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62753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6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汽车工业三年振兴规划汽车工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是全市工业经济最强支撑。为实现“做大做强重庆汽车工业,打造中国汽车名城”战略,根据国发 2009 3 号文件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市汽车工业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 2015 年。一、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主要成就。近十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特别是在 2009 年出台的国家汽车工业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扶持下,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市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汽车工业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2006 2011 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本地规模以上企业,不包含摩托车及其零部件

2、,下同)从 630 亿元增长到 2241亿元,增长 3.6 倍,年均增长 24%,在全市工业中占比 22%;利税总额从 73 亿元增长到 226 亿元,增长了 3.1 倍,年均增长 21%,在全市工业中占比 24%;汽车产量从 52 万辆增长到 172 万辆,增长了 3.3 倍,年均增长 22%。2建立起了齐全的汽车生产体系,部分产品领先全国。经过 20 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建立起完善的汽车生产体系,汽车产品品种齐全。商用车从载质量 0.5 吨的微型货车到载质量 20 吨以上的重型货车,从载人数 7 人以下的微型客车到 60 人以上的大型客车,基本实现了所有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乘用车能生产排量

3、1.0 3.0 升的轿车、多功能乘用车( MPV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 SUV )等不同种类及各种价位的产品。其中,长安福特的轿车产量进入全国十强,庆铃的五十铃牌载货车占据了同类产品最高端市场,微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5。3已有一批骨干企业和品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过去两年,我市汽车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全国第二位,并具备向全国第一发起冲刺的潜力。我市汽车工业龙头企业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2011 年汽车产量超过 200 万辆,全国排名第四位。全国排名第一位的上汽、第二位的东风公司及第五位的北汽也在我市建立了整车生产基地,加上本地发展起来的庆铃

4、、力帆及上汽依维柯红岩等企业,已形成汽车产业大基地格局。4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配套体系,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整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市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2011 年,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 1000 家,完成销售收入861 亿元,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 67%,已形成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生产能力。5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具备整车开发能力。2011 年,我市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占比达 56%,远高于全国45%的平均水平。为我市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的是已建立起来的领先全国的整车开发体系。我市直接从事汽车研发的工程师已超过 1 万人,关键实验室

5、如整车环境实验室、排放实验室、 NVH 实验室、碰撞实验室、转鼓试验台等指标及数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长安汽车研究院研发能力被评为全国第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是国家授权的汽车检测机构,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均开设有汽车学院或汽车专业。全国最先进的汽车试验场正在加快建设。我市汽车工业已初步建立起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目前,已具备每年推出 10 款以上新车型的能力。6新能源汽车发展顺利起步,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自主开发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中长安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恒通公司的纯电动客车在全国居

6、领先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发展,一批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正在逐渐向我市聚集。(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附加值和效益较低。 2011 年,重庆汽车产量全国占比为 9.3%,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只有 4.6%,利润占比只有 3.1%,汽车整车单车价值( 7.4 万元 /辆)比全国低 6 万元,单车利润( 0.38 万元 /辆)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3。导致这一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价值和利润较低的交叉型乘用车(微车)占比过高,另一方面是“两头在外”,增加了运营成本。2零部件发展落后于整车,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我市零部件普遍缺乏同步开发能力,基础研究更是空白。很多技术含量

7、较高的关键零部件,如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子、涡轮增压、高压共轨、总线系统、高强度钢材等主要靠市外采购。3制造能力有待提升,装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数控机床、加工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设备的装备率偏低,部分企业质量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这导致了我市配套产品平均质量较差,汽车零部件 PPM 指数平均超过 200,比先进地区高两倍以上。(三)发展趋势。从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挑战和机遇并存,我市汽车工业应加快调整、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抢占发展机遇。1新兴市场快速增长。传统汽车消费市场增长基本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高速增长,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

8、是全球汽车资本及技术正逐渐向这些地区转移。2集团竞合特征明显。全球主要车企“ 6+3”的产业格局不断调整,主要汽车集团既竞争又合作,纷纷采取并购重组、建立联盟、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平台,整合销售网络,向低成本地区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转移生产和开发能力,力图在全产业链降低成本,应对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市场,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不到 60 辆,与发达国家平均 400 500 辆的差距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未来我国汽车工业仍将保持适度增

9、长,到 2015 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 2500 万辆 /年。4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国内汽车企业已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从各大整车企业发展规划看,中国汽车市场在短期内将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挑战。跨国车企加大了在华投入力度,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抢占市场,民族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14”总体部署及国发 2009 3 号文件精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作为未来最重要任务,努力提升产品(特别是轿车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品牌市场形象;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

