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6952237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9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初中化学资源网 http:/ 2012 年上海中考化学试卷解析一、选择题( 60 分)1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汞元素的符号是( )A Ag B He C H g D M g 考点 :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 :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分析解答汞元素的符号是 Hg解答: 解: A、 Ag 表示银元素,不符合题意;B、 He 表示氦元素,不符合题意;C、 Hg 表示汞元素,正确;D、 Mg 表示镁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的记忆和应用,注重基础,难度不大

2、2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冰 雪融化 B 大 米酿酒 C 木 炭燃烧 D 铁 锭生锈考点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 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化学变化D、铁锭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

3、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 水 的电解 B 水 的浮力 C 水 的分子结构 D 水 的元素组成考点 : 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解答: 解: A 、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 A 错;B、水的浮力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 B 正确;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初中化学资源网 http:

4、/ C、水的分子结构属于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 C 错;D、水的元素组成属于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故 D 错故选 B点评: 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4向 pH=11 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 )A 无 色 B 紫 色 C 红 色 D 蓝 色考点 :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分析: 可以根据石蕊的变色情况以及溶液的 pH 值和溶液的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 解: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 pH=11 ,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向 pH=11 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呈

5、蓝色;故选 D点评: 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石蕊的变色情况是 “ 酸红碱蓝中不变 ” ; pH 7 的溶液显酸性, pH 7 的溶液显碱性, pH=7 的溶液是中性5含有 +2 价氮元素的物质是( )A N 2O B N O C N O2 D N2O5考点 :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 解: A、 N2O 中氧元素显 2 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故 A 错误;B、 NO 中氧元素显 2 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故 B 正确;C、 NO

6、2 中氧元素显 2 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故 C 错误;D、 N 2O5 中氧元素显 2 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故 D 错误故选 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定向爆破伴有反应: 2Al+Fe 2O3 Al 2O3+2Fe,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A A l B Fe C Fe2O3 D A l2O3考点 : 还原反应。专题 :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 还原剂是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此反应中,铝是还原剂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 2Al+Fe 2O3 Al

7、2O3+2Fe 可知,铝在反应中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故选 A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初中化学资源网 http:/ 的判断7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 CaCl2 B SiO 2 C H2O D Fe2O3考点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 :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根据给定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来分析判断解答: 解: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硅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和态的,其中化合态的硅元素主要

8、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钙元素、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其稳定的盐的形式存在故选 B点评: 本题考查角度新颖,要求学生知道常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知识,难度不大8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 碳 60石墨 B 氢 氧化钾纯碱 C 氯 化钠食盐 D 硝 酸钾草木灰考点 : 酸碱盐的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 :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 依据所学的物质俗称对选项中的物质与俗称的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解: A、碳 60 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结构不同不是同一种物质;B、氢氧化钾俗称苛性钾,碳酸钠俗称纯碱,所以氢氧化钾的俗称不是纯碱;C、食盐的主

9、要成分是氯化钠,所以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食盐即是氯化钠;D、碳酸钾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所以硝酸钾的俗称不是草木灰;故选 C点评: 本题较简单,通过回答本题可以看出学生应对基础知识多积累,多记忆,从而熟悉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及俗称来源 学科网 9溶洞中存在的反应: CaCO3+CO2+H 2O ( CaHCO 3) 2 此反应属于( )A 化 合反应 B 分 解反应 C 置 换反应 D 复 分解反应考点 : 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 :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 反应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

10、合物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CaCO3+CO2+H 2O ( CaHCO 3) 2 是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解答: 解: A、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初中化学资源网 http:/ C、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故选项错误;故选 A 点评: 本

11、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0 “ ” 和 “ ” 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考点 :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 :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分析: 单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则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判断物质为单质,首先确定物质为纯净物,然后确定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解答: 解; A 、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

12、子构成,所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故错误;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正确;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 D不正确;故选 C点评: 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 子,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1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 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增 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考点 :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

13、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解答: 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 A 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 B 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 C 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 D 正确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初中化学资源网 http:/ 故选 D 点评: 增大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会使

14、燃烧更充分,更旺12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振荡试管C放回滴瓶D检查气密性考点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 : 实验操作型。分析: A、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C、滴瓶内的滴管不需清洗;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解答: 解: A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成 45 角,用外焰加热,故 A 正确;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故 B 错误;C、滴瓶内的专用滴管不需清洗,故 C 错误;D、检查

15、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D 错误故选 A 点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13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盐酸 氩气 金刚石用途 干燥剂 除铁锈 保护气 切割玻璃性质 能与水反应 挥发性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稳定性A A B B C C D D考点 : 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碱盐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是常用的干燥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稀盐酸能除铁锈,利用的是酸性而非挥发性;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能做保护气;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以切割玻璃解答: 解: 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是常用的干燥剂,故选项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稀盐酸能除铁锈,利用的是酸性而非挥发性,故选项错误;C、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能做保护气,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以切割玻璃,故选项错误;故选 A本资料由初中化学资源网免费提供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