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63546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氮 叶色浓绿,叶片大而柔软,少花 ,徒长磷 易引起锌及铜缺乏症状,易引起铁缺乏症状,下部叶出现红斑钾 易造成钙及镁缺乏症状,叶尖焦枯 : 钙 土壤易成中性或碱性, 引起微量元素不足 (铁 ,锰 ,锌 ), 叶肉颜色变淡,叶尖红色斑点或条纹斑出现镁 叶尖萎凋,叶片组织色泽叶尖处淡色,叶基部色泽正常硫 盐害,叶缘焦枯铁 易引起缺锰症硼 先叶尖,叶缘黄化后,全叶黄化,并落叶,由成熟叶开始产生病症锌 叶尖及叶缘色泽较淡随后坏疽,叶尖有水浸状小点锰 异常性落叶铜 叶肉组织色泽较淡呈条纹状1、氮的过剩症状如果氮素过剩,因物质营养失调也会出现不良症状,氮素过多时

2、,植物枝叶茂盛,通风透光不良,体内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时,使茎杆细弱,容易倒伏;再就是体内可溶性含氧化合物过多而易遭病虫害危害, 植物营养生长期延长, 碳氮代谢也不协调, 结实率下降, 产量降低, 施氮过多, 对产品品质也有不良影响。施硝态氮过多时植物体内 NO3 含量增加,如果光照不足 NO3 还原不彻底,易积累 NO2 而使人畜中毒, 所以食品中 NO3 含量规定不得超过 50PPM , 施氮过多,还会使产品中亚硝酸氨类含量增加,人畜使用这种产品对健康不利。2、磷的过剩症状作物含磷量过高时,由于吸收作用过强,养分大量消耗,也会发生不良症状。 由于磷的吸收过多而减少作物对锌、 铁、 锰和硅的吸

3、收, 会使作物产生这些元素缺乏症状。3、钾的过剩症状叶子萎蔫、植株死亡,这正是带碱土地、庄稼死苗的基本特点之一。4、氯的过剩症状高氯含量对植物的影响为第一降低叶绿体含量和光合强度;第二氨基酸增加而有机酸减少; 第三脂肪饱和度下降; 第四角质层加厚; 第五生长和开花延迟。植物受氯毒害的症状为叶尖呈灼烧状,叶缘焦枯,叶子发黄并提前脱落,其症状的点似缺钾。 但氯的过量, 会增加渗透势, 减少水分的吸收; 当浓度很高时,根尖要死亡,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氯素过剩小麦籽粒蛋白质下降。据试验增施磷肥能降低小麦的氯中毒。5、硫的过剩症状硫的过量主要是二氧化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受害后首先叶色变为暗黄色或暗红色,

4、继而叶片中部或叶缘受害, 在叶片产生水渍区, 最后发展成白色的坏死斑点。 菜豆、 甜菜和四季萝卜在一定生长阶段, 对含硫气体非常敏感, 凡受工业 SO2 影响的地区,其一年生作物的产量可降 11 13% 。10.3.2 改善营养元素过剩的措施(一)、过剩施肥带来的危害1、过剩施肥( N、 P、 K 等)的危害一般说来,作为肥料氮肥有铵态、硝态和酰氨态氮(如尿素)及有机态氮(如蛋白质、 氨基酸态氮) 等, 它们经过土壤微生物及各种土壤中酶的作用最终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 因此, 在讨论氮肥的过量时必然集中到铵态氮和硝态氮上来。1、铵态氮过剩引发的问题氨同钙、镁、钾一样,均系带阳电荷的盐基离子,能

5、吸附在土壤颗粒。但是, 因施用的氨量多超过了土壤颗粒可吸附的范围; 或在土壤中代换性盐基 (钙、镁、 钾) 的量超过盐基代找量时, 这时如果施用铵态氮肥 (如硫酸、 磷酸铵等) ,即使施用的铵态氮的量不大, 也会由于土壤颗粒中已经没有吸附氨的余地, 则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会发生使氨溶解在土壤溶液中。氨在土壤溶液中会引起下面的危害:一个是氨直接引起的危害;另一个是氨转化成硝酸使土壤溶液浓度增高,从而发生浓度危害和因作物吸收硝酸过量而引起的危害。如果土壤溶液有大量的氨(铵盐),就会危害作物的生长。氨(铵盐)的浓溶液对生物是有害的。 它抑制作物对钾的吸收。 而且使根枯死。 土壤溶液中氨的浓度即使略微增

