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63371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7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林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阳1 绪论植物资源就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其中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称为经济植物。国家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或是重要栽培植物的野生原种或近缘属种,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的称为种质植物。在环境保护、培肥地力和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称为环境植物或生态植物。研究的 重点对象 是 野生植物资源 。第一章 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的主要分类方法。植物资源的特点一 、可再生性: 从狭义上讲,

2、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 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 包括: (一) 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 (二)组织器官的再生性二、易受威胁性三、 成分的相似性: 利用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的原理,在相近种中寻找新的资源植物, 是一种既省时间又省人力、财力的一条捷径。四、利用的时间性 : 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器官在不同的时期所积累的代谢产物都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掌握采收时期总的原则是按经济目的要求,选择植物含有效成分最多、产量最高的时期采收,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五、用途的多样性六、可栽培性七、分布的地域性。 分布的地域性是指植

3、物资源都分布在一个自己适应的区域内。八、价值的潜在性影响植物资源分布的环境因素: 温度、水分 、海拔高度、山地走向和坡向、地形第二章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1.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 (开发的手段侧重于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目的在于不断扩大植物资源产量,不断提高质量。 )2.针对发展资源产品的二级开发 (开发手段侧重于工业生产方式, 但因资源开发目标不同而异)3.针对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的三级开发 (开发手段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包括区域调查、植物系统分类、植物区系、植物化学、植物生态、植物地理、植物生理等多个学科,目的在于发掘新资源、开发新原

4、料、发现新成分、开发新产品等。 ) 。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 一种新资源的发现, 需要通过生产出产品, 才能推向市场,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优质的原料供应。反过来,为了扩大原料来源,除扩大栽培面积、进行良种选育外, 也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原料资源及种质资源。总之, 植物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 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正确、 有效地进行, 因此, 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的三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科学支撑, 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二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 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一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稳定保障。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

5、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 即利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阳2 用近缘属种植物成分的相似性特点,发掘新资源的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 1.研究目标的确定 2. 研究方法的制定 3.研究结果的评价民族植物学法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 1.描述研究阶段 2.解释研究阶段 3.应用研究阶段扩大植物资源产量的方法与途径:一、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与栽培,二、生物技术在扩大植物资源生产中的应用。三、合成、半合成有用成分在扩大原料生产中的意义第三章 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植物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一) 准备工作阶段 1.资料的搜集分析 2.调查工具的筹备 3.

6、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 4.制定调查工作计划(二)调查工作阶段(三)总结工作阶段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一、现场调查(一)踏查:概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目的是对调查地区的范围、边界、气候、地形、植被、土壤以及植物资源分布等的一般性规律的了解和认识;通常需借助其它相关资料。由专业人员和当地人员共同施行(二)详查:详查:在踏查基础上,完成植物资源种类、储量等的详细调查。选择调查路线的基本原则是能够垂直穿插所有的地形和植被类型,不能穿插的特殊地区应给予补查。二、路线调查 (路线的布局方法 1.路线间隔法 2.区域控制法)调查路线:植物资源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基本原则: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

7、特征是确定路线的重要参考依据。路线布局: 路线间隔法和区域控制法。 路线间隔法是根据植物资源分布区的植被特征, 设置若干平行的调查路线,要求地形和植被变化规则; 若地形复杂,植被多样, 可按地形划分区域,分别施行路线间隔法。三、访问调查 : 是向调查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四、取样原则,技术(一)取样原则 1. 二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 2.三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3.五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二)取样技术 1.主观取样 2. 客观取样( 1)随机取样(

8、 2)规则取样( 3)分层取样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一)生产效率(二)经济效率(三)生态效率第四章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称为永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野生抚育是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境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一、封禁二、人工管理三、人工

9、补种四、仿生栽培仿生栽培指由于过度采挖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类似的天然环境中,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培育和繁殖目标资源植物种群。第五章 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物种灭绝或受威胁的人为因素; 生境破坏、片断化和退化 外来种入侵和疾病 资源的过度利用生境:指物种或物种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阳3 生境片断化:指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境,由于道路、农田、 城镇及其他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而分割成小块。未定种: 处于受威胁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真实数量难以估计,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其他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

10、。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珍贵资源濒临枯竭; 2.基础研究严重滞后;3.缺乏高品质的新品种; 4.盲目开发;气候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 5.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一)灭绝的种类 (二)濒危的种类(三)渐危的种类(四)稀有的种类(五)未定种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一)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二)提供科研、教学和环境监测场所(三)提供土地合理利用示范(四)提供旅游和疗养场所就地保护是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迁地保护是指在其适宜生存的区域建立植物园进行人工保护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环境

