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56776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27 大小:35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课文单元主题: “山川田园”本单元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 体会句子与文章的表达技巧并试着运用在自己的表达之中,从而提高表达能力;感受大自然山川灵秀,培养对自然的亲近感,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和良好的生活情趣。语文教学中关照人文,同时努力实现“工具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1. 明确顺序:明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段落中明显的提示语。2. 理清层次:在明确写作顺序的基础上理清层次。3. 概括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 体会情感:写景

2、的文章往往会借景抒情,寓景于情。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描写部分、抒情部分的理解,对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的的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5. 学习写法:写作顺序,抓典型景物,抓景物特点生动描写。6. 积累佳句:自觉主动背诵相关课文、段落,抄写妙语佳句。1、看 海一、教材简析:散文按方位安排写作的顺序,有助于学生学习这种线条简明的写作技巧。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有助于学生体会用语的精妙,提高表达水平,培养审美能力。二、教学目标:1. 读准生字,并能规范书写、听写;理解重点词语“前赴后继”、 “潮汐”、 “澎湃”、“遐想”的意思。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悟重点

3、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感受大自然的趣味,体会作者情感。3. 学习按方位安排写作的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出品悟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情感。2. 学习按方位安排写作的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四、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欣赏和学习运用动词的技巧。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如:熟读课文,初步理解生词难词,了解“潮汐”常识等。六、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并能规范书写;理解重点词语“前赴后继”、“潮汐”

4、、“澎湃”、“遐想”“征服”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 读准生字,并能规范书写;理解重点词语“前赴后继”、“潮汐”、 “澎湃”、 “遐想” “征服”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理清写作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常识一、导入新课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

5、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二、检查预习,理解词语。1. 检查生词“潮汐”的预习,了解“潮汐”常识 。(学生结合自己预习时搜集的资料交流)2. 检查生词“遐想”的预习:从音、形、意三方面检查,可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重点关注“遐”的字形。)3. 听写课后 3 题。4. 订正听写,重点关注: (1) 隙、湃的字形;( 2)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前赴后继”(还可与“前仆后继”对比理解)、征服、激荡、澎湃的意思。( 3)用“照耀”、“前赴后继”造句。三、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2、同桌一起读课文,读后独立思考课后第一题,即:

6、作者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到了潮水哪几种不同的景象?(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勾画重点信息,从原文中找出答案。)山上看:一片盖过一片,永不休止。追问:用一个词说说此时看到的潮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轻柔)沙滩上看:初上潮时像一幅展开的画慢慢卷起来,高潮时,近处潮水征服了沙滩,远处潮水像白烟,像水晶,像长明灯。潮水涌在石块间动荡着,拥挤着,前窜后缩,充满情趣。追问:用一个词说说此时看到的潮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奔腾澎湃)2. 阴历十四五日的潮有什么特点?(读课文 5 自然段找重点词句回答)3. 填空,明确写作顺序:先总写( ),再按照( )顺序写看到的潮水,然后写了阴历十四五日看到的潮水,最后写( )。4.

7、 结合刚才三个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学生可能会把问题 1、 2、 3 的答案串起来讲,此时,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作者按照方位顺序写了不同地点看到的潮水不同景象,有时轻柔,有时澎湃,这些不同的景象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概括?(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概括写景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用一两个词说出景物特点,加上文中写的作者的感受即可。生再次概括。主要内容参考 1:看上潮时的海是一件愉快的事。在山上看,潮水轻柔,在沙滩上看,潮水澎湃,每月十四五的潮特别大。海潮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看潮的人永不觉得单调无味。主要内容参考 2:上潮时的海在不同的角度看景象不同,或轻柔,或澎湃,或平静如常。海潮千姿百态,变

8、幻无穷,让看海的人心情愉快,永不觉得单调无味。5、小结: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 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 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1.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课文内容和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上总结)2. 选择完成过程性评估中的题。板书设计从山上望 :轻柔不同方位看 在沙滩上看 :壮美,有趣1 看海 愉快 不单调乏味阴历

9、十四五日看:近处汹涌澎湃,远处平静如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品悟重点词句, 想象画面, 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感受大自然的趣味,体会作者情感。2. 引导学生学习按方位安排写作的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3. 积累优美句段。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悟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感受大自然的趣味,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作者站在哪些地方看潮水?二、品悟词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 )( 2) 出示句子, 齐读

10、: 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 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

11、“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 , ”“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 跟着潮头滚过来 , ”“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 , ”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 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 调皮的情趣, 体会其“有味”。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2、。(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三、学习写作方法:1. 学完课文,你觉得可以学习作者在写景时的哪些方法?(有序表达,抓住特点,用词准确,修辞恰当。)2. 学习课文表达方法,选择“校园一角”的一个景物,抓住特点写一个片段。(课前让学生先观察)四、课后作业:背诵自己觉得优美的句段背诵。板书: 山上看: 柔美 写作有序1. 观海 沙滩看: 壮美 神奇 抓住特点(愉快) 石块

13、间: 有趣 用词准确修辞恰当教学反思:2 古诗两首一、教材简析:这是两首写景抒情的古诗,字里行间包涵着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第一首诗的作者是杜甫,公元 760 年写于成都。当时,杜甫在饱经“安史之乱”后到了成都,建起了草堂,有了安身的处所,感到很欣慰。春暖花开之时,他独自沿江散步,被江畔的美景吸引。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每首诗都紧扣“花美”的主题,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本文选的是这组诗的第五首。这首诗形象地把黄师塔前美丽的桃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塔前, 江水边, 春光暖洋洋地照着大地,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一丛丛深红间杂着浅红的桃花,虽然没有人管理,却是那么惹人喜爱。诗人把对和平宁

14、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中, 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这首诗娓娓道来,自然清新,没有丝毫雕饰的痕迹,使人感到意蕴无穷,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美美地读, 读出景物的美, 尤其是体会 “春光懒困倚微风”的诗情趣味,读出杜甫的喜悦之情,读出学生对诗中景物的喜爱之情和对这首古诗的喜爱之情。第二首诗为宋朝有名的政治改革家、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他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朋友高洁的人格和朋友家周围清新的环境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即兴写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 并把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 诗中虽没有正面写人, 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吻合,融化

15、无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悟出这种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人物品格的方法。体会“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情趣味,也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领略门前景物的美好,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深情。二、教学目标:1. 结合注释,展开想象,描述诗歌描绘的景象。2. 美读美诵,感悟写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阅读并想象同题诗画面。三、教学重点:1. 结合注释,展开想象,描述诗歌描绘的景象。2. 美读美诵,感悟写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感悟写法,体会诗人情感。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和杜甫居住成都

16、的情况,了解“护田” 、“排闼”的典故。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第一首诗的生字。2. 结合注释,想象画面,描绘古诗描写的景象。3. 体会诗人杜甫喜悦的心情和对美好春景的喜爱之情。4. 用学习本首诗的方法阅读“课文链接”中的同题诗。教学重难点:1. 结合注释,想象画面,描绘古诗描写的景象。2. 体会诗人杜甫喜悦的心情和对美好春景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背诵描写春景的古诗。二、回忆、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1. 了解古诗意思。结合注释,想象画面,补充省略,调换词序等。2. 体会古诗情感。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等。三、学习江畔独步寻花。(一)释题,了解背景。1. 江畔独步寻花:用拆合法,补省略的方法理解题目意思。江畔江边(锦江边)。独步独自散步。寻花赏花。(杜甫)独自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2. 交流搜集的时代背景资料。(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