6、高,也会使作物和土壤生物的生长受阻碍。氨气本身就是一种有害气体,它对设施农业的作物会引起直接伤害,它引起作物茎叶幼嫩部位细胞壁破坏, 从而折断。 轻则引起由此伤口病原菌侵入作物体内,使病害严重事故发生;重则作物主茎折断,受伤,直至死亡。从氨向硝酸转化的中间产生 氮氧化物是第二种有害气体。如果 2-1 所示,土壤溶液中铵离子是产生有毒气体氮氧化合物的原因:它使设施农业内的作物遭严重伤害。设施农业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来自二氧化氮即使所产生的二氧化氮是微量的,也可以造成危害。二氧化氮是由氨转化来的:溶解在土壤溶液里的氨,一般会发生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两种微生物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共同活动作用的结果。

7、 而这两种菌的活动条件是不同的。和一个阶段是亚硝酸细菌作用,使氨转化成亚硝酸,而后为第二个阶段, 是硝酸细菌作用, 使亚硝酸转化成硝到。 研究表明, 亚硝酸细菌比硝酸细菌对环境的造就性强。在 Ph7.0 以上时,亚硝酸细菌能较好的生长和活动,而硝酸细菌在 Ph6.0 左右活跃。土壤溶液中溶有大量的氨,当氨蒸发气化时土壤 PH 升高,这时亚硝酸菌仍是很活跃的, 并有大量亚硝酸产生。 但是, 由于 pH 条件不适于硝酸细菌活动,所以,土壤中的亚硝酸大量积累。随着亚硝化作用的进行,土壤 pH 降低,蓄积的亚硝酸气化进入空气中, 这个过程就是设施农业栽培中产生的二氧化氮气危害的机理(注:由于二氧化氮气

8、在空气中不能独立存在,改期与氧气进一步反应,形成比例不同的氮氧化合物,有时也用二氧化氮表示)。如上所述,超过土壤盐基代换量的施肥就是过剩施肥,从而造成施肥危害。2、硝酸态氮过剩引起的危害在我们的施肥实践中,时常会施入硝态氮肥。如施用硝酸铵,也有的国家用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磷肥及含有硝酸盐的复混肥、 专用肥等; 我们普遍施用的铵态氮肥、 尿素或有机肥经微生物矿化作用形成铵态氮肥, 再经过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等, 其数量过剩时, 都会对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主要表现在硝根增加了土壤溶液的盐浓度,造成危害。由于硝酸盐的大量存在,还会造成硝酸盐的奢侈吸收,由此也造成一系列危害。土壤溶液中硝酸盐浓度高时

9、,作物吸收硝酸盐过剩,于是,无机态硝酸盐在作物体内蓄积起来。 氮被作物同化为有机态后才能作为作物有效营养物质, 而仍以无机态存在于作物体内的硝态氮对作物是无效的。 我们把这些过量吸收的氮称为奢侈吸收的硝态氮, 如果奢侈吸收的硝态氮特别高, 会使作物生长发生障碍:第一,使作物体内细胞液浓度异常增高,引起原生质分离,直到死亡。同干旱一样是由于水不足的物理原理引起的危害。第二,相对于物理原因,是由于称之为生理的或生化的原因引起的危害:当太阳光线充足或碳的同化作用产物丰富时, 硝酸同化作用进行顺利。 反之, 日照不足, 贮存的碳水化合物缺乏, 这种反应会中途停止,或速度变慢。 在这种情况下, 毒性极高

10、的氮氧化物, 例如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蓄积起来, 使作物生长纤弱、容易患病。研究证明,越冬作物体内若能储存了足够的碳水化物,可增加作物的耐寒性, 对果实讲, 可增加耐贮藏性, 但当发生了硝酸盐过剩吸收, 使碳水化物的贮藏量减少, 降低了作物的耐寒性和耐藏性, 如落叶树因秋施过量肥料; 会引起落叶果树冬天耐寒性下降, 影响春天的发芽、 长叶和展枝的能力; 洋葱施用氮肥过剩会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减弱, 贮存时的腐烂病增加 (均系吸收硝酸过量引起的) 。研究证明:因硝酸呈酸性,如果作物吸收硝酸过量,作物体内的 pH 降低。因此,要吸收阳离子中和,此时,钾比钙容易吸收,吸收速度也快,这样,过量吸收的硝酸和

