是 衙 门 的 “ 大 门 ” 。 这 重 大 门 在 衙 门 的 最 前 面 , 所 以 又 叫 “ 头 门 ”或 “ 正 门 ” 。 大 门 上 悬 有 一 匾 , 上 写 “ 某 县 ” 或 “ 某 某 县 ” 、 “ 某 州 ” 或 “ 某 某州 ” 。 这 块 匾 额 , 冯 友 兰 在 三 松 堂 自 序 的 一 段 回 忆 中 说 得 很 清 楚 , 是 一块 “ 竖 匾 ” , “ 表 示 以 上 临 下 的 意 思 ” ( 三 联 书 店 , 1 9 8 4 ) 。 这 种 规 格 , 我 们 现在 去 故

12、宫 还 可 以 看 到 , 只 是 地 方 衙 门 的 那 块 匾 额 , 只 有 汉 字 , 不 是 “ 满 汉文 史 百 题3 5合 璧 ” 。 清 同 治 十 三 年 ( 1 8 7 4 ) 底 , 日 本 人 曾 根 俊 虎 到 浙 江 嘉 兴 府 海 盐 县城 , 见 “ 有 一 个 门 楼 , 门 楼 上 挂 着 一 块 写 有 海 盐 县 三 字 的 大 扁 额 ” ( 北中 国 纪 行 清 国 漫 游 志 , 中 华 书 局 , 2 0 0 7 ) 。 明 正 德 顺 昌 邑 志 记 载 , 福 建延 平 府 顺 昌 县 的 大 门 , 于 正 德 十 五 年 重 修 , “

13、四 围 累 砖 为 壁 , 上 竖 顺 昌县 扁 ” ( 卷 2 , 公 署 志 ) 。 大 门 有 一 个 附 属 的 建 筑 , 即 大 门 之 前 ( 南 ) 的 “ 影壁 ” , 也 叫 “ 照 壁 ” 或 “ 照 墙 ” , 起 屏 障 的 作 用 。 这 道 影 壁 , 一 般 设 在 县 前 大 街的 南 侧 , 是 过 街 影 壁 的 建 置 。 陶 希 圣 在 清 代 州 县 衙 门 刑 事 审 判 制 度 及 程序 中 说 到 , 头 门 的 对 面 是 照 壁 或 称 照 墙 。 照 壁 的 壁 画 似 乎 以 “ 指 日 高 升图 ” 为 常 见 。 陈 天 锡 迟 庄

14、 回 忆 录 记 载 , 湖 南 沅 州 府 麻 阳 县 衙 的 照 壁 上 画的 是 “ 四 足 兽 类 ” , 其 名 谐 音 曰 贪 , 寓 意 戒 贪 。 可 见 , 各 州 县 大 门 照 壁 的 壁画 内 容 不 尽 相 同 。 “ 大 门 ” 的 两 侧 , 有 所 谓 “ 榜 壁 ” 、 “ 榜 廊 ” 或 “ 榜 房 ” 的 建 置 ,是 衙 门 张 贴 “ 榜 文 ” 或 “ 告 示 ” 的 地 方 。 州 县 衙 门 发 布 政 令 , 首 先 就 张 贴 于此 。 民 间 打 官 司 , 官 府 的 “ 批 词 ” 或 听 审 日 期 的 告 示 , 也 发 布 于 此

15、 。自 明 代 以 来 , 衙 门 的 “ 大 门 ” 之 上 , 一 般 都 建 为 “ 谯 楼 ” 。 “ 谯 楼 ” 就 是钟 鼓 楼 , 其 功 能 是 司 晨 昏 和 报 时 辰 。 一 座 治 城 的 “ 暮 鼓 晨 钟 ” , 就 是 在 谯楼 上 响 起 的 。 明 代 以 后 , 谯 楼 与 大 门 一 般 合 为 一 体 , 上 楼 下 门 , 所 以 王 鏊 姑 苏 志 说 : “ 门 今 称 谯 楼 。 ” ( 卷 2 2 , 官 署 ) 但 谯 楼 与 大 门 分 置 , 即 陶 希圣 所 看 到 大 门 之 上 “ 或 有 楼 , 或 无 楼 ” 的 情 况 ( 见

16、 前 揭 书 , 下 同 ) , 在 明 代已 存 在 。 崇 祯 吴 县 志 记 载 : 吴 县 原 来 也 是 门 上 建 谯 楼 , “ ( 嘉 靖 ) 二 十 七年 , 知 县 宋 仪 望 重 修 堂 廨 , 撤 谯 楼 改 作 大 门 。 ” 后 来 重 建 大 门 , 也 没 有 恢复 原 来 的 建 置 , 而 是 在 大 门 内 “ 添 建 画 楼 , 扁 曰 丽 谯 ” ( 卷 1 2 , 官 署 ) 。进 入 “ 大 门 ” , 就 可 以 看 到 衙 门 中 的 第 二 重 门 , 是 为 “ 二 门 ” , 正 式 的称 谓 叫 “ 仪 门 ” 。 现 在 我 们 从 “ 仪 ” 字 入 手 来 解 释 , 即 所 谓 “ 有 仪 而 可 象 谓之 仪 ” , 认 为 “ 仪 门 ” 是 “ 仪 象 ” 之 门 , 大 约 不 错 。 明 清 两 朝 都 规 定 , 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