10、改造力度,壮大产业链,建立高水平配套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争取在部分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上取得突破;延伸产业链,力争在汽车金融、产品售后服务及回收再利用等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实现汽车工业“上水平、上质量、上规模、上效益”,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围绕生产资料及私人消费两大市场,加强对汽车细分市场研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前布局未来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坚持系统推进。支持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资和外资企业协同发展。支持合资品牌不断引进中高端产品,占领中高端细分市场;自主品牌上水平、上质量,不断提升附加值;鼓励合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将低附加

11、值产品向民营企业转移。坚持技术创新。以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支持整车企业加大整车及发动机研发力度,指导扶持本地零部件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支持合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生产领域加强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在产品领域加强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汽车研发,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三)主要目标。努力建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产业融合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汽车产业高地。到 2015 年:汽车总量快速增长。全市汽车整车产销达到 350 万辆,年均增长 27%,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 14%,力争突破400 万辆,产能达到 480 万辆。轿车、 SUV 、 MP

12、V 产能达到 260 万辆,产销 210 万 225 万辆;微车产能达到 150 万辆,产销达到 100 万 120 万辆;商用车产能达到 70 万辆,产销达到 40 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 5 万辆。装备能力不断提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到 2015年实现装备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单车固定资产投入不低于 4 万元。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平均达到 2%,整车企业达到 5%,与国际水平同步。一流品牌明显增多。着力发展高质量汽车品牌,坚持树立“重庆造、高质量”的市场形象,培育 10 个以上年销售量超过 10 万辆、全国知名的汽车品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 亿元

13、,年均增长 23.6%,销售利润率达到 8%,盈利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34 万元 /人 ?年,单车出口价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表 1:行业转型升级主要指标类别 指 标 2011 年 2015 年 平均增(降)幅 ( %)经济总量产量 172 万辆 350 万辆 26.7销售收入 2141 亿元 5000 亿元 23.6销售利润率 5.1% 8% 11.9全员劳动生产率 29 万元 /人 ?年 34 万元 /人 ?年 4.1单车平均售价 7.4万元 10 万元 7.8技术创新R&D 占主营收入比重 1% 2% 18.9其中:整车企业 3% 5% 13.6产业结构 前三家销量占

14、比 55% 80% 9.8节能减排 万元产值能耗 0.04 吨 /万元 0.035吨 /万元 3.3产品结构轿车及 SUV、 MPV 比重 55% 60% 2.2三、重点任务(一)加强调控,确保我市汽车工业平稳增长。1提升运行调度保障能力。加强对整车企业的运行分析,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重点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确保 2012 年汽车产销完成 200 万辆,工业总产值完成 2700 亿元; 2013 年完成产销量 240 万辆,工业总产值完成 3600 亿元。2加快新产品推出步伐。加强长安福特新一代福克斯、长安股份逸动、金牛星等新上市产品推广力度,尽快形成年产 20 万辆以上规模。在 2

15、012 年年底和 2013 年年初抓紧推出长安福特翼博、翼虎,长安股份睿骋、新悦翔等新产品,力争分别形成 10 万辆以上规模。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安福特三工厂、长安福特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工厂、长安福特技术中心、长安铃木二工厂、长安股份鱼嘴基地、长安汽车试验场、上汽通用五菱两江新区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未来三年,实现汽车工业总投资 1300 亿元,新增整车及发动机产能 200万辆(台)。(二)系统推进,打造中国最大汽车工业制造基地。1规划建设“ 1+6+1000”产业体系。以长安在渝企业长安股份、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及长安跨越为龙头,招商引资,吸引国内 6 大知名企业来渝发展,做强 100

16、0 家配套企业,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 1)努力将长安打造成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大力支持长安汽车建设鱼嘴千亿汽车城,发展集技术研发、制造、物流、营销服务、合资合作、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体、生活配套八大功能为一体的全流程产业基地,形成国内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向国际化汽车集团发展。到 2015 年,长安汽车在我市形成整车产能 260 万辆以上,实现销售产值2000 亿元。( 2)积极扶持六大整车企业竞相发展。在积极推动已落户我市的上汽依维柯红岩、东风小康、北汽银翔投产达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力帆、庆铃等整车企业的支持,努力再引进国内外其他的一流整车企业投资我市,形成全球知名的一流整车企业齐聚我市的发展格局。( 3)不断优化零部件配套体系。重点支持青山、綦江齿轮、红宇等一批企业实现模块化供货,发展同步开发能力。支持二、三级关键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引进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