11、钾以硝酸钾的形式存在。 因此, 吸收硝酸过量的作物, 也是吸收钾过量的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曾多次发生过烟草贮藏仓库突然爆炸事件,损失惨重,后查明均是烟草含硝酸钾所致。作物细胞吸收一价阳离子多时,细胞体积要膨胀;吸收二价阳离子多时,细胞体积收缩。其结果是,吸收像钾那样阳离子多的作物生长脆弱,而吸收钙、镁等二价阳离子多的作物生长得坚实。 对缺少钙和镁钾多的土壤, 有使作物生长贪青的趋势。 以上事实从根的细胞来的看, 钾使根的细胞膜松弛, 而钾本身又容易渗透; 二价离子使根细胞膜紧缩, 不仅本身, 而且还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抑制。如上所述,钾等一价离子异常增多,作物徒长贪青,病菌容易侵入,

12、减弱了作物对各种病害、障碍的抵抗力。3、磷肥过剩的危害“ 磷肥多施点是无害的 ” 看法在世界范围内曾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可以与人们对磷肥的认识过程有关。首先,从作物对当季施磷肥的效应函数曲线看,施磷度不像施氮肥那样呈明显抛物型有关,施磷使作物中毒、减产的数量值很低。其次,西欧、北美各国在施肥历史上,都是先发展磷肥并大量施用磷肥。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形成了磷肥施多了无害的错觉。 再者, 由于人们为满足土壤对磷的固定,也促使人们多施磷肥。实践证明,过剩施用磷肥也是有害无益的,磷有作为改良土壤有害因子和作为营养两个方面的作用, 人们在合作磷肥过程中很难分清楚, 再加上多施磷肥无害, 以及施肥是在培肥

13、地力等观点, 往往发生使用磷肥过剩的问题。 一旦发生了磷在土壤中的异常积累, 就要区分在土壤中异常积累和在作物体内异常积累两种情况下的危害。研究表明,磷吸收系数较大的土壤,含有较多对作物生长有害的活性铝等,施用磷肥不起作为营养物质的作用, 但施用水溶性磷肥而快速解毒, 也是很必要和重要的对磷吸收系数很高的新开垦土壤,施用相当于磷吸收系数 10%量的磷肥是必要的。但是,应当注意,即使第一年效果较大,第二年再施一次就可以了,不能连续施用 2 年以上, 必须了解, 多施用不一定有效。 不仅如此, 过剩施用磷肥,还会出现以下问题。磷与铁、锰、锌、镁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不仅降低了磷肥本身的肥效,而且也

14、使与其结合的微量金属营养元素成为难溶性, 也降低了肥效,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同位素标记研究结果已指出,磷酸锌等化合物中的锌尚可被植物利用。但进一步研究还指出, 由于磷酸盐在土壤中可形成蓄态磷酸盐, 使被包裹在氧化铁包膜内的磷酸盐尤其其中的阳离子成份, 均无法被作物吸收利用, 除非氧化铁包膜被破坏。 在旱作条件下, 不遇到强还原作用这个膜是不会被破坏的, 在旱改水,或水旱轮作时,则情况不同,在泡水的还原条件下,膜才能被破坏,养分才能作物吸收利用。因此,过量施用磷肥,容易诱导土壤及作物中铁、锰、锌、镁的缺乏病,还会影响淀粉在作物体内的转移, 不利于籽粒灌浆。 旱田种植的洋葱, 因磷过剩时其耐贮藏性

15、不好。 这也是由于体内无机磷过多, 使能量消耗、 贮存养分消耗过快的缘故。4、钾等阳离子养分元素过剩的危害关于钾的过量问题对人类与动物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当人们食用并摄取钾和钠过多时, 血液细胞体积膨胀, 使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 吃含钾多的蔬菜都是不好的。 对于含硝酸和钾高的牧草和饲料, 不仅能发生亚硝酸中毒症导致牲畜死亡,而且因钾过剩还会引起缺镁症(暴卒病)的发生(死亡),而人类日常食品中若长期缺镁或因生理障碍不能正常吸收镁也可导致缺镁症, 人类缺镁症 (其原因需由医生诊断) 。 其结果往往引起肌无力, 当某人的肌无力症状发展到呼吸加重时,死亡就来临了,这些严重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