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60272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8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制度管理控制表制度名称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制度编号 WLSC 0108-2016 版本 新订/修订 编写 部门审核 分管领导审核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年度评估时间2016 新订 朱振军 刘 强 谭文胜 2016.6.8 2017.6 本次修订原因依据集团公司新发布的 风电生产准备大纲 ( Q/CPI 151-2015) 、 光伏电站生产准备大纲 ( Q/CPI 161-2015 ) 、 新能源生产运营管理制度及标准,为规范公司新能源项目生产运营准备管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运营,根据工作需要新订本制度。本次修订主要内容新订。解释部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2 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

2、管理办法一、目的规范公司新 (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准备管理,保障其基建与生产运行安全有序衔接。二、适用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公司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管理的内容和要求,适用于公司新能源新建及扩建工程项目的生产准备管理。三、定义(一)生产运营准备期限:指从新(扩)建新能源电站开工并组建生产运营准备机构起,到首台机组(首批光伏组件)并网投产为止。(二)生产准备工作小组:指新(扩)建新能源项目公司成立同时应由项目主管单位组建开展该项目生产运行准备工作的机构, 是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行组织机构的前身。四、管理职责(一)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是新(扩) 建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3、1. 制定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2. 指导新(扩)建新能源电站投产前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3. 核查区域分(子)公司上报的生产运营准备工作大纲和计划。4. 对公司所有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二)工程建设管理部门1. 参与制定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办法。2. 指导、监督区域分(子)公司新(扩)建新能源电站建设、启动、调试等工作。3. 在机组启动前成立启动验收委员会,明确职责,按规定开展工作。(三) 市场营销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区域分 ( 子 ) 公司开展新(扩) 建新能源电站投产涉网协调工作,指导开展新(扩)建新能源

4、电站电力营销工作。(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区域分 ( 子 ) 公司新(扩)建新能源3 电站生产组织机构设置、生产人员配备工作。(五)区域分(子)公司1. 区域分(子)公司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为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新 (扩) 建新能源电站的各项生产准备制度, 协调工程基建与生产运行的关系, 保证生产准备资金的投入, 负责配备生产准备所需人力资源。2. 区域分(子)公司安全生产专业部门(项目部)为生产准备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在其分管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对新(扩)建新能源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负主要责任。3. 区域分(子)公司人力资源专业部门负责新

5、(扩)建电站招聘生产人员的岗位配备审定工作及招聘生产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作。四、管理内容与要求(一)生产准备计划和基础资料的编制1. 根据本单位人员、设备、工程建设、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下列各项工作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质量要求, 以满足各阶段工程建设、 试运和生产的需要。( 1)生产运行准备工作整体计划( 2)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3)培训工作计划( 4)各种规程和规章制度编写、制定( 5)各种图纸绘制和报表准备( 6)常用及事故备品准备( 7)安全工器具的配备( 8)劳动保护用品配备( 9)国家、行业和上级颁发相关标准、制度等的配备( 10)消防器材的配备(依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配备)

6、( 11)达标投产、创优准备( 12)市场营销准备( 二 ) 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1. 及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到设备厂家、 设计院、 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等单位4 收集设备说明书、系统图纸、操作说明、设备规范、性能参数、保护连锁定值、试验及事故处理资料、其他有关技术资料等,认真整理、学习,结合本单位系统设备特点开展技术分析与讨论,编写各专业培训教材。2. 培训工作要始终把安全培训放在首要位置, 注重培训员工的安全知识、 安全技能。 安全培训既要与其他培训工作有机结合,又要突出其重要性, 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试合格颁发证书,做到生产人员全员持证上岗。3. 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

7、律法规( 2)集团公司、公司等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程、规定及要求( 3)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4)“两票三制”的有关要求( 5)开展检修工作前的危险点分析的有关要求( 6)本单位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要求( 7)本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的应急管理预案4. 运行方面培训的重点要求:( 1)保证四个月以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学习有关培训教材,掌握新能源电站系统构成方式、各类设备的技术规范、电气接线方式,能够默画系统图。( 2) 组织到相同类型机组新能源电站及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实习和仿真培训,重点学习掌握机组的技术规范、运行特性、 设备工作原理、 系统流程及主辅设备的启停操作要求。

8、要进行现场模拟操作,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组织到有关设备厂家学习,重点学习掌握机组和控制系统的原理、有关操作方法及使用原则等。( 4)对照现场设备安装情况,进一步学习各种培训教材及相关规程,熟悉设备、系统,掌握设备的原理、构成、作用,了解各主辅设备的具体位置及内部结构,掌握各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参数及设备的启停操作、调整规范。( 5)所有运行人员都要按有关要求进行上岗考试,做到持证上岗。在机组的调试及试运阶段, 应不断总结机组出现的各种异常,分析原因,全面掌握机组的生产运行特性。5. 维护检修方面培训的重点要求:( 1)保证四个月以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学习有关培训教材,掌握新能源电5 站系统构

