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6948957 上传时间:2018-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提醒:假老乡真陷阱假老乡 真陷阱来自江苏省xx县的王师傅有个难言之隐,就是结婚多年却没法生个娃。前不久,夫妻俩来到xx市,本想找个大医院看病,却不曾想在医院巧遇一位“老乡”。正当王师傅和妻子在一家医院门诊大厅排队挂号时,一个大约50多岁、四方脸、体态较胖的男子和王师傅说:“你是 xx 县的吧?”该男子自称老乡,他一听王师傅口音就像xx县的人,他这次也是带人来看病的。遇见了老乡,王师傅自然很高兴,对方称,正好带一名患者去一家中医门诊部治不孕不育,“那边花五六千,医院做手术什么的可能要好几万。不孕不育是身体内部激素不平衡所致,中医调理治疗才是最好的办法。”王师傅和妻子动心了,于是,在“老乡”的

2、陪同下来到一家诊所。医生给夫妻双方做了简单检查后,便开了几副中药,总价为5900元,加上制作费用,一共 6100 元。一连吃了3 个月的中药,王师傅妻子肚子还是没有动静。经家乡的医院医生鉴定,这治疗不孕不育的方子上所开的仅是些清热泻火的普通药材,其实就是凉茶的配方。花6000元,却喝了那么久的凉茶,王师傅很恼火,特地从老家赶到南京向公安机关求助。案件分析这些专骗患者的骗子在选择诈骗对象时,往往采取“一看二听三聊”的方式行骗。一看:骗子们一般躲在医院大厅不起眼的地方,通过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的穿衣打扮、手中物品的“初筛”,判断患者的身份,通常会挑选穿着朴素、从外地来大城市看病的人下手。二听:选定目标

3、后,骗子会找各种理由搭讪、套近乎。如果患者是自己熟悉地方的人,骗子往往会假装老乡,进一步获取信任。本案中,王师傅当时拿的就是xx县人民医院的病历本,骗子就是利用这点判断出王师傅是 xx 县人,这才与他聊起来。三聊:骗子一开始会介绍自己或身边人的病情和他们治愈的经历,再添油加醋表明大城市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从而让患者认为他介绍的医院既专业又便宜,诱使患者上当。民警支招遇到自称是“熟人”的陌生人要格外警惕。他们往往借此身份为掩护,跟患者套近乎,从而进一步开展骗局。骗子以患者、患者家属、老乡等“熟人”的身份说法,诉说假的看病经历。作为患者,在医院看病时,不要偏听偏信。不要相信“低价”的美好陷阱。在骗子的目标患者中,有很多人自费看病,迫切希望能够花小钱看好病。一旦受骗上当,骗子会在探清病人现金的“底数”后,全数骗走。不要相信“专家”的花言巧语。作为诈骗整个环节的重要一环,所谓的“专家”通常会借助小诊所,顶着虚有的头衔,开出一些不治病却也吃不坏的方子给患者,骗取钱财,往往还会使患者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民警提醒患者及家属,挂号看病时还是要通过正规渠道,可以通过网络、电话、银行等各种渠道。对医院里遇到的“热心人”,要多留一个心眼,谨防被骗。关键词搜索:温馨提示 您还可以返回 温馨提示语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201X 年2 月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