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56617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打印2015省教研课题申报——水冶镇洹滨中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附件 3 编号河 南 省 教 育 技 术 装 备 与 实 践教 育 研 究 课题申报评审书课 题 名 称 实践活动中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课 题 负 责 人 申彦林课 题 类 别 综合负责人所在单位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初级中学填 表 日 期 2015 年 11 月 12 日填 表 说 明一、 请按 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与实践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报送一式 3 份,其中 1 份原件, 2 份复印件, 5 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原则上要求统一用 A3 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三、封面左上方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申请人如实填写。申请者签章处, 不

2、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四、 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一名。 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六人。 本表所附 课题设计论证 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 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五、请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联系咨询。六、 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 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2 一、数据表课题名称 实践活动中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关键词 实践活动,德育,情操主持人姓名 申彦林 性别 男 民族 蜡汉 出生日期 1977 年 03 月 24 日工作单

3、位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初级中学 电子信箱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担任导师行政职务 副校长 职称 中教一级 研究专长 语文通讯地址 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南固现村 邮政编码 455133联系电话 (区号) 0372 (单位) 5661703 (手机) 13673343771身份证号 410522197703242019 主要参加者姓 名 出生年月 职称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申彦林 197703 中教一级 语文教学 本科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刘爱福 197208 中教一级 物理教学 本科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赵红的 197310 中教一级 语文教学 本科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刘国庆

4、 197606 中教二级 物理教学 本科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倪娜 198409 中教二级 音乐教学 本科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李艳凤 198703 中教二级 地理教学 本科 学士 安阳县水冶镇洹滨 中学预期最终成果 论文课题类别 课题指南第 九 部分 预计完成时间 2017 年 12 月 30 日二、 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光的折射 刘爱福 县观摩课 安阳县教育信息技术 中心 2013.12 功 刘爱福 县优质课 安阳县教体局教研室 2013.06 青春舞曲 倪娜 县优质课 安阳县教体局

5、教研室 2013.06 聚落的形成 李艳凤 市优质课 安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3.06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赵红的 市优质课 安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5.06 周总理,你在哪里 申彦林 市优质课 安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5.06 亲子共读读书社 申彦林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奖安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5.06 三、 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主持人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完成情况 3 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

6、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 3000 字内)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世界发展、科学技术的竞争其聚焦点为各国的教育能否培养出水平高的创新型人才,这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在跨入 21世纪之际, 我国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特别强调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二、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学校教育

7、,还是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轻道德重智力”的问题。事实上,道德教育中“知” 、 “行”分离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完善道德教育,净化学生思想道德,推动道德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操做起。当代中学生各种生活阅历浅,社会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弱。他们既容易接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 也容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 一部分学生以 “怪” , “异”和“另类”为美,以“赶时髦”为荣。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想从 “实践活动中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方面做点探讨, 在综合教学上帮助学生树立健康、 积极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观念, 培养他们认识美,以便正确的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

8、的能力,进而达到感悟美、创造美的理想境界。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根据学校的课程定位,课题组将利用我校的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围绕“探索者在行动”这一大的主题,研究对象八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实践教学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操。四、研究内容、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实践活动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两部分相互结合。1、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注重利用学校的各种设备,深钻教材挖掘美、画图练写

9、,尝试创造美。 如在语文阅读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器先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荡气回肠的韵味、慷慨磅礴的气势;在物理课实验上,通过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源等模拟生活中的各种电路实验,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和奥妙,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知道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呈现影视片段中许多伟大的爱国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们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爱国精神,更令后人崇敬,值得继承和学习,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历史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

10、操;在音乐教学中利用电子钢琴、小螺号演奏一首好的歌曲,使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 、 游击队之歌 、 黄河大合唱等激励着一代中华优秀儿女,让学生唱着歌,利用小号模仿冲向敌人,闯过枪林弹雨、克服千难万险,去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优秀的革命歌曲的教学仍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更能唤起学生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激情; 吹一曲萨克斯来讲述 春天的故事 、 走 4 进新时代 , 让学生对党的领袖, 对社会主义新时代充满由衷的敬爱之情, 起到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以上这些都是干瘪的说教所不能起到的作用。2、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

11、:以“做一个有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着力开展组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1). 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附近的养老院、孤寡老人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生活服务,解决实际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 、 “捐资助学”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2). 开展“感恩父母”活动。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回家后主动分担家务,学会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让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培养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

12、,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 . 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 各班可以利用班会宣讲礼貌用语, 如 “我不给别人添麻烦” 、“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 “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开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做一件实事”活动。通过给学校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4)

13、. 组织开展“文明使者、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六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 ) ,学习宣传礼仪知识,引导学生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本课题拟创新点:利用多媒体领读晨誓、感恩词、弟子规校本教材,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研究思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教学装备,加深学生对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摸索现代技术条件下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教育的新方法,新对策。课题研究中,根本着眼点是学生,学生道德状

14、况的改善是本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我们研究成效的标尺。研究方法: ( 1)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研究期间,经常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定期做好记录,了解学生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时期,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指导下阶段工作。( 2)行动研究法:研究者注意对实验对象的长期观察,并形成一定的个案,为实验的实施顺利进行提供信息,保证课题评价的客观性。( 3)文献研究法: 查阅、分析、研讨已有的德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学习理论和课改经验,确立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计划。(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况的掌握和控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提炼经验,形成理论。技

15、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研究课题计划实践活动反思调整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 5 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1. 前期研究阶段( 2015.12 2016.6 ) :( 1)组织课题大组成员,确立课题研究方案; ( 2)组织落实子课题人员的分工与协作,编制实施方案; ( 3)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4)收集学习研究有关资料。2、课题实施,积累材料 (2016. 09 2017.06 ) (1) 、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把道德培养和审美情趣运用于课堂教学。注重深钻教材挖掘美、画图练写,尝试创造美。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 注重政治课的情

16、境设置, 深度挖掘学生爱国情感; 联系生活, 强化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 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深入明理,产生伦理。( 2) 以“做一个有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 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3. 后期研究阶段( 2017.06 2017.12 ) :通过两年多的道德、审美的培养与实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整合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反思整合课题延伸的步骤、意义,为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成果做准备。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 1500 字内)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