9、成方式、各类设备的技术规范、电气接线方式,能够默画系统图。( 2)集团、公司等上级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程、规定及要求,掌握每一项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保证要求。( 3) 学习掌握各主辅设备技术规范,了解掌握各个系统设备的流程、原理、结构,掌握检修维护工艺、工序流程和质量标准。( 4)掌握电气一、二次回路图,各元器件的参数、作用,能够使用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有关试验,掌握试验方法、步骤及原理。( 5)掌握各控制系统的基本配置、原理,熟悉各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了解各保护及控制的原理和过程, 能够针对各控制系统出现的异常、 故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检修方案。( 6)熟悉掌握减速系统、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0、结构,掌握其检修工艺、工序流程及质量标准。( 三 ) 机组 ( 组件 ) 启动前的生产准备1. 以设计院和设备厂家的设备说明书为依据,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 根据实际情况,在机组启动前 3 个月编写出各专业规程,绘制出系统图,编写操作票、操作卡及检查卡。( 1)编制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依据公司技术标准规定执行)。( 2)绘制新能源电站风机系统图;电气系统图;消防系统图(依据公司技术标准规定执行)。( 3)编写各专业操作票、检查卡、电气试验卡。( 4)编制值长运行日志;整理运行记录表格;交接班记录。( 5)编制继电保护定值表。2. 设备安装完毕前, 运行维护人员应深入设备安装现场, 熟悉生产流程及

11、设备位置。 应组织运行维护人员着手建立设备档案或设备台账, 收集记录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及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熟悉新能源电站道路、各机组位置。( 2)掌握机组控制系统、发电机、刹车、变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了解各风力、温度、油位测点的布置及就地各表计的位置。( 3)熟悉电气一、二次设备及系统、各等级配电装置、 UPS及保安电源的配置,掌握电气主接线、场用电系统、直流系统等各配电系统情况,了解各类继6 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 4)运行维护人员应了解自己岗位各设备系统的操作规范。3. 机组试运前, 运行维护人员应根据设计及施工单位的具体要求, 制定出试运的操作措施,分析操作

12、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防范措施。4. 机组(组件)启动前应对设备名称进行标示和编号,悬挂安全标识牌、设置隔离带,对电气设备的开关、刀闸、端子箱、控制箱等应进行双重编号。5. 机组 (组件)启动前应配齐相应的工器具并按要求检验合格。同时应做好施工单位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的移交工作。( 1)运行方面工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手套、手电筒、绝缘手套、 验电笔、 绝缘鞋及其他劳动保护用品, 记录表板、 各种不同型号的保险、验电器、接地线、摇表、风机和电气各种警告牌等。( 2)维护检修方面工器具包括:各类扳手、手钳、螺丝刀、手锤、剪子、铁丝、办公文具等。( 3)特殊工作要按要求准

13、备好相关工具,作业人员必须具有专业资质。6. 制定生产期的备品备件、 消耗性材料的采购计划, 按规定配置备品备件和消耗性材料。7. 区域分 (子)公司要指定市场营销责任部门,设置营销人员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市场营销部门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及电网公司的沟通和协调, 在机组投运前,提前做好 “三电” 工作,组织好 并网调度协议及购售电合同 的签订工作。( 四 ) 机组(组件)的启动与验收1. 机组(组件)启动、调试前,应成立由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等单位组成的启动验收委员会。2. 生产运行准备小组要按照启动验收委员会的要求参加机组的试运及验收工作。应按电网调度管理规程规定,提前向电网调度办理好新设备投

14、运、 新机组并网、各项电气试验申请等有关审批手续。3. 生产运行准备小组应在机组试运前, 负责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包括水、油等物资的供应;负责提供电气、 控制等设备的运行整定值; 各台机组试运项目的检查、测试和新能源电站系统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的核查验收工作;提出并协助做好试运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 在启动试运中, 按照启动验收委员会或试运指挥部的要求做好启停操作、运行调整、 事故处理和文明生产等工作, 对运行7 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移交试生产后, 全面负责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等。4. 在机组(组件)启动试运前,运行人员应全部到位,岗位职责明确,培训考试合格。5.

15、 试运行阶段的有关要求:( 1)在试生产阶段,生产、调试、施工、设计、设备制造厂家等单位应按建设合同要求履行职责,全面完成机组各种工况下的试运、调试、检修工作。( 2)机组试运行期间,应由公司工程部及项目部负责机组的调试、试运工作和各类技术指标的统计、 完善工作; 生产运行准备小组负责机组的安全运行管理和操作,由施工单位、设备厂家负责设备维护,消除施工、设备缺陷。( 3)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各继电保护、监测仪表投入率达 100%。( 4) 按规定完成机组性能试验, 全面考核机组的各项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自动投入率、监测仪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风能利用提高率、机组可利用小时数、试生产期间

16、机组故障率、场用电率、油样品质等。( 5)试生产的机组通过 250 小时试运合格后,正式移交生产部门,试生产工作结束。( 6) 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 经质检中心站认可后,由施工单位组织进行工程移交生产的验收工作。( 7)在移交生产的验收工作中,生产准备小组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积极参加,按设备类型、系统结构状况,逐项进行对口验收交接。对设备的原始资料、竣工图纸以及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做好详细交接, 为投产后的安全生产积累原始资料。( 8)在移交生产后一个月内,生产运行准备小组应对前期生产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备至公司生产技术部。五、评估程序(一)评估条件:新(扩)建新能源电站主体工程已完成,升压站及线路的交接试验已完成,继电保护试验联调、与电网公司的通信对点联调已完成,所有涉网手续已办理完毕,具备召开启委会的条件,区域分(子)公司已完成自查整改工作,并向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提交了自查报告。(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根据并网投产进度,在新(扩)建新能源电站升压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