11、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它包括陆地、水域、海洋和海岸。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的划分(一)核心区(二)缓冲区(三)实验区(四)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名称的确定:一般可实行三名制,即保护区所在省、县名 +保护区所在地名 +保护区类型名组成。第六章 药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 具有医疗用途, 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人参人参又名棒槌,为五加科( Araliaceae)人参属植物。野生人参称山参,栽培人参称园参。药材商品名称 “ 人参 ” 及 “ 人参叶 ” 。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和毗邻的朝鲜,栽培人参主要产于中国、朝鲜和前苏联等国

12、家。我国园参的主产区是东北三省,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高栽培人参在播种 69 年后于秋季收获。最佳收获期应是鲜根产量高,鲜根的折干率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时候。人参的最佳收获期因不同地区人参的发育时期不同而异。人参加工的品种很多,有生晒参、红参、糖参、汤参、冻干参和保鲜参等。人参的另一重要药理活性物质是人参多糖( panaxans)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组成的挥发油也是人参药理活性成分,但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物质是人参皂苷( ginsengnoside) 。一般野生人参皂苷含量高于栽培参名称 药用部位 成分茯苓 干燥的菌核入药, 为利水渗湿药 -茯苓聚糖四环三萜酸化合物冬虫

13、夏草 子座和虫体一同入药 粗蛋白游离氨基酸灵芝 干燥子实体入药,为安神药。 灵芝多糖、灵芝酸、赤芝酸、灵赤酸等三萜类化合物银杏草麻黄 干燥草质茎、根及根茎 全草(茎枝)含多种生物碱。东北细辛 根及根茎 全草含挥发油,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阳4 掌叶大黄 根及根茎何首乌 干燥块根、藤茎黄连 干燥根茎 小檗碱等朝鲜淫羊藿 多以地上茎叶 黄酮化合物厚朴 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厚朴酚五味子 干燥成熟果实 木脂素类成分肉桂 干燥的树皮 挥发油等菘蓝 根及地上部叶 芥子苷等。杜仲 干燥的树皮及叶。 木脂素蒙古黄芪 根 黄酮等。甘草 根及根茎 黄酮等黄

14、皮树 树皮、果实(黄柏果) 小檗碱等。远志 根、地上部分。 三萜皂苷等。山茱萸 干燥成熟果肉。 莫罗苷等刺五加 干燥根及根茎或茎 刺五加苷等三七 干燥根及根茎 达马烷型四环三萜皂苷白芷 根 香豆精类化合物当归 根北柴胡 根 皂苷等新疆阿魏 树脂 挥发油等防风 根 香豆素类等连翘 果实、种子。 连翘酚等。龙胆 根及根茎 龙胆苦苷等。丹参 根及根茎 丹参酮等黄芩 根 黄芩苷等宁夏枸杞 干燥成熟果实 枸杞多糖等地黄 干燥块根 地黄多糖等巴戟天 干燥根 蒽醌类化合物等肉苁蓉 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忍冬 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挥发油等绞股蓝 地上茎、叶 皂苷等党参 根 三萜类化合物等茅

15、苍术 干燥根茎 挥发油等短葶飞蓬 全草 飞蓬苷等川贝母 干燥鳞茎 生物碱等云南重楼 干燥根茎 甾体化合物等穿龙薯蓣 干燥根茎 薯蓣皂苷等。阳春砂仁 干燥成熟果实 挥发油等石斛 新鲜或干燥茎 生物碱等天麻 干燥块茎 天麻苷等第七章 野果植物资源野果植物资源是指一些提供人类食用的鲜、 干果品和作为饮料、 各种食品加工原料的野生果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阳5 树植物。中国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中国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酸不溜、酸棘等,为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属植物。沙棘原产于亚适应性极强, 耐

16、干旱、 盐碱和严寒。 抗高温和风沙, 在荒山荒滩和瘠薄的河谷都能正常生长,但较喜光,宜于在较肥沃的沙壤土生长。沙棘果实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据分析果实中维生素含量高而且全, 其中维生素C、 E、 A 、 P 等含量丰富。果实内还含有异鼠李素、黄酮醇等七种黄酮类物质。沙棘的营养器官还含有较丰富的抗肿瘤的活性物质 5-色胺烃。沙棘具有成分全、价值高的特点。沙棘主要利用果实加工各种饮料和食品,目前国内外的加工制品主要有沙棘果汁、沙棘酒、沙棘果露、沙棘汽水、沙棘晶、沙棘果粉、沙棘冰淇淋、果酱、果脯、罐头、饼干、糕点等。沙棘果实制品,长期食用具有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提神醒脑,增进食欲等功效。以沙棘为主要原料,制成各种丸、片、膏、散等药剂,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红松 种子香榧 种子杨梅 果实山核桃胡桃楸榛锥栗桑中华猕猴桃山竹子山杏欧李毛樱桃山楂五叶草莓山荆子山桃秋子梨刺梨蓬蘽悬钩子酸角余甘子橄榄沙枣番石榴6 月 28 日 3: 20 5:20 二教 312 林学 2009 2 刘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