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56407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予民: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所认识的刘芹同学王予民年似乎已经过得差不多了, 但是校园里面仍然比往日清静许多。 路过一些理工科的院系或者实验室, 发现进出的师生还比较多, 大多数房间的灯也是亮着的,不像法学院大楼,大门虚掩,悄无声息,黑着个灯,一副还没有睡醒的样子。尽管还没有正式上班, 我坐在办公室里, 本想准备一下新学期的工作, 但是猛然想起法学院 2011 届毕业生刘芹同学,想以“记流水帐”的方式将自己这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能够与更多的同学分享。相信还是有一些同学听说过刘芹同学, 至少知道她在 2010 年 10 月先后申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的免试研究生资格,都获得录取通知

2、书,把自己置身于很“纠结”的状态。刘芹同学在 2007 级是一个“极端低调”的女生,我相信该年级会有一大半的同学没有跟她有过任何形式的交往吧。 如果刘芹同学没有在二年级的某一个学期在我们 227 办公室勤工助学,我想我也就没有资格写这些文字了。勤工助学的同学在 227 办公室事情其实并不多, 一般就是替教学秘书跑一下复印室或者教务部, 连接听电话都不需要。 所以, 大多数时间刘芹同学都是在上自习。 我记得有一次, 一位同事指给我看她用的教科书和法规汇编手册, 上面是多种颜色的整齐而细密的笔迹。 同事感慨地说, 一看就是个用功的好学生。 联想到平时见到的那些两手空空去教室上课、一副满不在乎、自以

3、为是“风格”的法学院学生, 我也很有感触。 我随后在学工网上传了一些重要法律文件的中英文对照, 并且借此发议论, 将学习境界分为几级初级的学习境界是只知道看教材,进一步就是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与现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最高的境界是对照阅读中英文法律文件, 通过熟悉常用中英文法律术语, 为自己未来的法学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刘芹同学的确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 话很少, 一般不会主动和身旁的老师交谈。 但是, 我觉得她与经常见到的其他性格内向的大学女生又有着一点很大的不同之处, 那就是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 向她交代工作的时候, 她总是笑容满面地点着头,口中诺诺然,然后马上转身去做。正是这

4、些从不吝啬的微笑,让稍显内向的性格有别于那些封闭、冷漠的自我。办公室里经常是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还不断会有老师和学生进来办事情。 刘芹同学总是伏在办公桌上专心地看着自己的书。 我曾经问她, 这么嘈杂你能不受影响吗?回想一下, 自从我来 227 办公室工作, 先后接触过四位勤工助学的同学, 总结起来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之处: 第一都是爱学习而且成绩不错的女生, 第二都是不爱主动找别人说话, 有事情就认真去做, 没事情就专心看书, 第三就是能沉得下心来,将“热闹”置之度外,心无旁骛。每一位勤工助学的同学都不是我们办公室挑选确定的, 而且也往往不是报名的热门岗位, 竟然这么具有令人惊奇的一致性,想

5、起来也挺有趣的。227 办公室的老师主要负责本科教学管理活动。 刘芹同学也会为自己或者同学问一些关于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事情。 我记得她曾告诉我初学民法时, 一方面很感兴趣, 另一方面又很苦恼, 很多地方不能理解透彻, 尤其是阅读 民法原论时。我谈到两点意见,其一,民法初学者确实会遇到许多基本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在完成对具体民事法律制度的学习以后, 才能真正领回; 其二, 大学里面的专业必修课要有指定教材, 但是又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材, 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千秋。可以到图书馆借来其他教材,相互印证,相互注解。正如古人所言: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刘芹同学在第二个学期开学就主动提出来, 学习时间紧

6、张, 不能继续来勤工助学了。 办公室的几位同事当时都挺遗憾的, 但又很能理解。 好在刘芹同学一直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还比较经常来办公室“领东西、交东西” 。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 一次在路上碰到刘芹同学, 询问她的计划。 她说向往人民大学的民商法专业, 我说那就要早点看那边的教材, 最好还要熟悉那边主要学者的论著和代表性文章。 仿佛又过了一段时间, 又在路上遇到刘芹同学。 她说自己正在上法律诊所课,代理了一件案子,很忙也很不顺利,耗费了很多时间, 考研的书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看。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 提醒她要合理分配时间,诊所的课当然要认真对待,但是不能耽搁复习功课。我告诉她,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

7、熟悉人大那边的民商法专业,而且,要想获得武大这边的“推免”资格, 包含了五门课程的专业考试也很重要。 她还要准备复习司法考试, 她所申报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按时提交结题报告。2010 年的暑假刘芹同学和法学院 2007 级的不少同学都选择留在学校复习。对她(他)们来说,那应该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暑假。好在学校开放了新计算机大楼的空调教室, 让她 (他) 们至少感受到傲慢的百年老校还存留的一点对莘莘学子的温情。当年“推免”的名单出来以后,我和刘芹同学有过一次简短而有效的交谈。我觉得她既然有希望申请本校民商法专业, 还是稳妥一点好。 她说, 自己即使申请人大民商法不成功,也有决心考上。我说那就怀抱理

