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慢性肺损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60544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慢性肺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儿慢性肺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儿慢性肺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慢性肺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慢性肺损伤(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慢性肺损伤( chronic lung disease, CLD)也被称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概念由 Northway等在 1967年首次提出, 近年来其发生率的增高使其成为 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流行病学: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中占 1-2%, 1500g早产儿中 10%, 1000g约30-60%以后发展成 BPD. 危险因素:气压伤、气容量伤、感染、氧中毒、 PDA和液量超负荷等。病理:正常肺结构改造,有过分张开的区域,结巴肺不张,肺血管床减少。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吸凹、慢性咳嗽,往往有桶

2、状胸高碳酸血症,氧需要增加频繁肺部感染,阻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肝肿大诊断标准:1967年 Northway等指出: BPD见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或肺透明膜病变且需长期高压机械通气及高浓度用氧治疗的早产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肺部放射学和病理学表现分成四期。 Pursey 1965 1967年对 51名患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 发现患 BPD的新生儿并非绝对患有 RDS,并提出 RDS不能作为诊断 BPD的必要条件。此后更多的临床研究均支持该观点。2000年 6月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研究院 (NICHD),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院及少见疾病委员

3、会共同举办了 BPD研讨会, 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 (1) 新生儿持续用氧至少 28 d; (2) 肺部放射学异常表现。并根据 BPD病情轻重进行分度,指出胸部 x线不作为疾病严重性的评估依据。目前国内更多的临床医生采用下列标准: (1) 机械通气 28 d后仍依赖氧且在胸片上有异常表现; (2) 校正胎龄至 36周仍依赖吸氧。 大多数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多按校正胎龄至 36周仍依赖吸氧进行诊断,这些患儿可能从来没有严重的 RDS, 亦无应用人工正压通气和 ( 或 ) 吸高浓度氧史, x线表现也较轻微。针对 X线的不典型性,肺部 X线表现不应作为疾病严重性的评估,依据胸部CT被更多提倡使用, 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的各种间质性病变, 对早期诊断 BPD具有重要价值。X线检查:第一期胸片示两肺广泛颗粒影,肺野密度增加,支气管充气影明显;第二期胸片示两肺野密度普遍增加,心缘模糊;第三期胸片示两肺野有小圆形蜂窝状透明区, 肺野密度不规则, 似梅花样;第四期胸片示整个肺野有大小不一的圆形透明区,两肺过度扩张伴条索状肺不张。肺部 CT主要特征为: 两肺野呈磨玻璃状改变、 多灶充气过度, 如小囊状影 ( 薄壁 ) 或网格状影 ( 壁厚 ) ,纹理增粗、紊乱,条状密度增高影和胸膜增厚等。病变多发生在两下肺,常呈对称性。BPD病情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