8、想尽力而为吧。我清楚地记得, 在人大法学院接受申请截至时间之前, 刘芹同学还有不少证明材料是缺失状态, 那天下午一个人站在走廊里面, 又是焦急又是手足无措的样子。 我只能简单的指点一二, 希望她沉得住气, 在关键的时刻千万不要慌乱了自己的阵脚。我想刘芹同学应该是甚少出远门的, 准备好材料寄出去以后, 就要动身到北京去面试, 想必会遇到许多料想不到的难题吧。 但是, 所有申请外校的同学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精神紧张, 身心疲倦。 尤其是那些接到多所学校面试通知的同学,甚至要精确地安排自己奔赴不同城市的行程。这就是或早或晚都要来到每一位同学面前的历练机会。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回避是最没有出息的选择,因

9、为,早晚会有一天“无路可逃” 。刘芹同学先后参加了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面试。 我现在手机中还保留着她从北京返回武汉时发给我的一条很长的短信: “ , 我刚才面完北大, 走出北大,我突然觉得自己今晚必须灰溜溜的回去了, 真是感慨很多。 , 其实面完人大后,我一直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 , 但现在似乎有点放开了, 可能我需要这样成长起来吧 , ” 。据刘芹同学旁边的同学讲, 她回来以后就开始上自习, 决定复习考研了。 据刘芹同学本人说, 那天晚上她在空荡荡的理学楼教室上自习, 接到同学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名字在北大法学院(或者人大法学院)刚上网公布的录取名单上。她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是喜极而泣,大声呼喊。

10、稍过几天,另外一所法学院的录取名单上也公布了她的名字。 如果我没有记错, 刘芹同学在北大民商法录取名单排在第一名,在人大民商法专业录取名单是第二名吧。是答应北大还是答应人大, 这是一个问题。 我和李承亮老师的意见都是去北大法学院。 道理也很简单北大以及北大法学院的良好氛围, 是声名赫赫的人大法学院以及民商法专业所不具备的。接下来的就颇像许多电影的喜剧性的情节发展了。我还发现刘芹同学的 QQ签名改成了: “我们曾经所想的,我们曾经倾心追求的,是如此容易让我们泪流满面。 ”还有“想要的生活绝不止于此 , ” 。(转于刘芹同学 QQ空间,拍摄者不详)通过我上面的零星描述, 不知道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11、和领悟。 如果我们相信北大法学院和人大法学院面向全国面试招收研究生的诚意和考核过程的公正性, 我们得承认刘芹同学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并加上一点点的运气, 取得这样值得称道与祝贺的成绩。 那么, 刘芹同学所凭借的实力又是什么呢?这恐怕是很多同学迫切想知道、她自己又不能完全说清楚的(不仅仅是由于谦虚) 。更进一步地说,如果老师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来十几方面的“谆谆教导” ,就很有些“老生常谈”的嫌疑了。那就从另一面谈一些对刘芹同学的期待,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第一, 正如刘芹同学以前跟我说过的, 她自己很适合也很享受在学校的环境里面努力读书。这一份初衷真的很重要、很关键,接下来就要想一下怎么办了。看来刘芹

12、同学要继续读博士(别介意,她不是在攻读理工科的女博士) ,那就要将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放到一起来规划学业。 从国内法学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趋势看,法学硕士(注意,不是法律硕士)会最终成为法学博士之前的过渡性学位。而且, 博士到哪里读?是到国内其他学校、 研究机构还是国外知名法学院?相信北大法学院的竞争更加激烈,资源更加丰富,平台更加开阔。第二, 我一点不觉得读完博士就非得找个学校当老师。 获得博士学位会让你比本科、 硕士毕业拥有完全不同的择业机会, 在与用人单位的博弈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 前提条件必须是你不是一个书呆子、 书袋子。 你的知识结构、法律职业素养、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

13、新知识的能力足以证明你的博士学位的“含金量” 。夸张地设想一下吧,刘芹同学难道不能成为像宋鱼水那样的专家型的杰出法官吗 (看看宋法官在人大法学院本科的照片, 也是曾经很青涩的啊) ?刘芹同学难道不能成为像精干自信的杜拉拉那样在外资律所任职的 “律政俏佳人” 吗?刘芹同学难道不能成为许许多多在金融投资集团中高效率投入工作、高质量享受生活的“白骨精”中的一员吗?第三,我希望刘芹同学更加全面发展自我,更完整,更成熟。刘芹同学曾经无意间谈到自己和弟弟的区别。弟弟的成绩一直没有她好,但是很会与人交际,有很多的朋友。 人生总是在不经意之处显露着公平。 如果说你弟弟长期生活在你居高不下的学习成绩的“阴影”中

14、,那么,你何曾不是被另一种“阴影”笼罩着呢?不管你愿不愿意, 一个人总是要生活在一个群体里的, 那你就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不仅习惯于熟人,还要能应对陌生人,不仅要接近习性相近、情投意合的人, 更要尊重和接触在你眼中的 “另一类” 的人。 我相信 “家族基因” 的作用,你会很快赶上弟弟的(弟弟赶上你的成绩恐怕不可能了) 。写到这里, 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披露出来刘芹同学不想让人更多人知道的属于隐私权保护范围的一些内容。 但愿刘芹同学能基于我的真实讲述和真诚态度给予必要的谅解。而且,上述的文字也主要不是写给刘芹同学看的。因为,在我们法学院里,有着太多太多和她有相似之处的女生、男生。我是想与她(他)们分享。2011年 2 月 15 日于法学大楼 227 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